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一些媒体突然统一口径:宣称中国空间站"全中文"不利于国际合作!

小鸣谈天下 2025-11-15 18:26:48

果不其然! 美国一些媒体突然统一口径:宣称中国空间站"全中文"不利于国际合作! 对此,我们从头到尾看看美国媒体的逻辑究竟有多荒唐。 早在2011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沃尔夫修正案》,限制NASA与东方大国的航天合作,这导致东方大国只能自主研发,不得不与美国在航天领域合作多年的搭档分手。 这出戏码让人想起一个典故:自己关上门不让别人进,反过来责怪别人为什么不在屋里等。2011年白纸黑字的《沃尔夫修正案》就像一堵高墙,把中国航天隔绝在美国主导的圈子外。如今看见中国在墙内建起自己的花园,反倒指责花园里的指示牌不用英文书写。 看看现实数据吧。中国空间站已经与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研合作,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佛雷蒂还在太空中用中文朗诵《兰亭集序》。语言何曾成为阻碍?当德国科学家用德语交流,法国实验室用法语记录,没人会觉得异常。怎么到了中文这里,就变成"妨碍合作"了? 国际空间站运行二十余年,舱内标识使用英语俄语两种语言。按美国媒体的逻辑,这难道不是对非俄语国家的歧视?事实上各国航天员都会提前学习合作方语言,这是基本职业素养。加拿大宇航员圣雅克在参加俄罗斯任务前,专门接受了一年俄语培训。 语言本质上是工具,科学才是共通语言。中国空间站首批科学实验项目中,有来自印度、日本的种子实验,有瑞士的精密仪器。这些项目申请材料都使用中文提交,各国科学家照样顺利完成对接。真正搞科研的人,在乎的是实验条件与数据精度,不是操作界面用什么语言。 美国媒体的双重标准让人啼笑皆非。当他们掌握技术霸权时,要求全世界适应英语体系;当新兴力量崭露头角时,立即挥舞"国际化"大棒。这套逻辑的潜台词其实是:你必须按我的规则玩,但我的规则可以随时为你改变。 从甲骨文到二进制,中文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文明。当这套文字系统进入近地轨道,与最前沿的航天科技结合,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生动诠释。未来在空间站里,或许会出现中英俄三语标识,那才是真正多元的宇宙家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23

评论列表

怕你六七

怕你六七

4
2025-11-15 19:07

何来多元,只有强者制定。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4
2025-11-15 20:29

我们写甲骨文关你们屁事儿!是中国的空间站,跟你们有毛关系?[哭笑不得]

金盛瓷砖

金盛瓷砖

2
2025-11-15 20:41

外星人只懂中文

丁顺古

丁顺古

1
2025-11-15 19:03

中文真的好。byd用中文标识我就点赞。买车就买这种。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