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0岁少年记忆里的沈阳军区总医院。 ​沈阳这座城市对营口小雨木屋总经理秦总来

我是克非 2025-11-06 07:25:59

一个10岁少年记忆里的沈阳军区总医院。 ​沈阳这座城市对营口小雨木屋总经理秦总来说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座城市,他因为生意跑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许多城市,但是我想沈阳这座城市他每次去,心底都会涌动一股热血,让他眼眶湿润,甚至流泪。 沈阳这座城市对他是哀伤的也是温暖的。 ​他10岁那年母亲因为肾衰,从熊岳城火车站坐火车被父亲送进沈阳军区总医院,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初。 那个年代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还是不惜一切,决定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母亲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因为孩子太小了,那年秦总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才10岁。 ​父亲决定为母亲换肾,当年沈阳军区总医院从建院到80年代初尚无一例换肾病例。 ​但是医生们决定挽回这位年轻母亲的生命,那年刚刚这位母亲才38岁。 ​母亲换肾手术存在巨大风险,十有八九下不了手术台。孩子们得去沈阳,守在母亲身边。 ​可是问题来了,秦总跟12岁的姐姐住在哪里?那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多旅店,有也负担不起。 ​母亲病房的主治医生就说,你们小姐弟俩晚上跟我回家,住我家里,让阿姨给你俩做饭吃,白天你俩再来病房陪你母亲。当年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大夫们家就在医院后院。 ​母亲虽然换肾成功了,但是只是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病房里躺了100天,去世了。 ​秦总现在提起母亲,他说我还是感谢沈阳军区总医院的,是那些可亲可敬可爱的医护人员,尽了最大努力,让我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了100天。 ​为母亲换肾医疗费母亲所在工厂尽最大努力拿了一大部分,秦总家,亲属也耗尽所有家底。 ​他说,在母亲住院期间,他跟姐姐都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大夫家住了很多天,吃了很多顿饭。 ​他父亲也当过兵,他说也感谢家在沈阳,父亲的两位战友叔叔,也经常去医院给母亲送饭,可惜的是,他说等我有了一点条件,成家立业安顿了,想报答父亲的老战友,两位老战友叔叔已经去世了。 ​他从沈阳军区总医院看了母亲最后一眼,我问过他,你10岁懂得“死”意味着什么吗?他眼圈红了,说,知道,知道“死”就是我母亲再也跟我们回不了家了,永远不能给我做饭蒸干粮,补裤子冬天缝棉袄棉裤了。 ​我担心他眼泪流出来,就端起酒杯,说,来为今天的幸福干杯! ​他接着说,我们从沈阳回来,料理完母亲的丧事,我就上学了。上学正好赶上班主任让我们班每个人都写一篇非命题作文。 ​我说,老师我写封信行不行?老师说,你给谁写信?给天堂里的妈妈吗?他说,不是,我想给沈阳军区总医院给我妈妈看病,领我去她们家吃住的解放军阿姨叔叔们。 ​老师说,这个应该写,好好写,你写完老师给你改。 ​后来这封信就从熊岳城一个邮桶寄出了,收信人是,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科解放军阿姨叔叔收。

0 阅读:8

评论列表

徐健

徐健

1
2025-11-06 17:36

有相似经历,那时候的医护先辈真是善良[点赞][点赞][点赞]

我是克非

我是克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