村民凑30万想修3公里通村路,等了整整10年没动工,10位出资的老人到死都没盼来平坦路,更荒唐的是死人还得按半个人头掏钱。 别光骂“办事拖沓”,这背后藏着更扎心的现实:30万在300万的总造价面前杯水车薪,上级补助没到位,集资款就算存着专款专用,也解不了燃眉之急。 村民盼的是出门不踩泥、孩子上学安全,可“等资金”“等指标”的回应,把大家的期待熬成了失望。 这哪是单纯的修路难题,分明是基层民生需求和资金缺口的矛盾暴露。 民生大事不该靠“等”来拖延,更该有透明的进度公示和靠谱的解决方案。 你觉得这笔集资款该暂时退回,还是该继续等下去?乡村修路 农村硬化路面 修路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