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千年檄文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表示,这千年檄文写得好,应该让更多

军师 2025-11-15 19:32:12

沈逸的千年檄文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表示,这千年檄文写得好,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华夏民族历来不屈,不挨打更不怕打。说到反击精神,首屈一指的就是大汉。大汉对外敌的强势反击,让所有的敌人都铭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盛唐也是,强势收复安史之乱后失去的土地,对所有侵犯华夏的敌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让世界都看到了盛唐的怒火。如今,日本这个罪犯国家,竟然还敢在台海挑衅,真是忘记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罪行了吗?日本如果不忘记这些罪行,就不会在台海挑衅。 这篇檄文能炸穿网络,根本不是偶然——它戳中了每个华夏儿女心底最硬的那块骨头,也撕开了某些国家假装遗忘历史的虚伪面具。网友们喊着“该让更多人看到”,藏在背后的其实是一份集体共鸣:我们可以温和处世,可以包容差异,但绝对容不得别人踩着历史的血痕,在我们的核心利益上撒野。华夏民族的“不屈”从来不是喊出来的空话,是刻在基因里的生存密码,是从刀光剑影里拼出来的底气。 大汉的“虽远必诛”从来不是穷兵黩武的嚣张,是被侵犯后的正当反击,是面对挑衅时的寸步不让。想想那些年,匈奴屡次南下劫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汉从忍辱负重到厉兵秣马,最终铁骑踏破漠北,让“汉”这个字成为一个民族最骄傲的图腾。那种“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的决绝,不是要主动惹事,而是告诉世界:华夏的底线碰不得,犯我者,不管逃到天涯海角,都要付出代价。这是一种刻在血脉里的尊严,穿越千年依然滚烫。 盛唐的怒火更不是无端的报复,是守护家国的必然选择。安史之乱让大唐盛世遭遇重创,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那些趁乱侵犯边境、觊觎华夏土地的势力,以为大唐已经不堪一击。可他们忘了,这个王朝骨子里藏着铁血风骨,哪怕伤痕累累,也能凝聚力量绝地反击,一寸寸收复失地,用雷霆手段告诉所有觊觎者:华夏的土地,从来都不是可以随便觊觎的肥肉,犯我疆域者,必遭雷霆之击。这种捍卫家园的决绝,是每个时代都不能丢的精神脊梁。 再看看如今的日本,实在让人跌破眼镜。南京大屠杀里,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山河泣血,白骨累累;731部队的实验室里,无数无辜生命被当成实验品,遭受着灭绝人性的折磨。这些不是尘封的传说,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伤痛,是铁证如山的罪行。可就是这样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至今都没有彻底反省历史的国家,竟然还敢在台海问题上指手画脚、频频挑衅。台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的内政,日本这番操作,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妄图在台海搅局渔利。 真要问问日本当局,你们真的忘了那些滔天罪行吗?还是说,你们根本就不想忘,只是把侵略的野心藏在了“和平国家”的伪装之下?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凡是试图侵犯华夏的势力,最终都逃不过失败的结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必然是这样。华夏民族从来不怕打,更不会在挑衅面前退缩,我们的温和是给友好者的礼物,我们的强硬是给挑衅者的警告。 沈逸的千年檄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声唤醒集体记忆的号角。它提醒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不能弯,历史的教训不能忘,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我们必须拿出祖先传下来的骨气和底气,坚决反击,绝不姑息。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漠视历史真相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也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大海捞针

大海捞针

5
2025-11-15 20:54

铁血中华

军师

军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