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咱们今天聊聊刚发生的一件大事,国防部网站11月6日刚发的消息,中央军委

鸿毓说过去 2025-11-07 18:28:42

各位朋友,咱们今天聊聊刚发生的一件大事,国防部网站11月6日刚发的消息,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北京会见了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加希奇,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见面,背后藏着的门道值得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张又侠副主席说得明明白白,要和塞方深化战略协作,开创两军合作新局面,加希奇部长更直接,说塞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为有中国这样的强大伙伴深感荣幸,这话听得人心里热乎,这才是真正的“铁杆友谊”,不是嘴上喊出来的,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可能有人要问,为啥中塞两军这会儿走得这么近?咱们看看时间线就清楚了,就在这次会见前两天,11月4日李强总理刚在进博会见了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再往前一天,11月5日国防部长董军也和加希奇谈了两军合作,短短几天,中塞高层密集互动。   这密度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有的,说明双方都把彼此放在了战略优先的位置上,而且这不是一时兴起,今年5月中国主席在莫斯科还会见了武契奇总统,明确要高质量推进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从国家元首到军委领导,再到政府层面,层层递进的互动,证明中塞友谊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经得起时间和国际风云的考验。   要说两军合作的实锤,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塞尔维亚那套FK-3防空导弹系统,这套中国造的防空系统已经正式在塞尔维亚投入战备值班,保卫着贝尔格莱德的天空。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系统有多厉害,塞尔维亚军官直接说是“防空系统的里程碑”,最大射程100公里,能同时打击6个空中目标,抗干扰能力超强,关键是性价比极高,对军费不宽裕的塞尔维亚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4月,咱们用22架次运-20大型运输机,把整套系统直接送到塞尔维亚,这不仅是装备交付,更是中国战略投送能力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塞尔维亚的有力支持,在北约环伺的环境下,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塞尔维亚不是孤立无援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塞尔维亚的第250防空导弹旅,就是装备FK-3的这支部队,历史上可是创造过奇迹的,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时,正是这支部队的前身用老旧导弹击落了美国F-117隐身战机,成为人类战争史上首个击落隐身战机的案例。   如今这支部队换上中国造的先进装备,从历史到现实,从浴血奋战到装备升级,背后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而这只是中塞军事合作的一个缩影。   根据国防部消息,两军在人员培训、联合训练、军事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度合作,董军部长5日会见时也提到,要打造更多务实合作新亮点,这意味着未来还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   为啥塞尔维亚这么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看看它的地缘处境就明白了。中国网今年1月的分析说得很透彻,塞尔维亚被8个邻国包围,其中7个是北约成员国,相当于被北约架在了“家门口”。   这些年西方不断施压,在科索沃问题上指手画脚,逼它选边站队,但武契奇总统说得好,塞尔维亚只有一把自己的椅子,绝不做别人的附庸。   在这样的困境下,中国的支持就是塞尔维亚最硬的底气,咱们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从FK-3防空系统到匈塞铁路,从经济投资到民生改善,中国的合作从来都是互利共赢,这和西方动辄制裁、施压的霸权逻辑形成了鲜明对比。   加希奇部长这次强调“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这话分量千钧,在台湾问题上,塞尔维亚从来没有含糊过,武契奇总统今年5月会见中国主席时就明确表示,塞方始终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支持,才是“铁杆友谊”的试金石,反观有些国家,嘴上喊着“伙伴关系”,一到台湾问题上就含糊其辞,甚至暗中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和塞尔维亚比起来,高下立判。   现在国际上有种声音,说中塞合作是“扩张”,这纯粹是睁眼说瞎话,咱们看看事实,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合作,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是基于双方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   FK-3防空系统是塞尔维亚公开招标选中的,匈塞铁路是助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的民生工程,这些合作没有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利益,反而为动荡的欧洲地区注入了稳定因素。   相反,北约持续东扩,把军事集团的边界不断向俄罗斯家门口推进,这才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塞尔维亚选择和中国深化合作,本质上是在复杂的地缘格局中,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塞两军的深化合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战略选择,中国需要塞尔维亚这样坚守正义、独立自主的伙伴,塞尔维亚也需要中国这样可靠、有实力的朋友,这种相互支持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尤为珍贵。

0 阅读:0
鸿毓说过去

鸿毓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