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尴尬了!”浙江杭州,女子去参加70公里越野赛,可跑到终点后却发现,胸前的衣服上竟然变成了粉色,而且只有胸前的一块,找到原因是当天穿的粉色运动内衣掉色了,可找到商家,对方却表示:汗液腐蚀正常,可以赔30元! 在浙江杭州,一场70公里越野赛的终点线上,52岁的李女士还没来得及庆祝完赛,就迎面撞上了一份大写的尴尬。 跑友指着她的胸前,那件雪白的速干衣上,一大片粉色污渍格外扎眼,像一幅失控的水彩画。 这颜色的源头,是她那件价值239元、号称“专业”的运动内衣,在经过长途奔跑和汗水洗礼后,毫不留情地“投降”了。 商家给出的解释堪称年度奇葩:“汗液腐蚀导致掉色,这是正常现象。”这句话瞬间把运动装备的功能性从根本上给颠覆了,仿佛是在嘲讽每一个为运动流汗的人。 所谓的“专业”承诺,在高温和汗水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产品页面上,“耐高强度运动”、“流汗不闷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现实是在32℃的赛道上,它连最基本的固色都做不到。 这根本不是什么“汗液腐受”,而是赤裸裸的技术不过关。 李女士自费送检的报告撕下了这块遮羞布:国家标准里,运动内衣的汗渍色牢度至少要达到4级,而这件产品只有区区2级。 这个数字意味着它从出厂那一刻起,就是个不合格品。更别提李女士赛前还特意机洗了三次,根本没发现掉浮色,说明这缺陷只有在真正运动出汗时才会暴露,简直是给消费者埋了个雷。 面对铁证,商家的操作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先是用“超过三个月售后期”来搪塞,可律师早就明确,产品质量问题哪有这么短的追诉期? 然后,抛出一张30元的优惠券,试图用最小的代价息事宁人。眼看事情在网上传开,又偷偷摸摸联系李女士,想用“删帖换一件短袖”来封口,最后看没辙,干脆玩起了消失。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哪里还有半点解决问题的诚意?满满都是怎么把责任甩干净的算计。 这团粉色的污渍,不仅毁了一件三百多元的速干衣,更是在李女士的皮肤上留下了印记。胸口皮肤被染得发红刺痛,痒了好几天。 这就不只是钱的事了,皮肤科医生警告说,劣质染料里可能藏着致癌的芳香胺,长期贴身穿着的风险,谁敢想? 让人寒心的是,即便李女士已经向平台和12315投诉,那款掉色的内衣至今仍在正常销售,没有任何风险提示。 这暴露了一个可怕的现实:一个消费者花几百块检测费、耗费大量时间去维权,而商家却几乎零成本地继续卖着不合格产品。难怪有网友自嘲,自己也曾被染成“紫胸侠”,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李女士的坚持,已经不只是为了自己那600多块钱的损失了。她想守护的,是每个消费者都能“放心出汗”的基本权利。我们挥洒的汗水,是努力和热爱的证明,绝不该成为商家推卸产品质量责任的借口。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买装备时多留个心眼:翻开标签看看有没有“GB18401-2010B类”的字样,尽量选锦纶氨纶混纺的料子。 买回家,不妨先用湿巾擦擦或者盐水泡泡,测一下掉不掉色。当然,更重要的是,品牌方们得明白,“专业”两个字,是刻在品质和责任里的,不是印在广告上的。 信息来源:醒目视频:离谱!女子穿运动内衣跑完越野胸部染色 商家称:经不起汗液腐蚀。2025-11-06 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