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年,美国对潜在对手从不手软,却唯独没有对中国采取赶尽杀绝的手段,奥巴马在其回忆录中写到:“不是美国手下留情,而是中国选择了克制。” 奥巴马于回忆录中反思,过去三十年,美国未能遏制中国发展。他将此归咎于中国的“克制”,似乎这一特质成了美国难以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 不过,这种所谓的“克制”压根就不是逆来顺受的忍耐,说白了,它更像是一套玩得炉火纯青的“战略柔道”——核心不是躲闪,而是“借力打力”,把对手冲过来的猛劲儿,巧妙地变成自己长个儿的能量。 柔道这门功夫,最讲究的就是下盘要稳。想想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在全球拉帮结派、到处点火的时候,中国选了条完全相反的路:不站队、不结盟、不搞对抗。 哪怕是面对“银河号”被查、驻南使馆被炸这些扎心的事,北京也没有选择硬碰硬的军事报复。这可不是怂,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安安静静搞建设的“道场”,避免被拖进烂泥坑里。 彼时,中国国防开支始终稳定于GDP的1.3%上下,反观美国,这一比例高达3.5%。相较之下,中国国防开支投入之规模,着实显得微不足道。 这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砸在了国内发展上,等于是在为后面几十年的漫长博弈,打下最扎实的基本功。 柔道的精髓,就是要把别人的力量引过来,化为己用。2001年中国加入WTO,并没有把全球化当成洪水猛兽,反而是大大方方敞开家门,主动把美国强劲的经济力量“引到怀里”。 很快,美国的大豆、汽车、高科技产品潮水般涌入中国,美国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中美之间也就结成了一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网。 这张网有多结实?2008年金融海啸一来,全世界都看傻了。就在华尔街摇摇欲坠的时候,中国不仅没抛售美债,反而增持,同时顶住压力不让人民币贬值,客观上帮美国稳住了局面。这当然不是白帮忙,稳住全球体系就是稳住自己。 同时,中国还顺势在国内搞起了家电下乡和大规模基建,把外部危机变成了强化内循环的绝佳机会。 到了柔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对手一记重拳打过来,你不仅不躲,还能顺着他的力道,给他来个漂亮的“反摔”。 最近这些年,美国搞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就是这么一记记重拳。但结果呢?关税的大头最后是美国人自己买单;制裁中国公司,反而把自家的产业链搞得七零八落。 最有意思的就是芯片战。美国使出浑身解数想锁死中国的半导体,这一拳下去,确实打得生疼。 可正是这股巨大的压力,成了中国自主研发最强的催化剂,硬生生把芯片国产化率从可怜的5%逼到了28%。每一次外部封堵,都精准地变成了内部技术升级的扳机。 就这样三十年,中国把一种外人眼里的“隐忍”,活活玩成了一套主动的战略哲学。从最开始的稳住阵脚,到后来的融入借力,再到今天的借势反击,每一步棋都是在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 当美国今天猛然回头,发现对手已经根基稳固、难以撼动时,可能才真正明白,在这场看不到终点的博弈里,最终的赢家,从来都不是挥拳最猛的那个,而是最懂得如何利用对手力量的那一个。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奥巴马的新书,95次提到中国 北晚在线“赞赏中国在面对挑衅时保持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