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临时工”时代将终结!三艘垫脚石如何铺就中国核动力超级航母之路

萧兹探秘说 2025-11-08 12:31:51

055大驱我们都造十几艘了,航母却只有3艘,为什么我们不复制粘贴批量生产航母呢?说白了,不是我们不想造,而是那3艘航母全是“临时工”,不值得批量生产。 海军造装备从来不是菜市场买菜,尤其是航母这种国之重器,每一艘都得有明确的任务,不能瞎造浪费钱。就说2012年服役的辽宁舰,当年刚从乌克兰拖回来的时候,不少人以为是直接拿来打仗的,其实它更像个“教练舰”。 那会儿我们连航母的基本操作流程都得从头学,舰载机怎么起飞降落、船员怎么协同配合、编队怎么护航,这些门道全是在辽宁舰上练出来的。它的任务就是让海军摸透航母的脾气,相当于给后续建造铺好第一块砖,根本没想过让它当主力长期顶班。 到了2019年山东舰服役,看着是国产首艘航母,其实还是“过渡款”。它跟辽宁舰一样用滑跃起飞,甲板上翘一块,舰载机不能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和火力都受限制。 但这步必须走,山东舰的意义在于验证我们能不能自己造航母,从船体钢材到动力系统,再到舰载设备,全是国产货,造出来能跑能打,就说明自主建造的路子通了。要是跳过这一步直接搞更复杂的,万一某个环节卡壳,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山东舰更像个“试制品”,证明我们有造航母的手艺,但还没到拿出看家本事的时候。 2025年11月刚入列的福建舰算是个大突破,三条电磁弹射轨道,万吨级平甲板,看着跟美军福特号差不多档次了,但它依旧是个“技术平台”。福特号2017年就服役了,可直到2025年弹射系统还老出问题,平均几百次就故障,特朗普都公开说要改回蒸汽弹射。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用了中压直流供电,比福特号的交流电稳定多了,2024年海试到2025年9月,歼-15T、歼-35、空警-600轮番弹射都没掉链子,这算是把电磁弹射的技术难点攻克了。 但它致命的短板是常规动力,想维持电磁弹射的高能耗,就得带大量燃油,挤占了弹药和物资的空间,远洋部署时间也受限制。所以福建舰的任务是测试这套先进作战系统,看看电磁弹射怎么跟舰载机、预警机配合形成战斗力,为真正的目标打基础。 反观055大驱能造十几艘,是因为它的技术已经定型成熟了。从第一艘南昌舰2020年服役开始,后续的舰艇造得越来越快,说明动力、雷达、武器系统这些关键技术都吃透了,造出来就能形成战斗力,不存在“试错”的风险。 航母不一样,每一艘都在迭代升级,从滑跃到弹射,从常规动力到未来的核动力,每一步都是质的飞跃。要是现在照着福建舰批量造,等核动力航母搞出来,这些常规动力的就得面临淘汰,到时候拆了可惜,用着又不够顶尖,纯粹是浪费资源。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核动力超级航母,核动力不用带那么多燃油,能省出大量空间装弹药和补给,续航几乎无限,还能持续给电磁弹射供能,舰载机想怎么弹就怎么弹。而且核动力航母能长期在远海部署,配合歼-35隐身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才能真正撑起远洋防御的架子。 现在这三艘航母,说白了就是“垫脚石”,辽宁舰教我们怎么用,山东舰教我们怎么造,福建舰教我们怎么玩先进技术,每一艘都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任务。 等核动力的核心技术彻底成熟,比如小型化反应堆稳定运行、核动力与弹射系统完美匹配,到时候再开足马力批量生产,造出来的才是能顶几十年的“正主”。 海军的发展从来都是稳扎稳打,不会为了凑数而造舰,现在的“慢”,其实是为了将来能更快地形成真正的远洋战斗力。

0 阅读:732

评论列表

ZXW

ZXW

6
2025-11-08 12:43

未来的航母肯定是核动力+电磁弹射+歼35

用户16xxx17

用户16xxx17

3
2025-11-08 23:43

还有激光炮[点赞]

隅翁

隅翁

2
2025-11-09 04:01

核航母出来后,这三只还可以卖

隅翁

隅翁

1
2025-11-09 04:03

核航母出来后,前两艘可以卖

懒得说

懒得说

2025-11-09 01:08

中国航母定型量产还没到来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