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年,严世蕃的27位妻妾,正伺候他吃饭,突然百名锦衣卫破门而入,锦衣卫指挥使一脚踢断椅子,怒道:“严世蕃。你害人无数,这次就让你血债血偿!”严世蕃不服气,嚣张跋扈地大骂:“一群摇尾乞怜的狗!你们给我等着!”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明朝嘉靖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逮捕行动震动了整个京城。严世蕃正享受着奢华生活,身边围绕着众多姬妾,谁知百名锦衣卫突然闯入,指挥使一脚踢翻他的座椅,厉声宣告他的罪行。 他不甘示弱,破口大骂那些执行者为走狗,并扬言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这一切仿佛预示着权臣家族的崩塌,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一戏剧性转折? 严世蕃从小就胖墩墩的,脖子短,皮肤白,一只眼睛还瞎了。他爹是严嵩,那可是明朝嘉靖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官拜首辅。严世蕃十八岁进国子监念书,没几年就靠着老爹的关系进了左军都督府,从此官运亨通。 等到他爹把政敌夏言给整死,自己坐稳首辅位置,严世蕃三十五岁就上手帮着处理朝政了。他爹年纪大了,天天陪皇帝炼丹修仙,哪有工夫管那些奏章和决策?于是大部分事儿都落到严世蕃头上,包括票拟这种本该首辅干的活儿。 他记忆力超群,书读得杂,啥典章制度、经济时务都门儿清,还特别会猜皇帝心思。皇帝嘉靖爱看经史书,遇到不懂的就写纸条让阁臣解答,他爹和徐阶他们常常一头雾水,只能偷偷把纸条从宫门缝递出来,送回家让严世蕃答。 他一看就知道出自哪本书哪卷哪页,答得头头是道。就算他喝多了,醉醺醺的,他爹来问事儿,他也赶紧用热毛巾裹头醒酒,然后提笔就写,处理得滴水不漏。父子俩权倾朝野,别人都说“小丞相”严世蕃才是真把持大权的那个。 严世蕃虽然有才,但心肠黑着呢。他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把官场当成自家买卖铺子。想升官?得给钱!从县令到尚书,全有明码标价。朝中大小官员的任免升迁,他说一不二,渐渐地家财万贯,富得流油。 金银珠宝堆得像山,他挖了个大地下室藏起来,有一次请他爹来看,严嵩一看那数量,眼睛都直了。生活上他更奢侈,用象牙做的床,围金丝帐子,身边二十七个姬妾伺候着,还有无数丫鬟。 赵文华那义子从江南回来,送他价值连城的金丝帐和珠宝髻,他还嫌少,得寸进尺。公务忙归忙,他照样喝酒玩女人,日子过得逍遥。他还通晓时局,帮着爹对付政敌,比如沈炼那事儿,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嘉靖三十五年,总兵俞大猷没巴结他,被关进锦衣卫狱定死罪,后来贿赂重金才保住命。他甚至敢对皇子下手,裕王朱载垕按理该早立太子,但他猜皇帝不待见,就让户部三年不发年俸。朱载垕没法子,送一千五百两银子,他才松口补发。 他还涉嫌通倭寇,联络海盗,这在当时是大罪。南京御史林润上奏弹劾,说他逃脱监视后收容亡命徒,招募叛军,暗中勾结倭寇,意图谋反。这事儿一出,嘉靖皇帝震怒,下旨逮捕。 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当时在北京当锦衣卫指挥,赶紧派人报信,他本想逃去雷州,结果没跑成。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锦衣卫行动了,直接把他抓回京城,关进诏狱。审讯过程中,官员查出他贪污、结党等多项罪名,最终定为通敌谋叛。 这罪名其实有点牵强,有人说本该以奸党罪处死,却偏偏扣上里通倭国的帽子。但在明朝那种环境下,皇帝一句话定生死,谁敢多嘴?严世蕃这人,仗势欺人多年,树敌无数,这次栽了,也算自食恶果。朝中很多人松了口气,觉得终于除掉这个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