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 近日,英媒报道,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坚称,安世之争虽造成汽车芯片供应

军师 2025-11-15 18:32:14

厚颜无耻! 近日,英媒报道,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坚称,安世之争虽造成汽车芯片供应紊乱,如同一场“经济惊悚片”,但于全球而言却是好事一桩!他称这场风波让全球清醒意识到对中国依赖的风险,给西方敲响了警钟。他还表示,荷兰并不后悔动用法令没收安世荷兰,但相信双方可通过协商,恢复芯片供应。 把别人救活的企业抢过来,还说帮全球规避风险,这世上哪有这么无耻的道理?文森特嘴里的“好事”,对全球车企和普通消费者来说,分明是场无妄之灾——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里,高尔夫车型生产线按下暂停键,数千工人面临停工待业;宝马、奔驰的欧洲工厂接连发出预警,年底前产能可能减少15%;连远在北美的福特、通用都没能幸免,多家工厂被迫减产,汽车工人联合会的抗议标语贴满了厂区大门。这些实打实的损失,在荷兰政客眼里,竟然成了“敲响警钟”的筹码。 更讽刺的是,荷兰口中“需要警惕的中国依赖”,恰恰是中资一手打造的合作共赢。谁还记得,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本是恩智浦剥离的“低端业务”,2016年欧洲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是中国资本掏出27.5亿美元将其盘活。中资注入后,不仅把70%封测产能放在东莞,还优化供应链让企业起死回生,从2019年到2024年,安世营收从81亿元飙升至147亿元,净利润突破22亿,成了全球车规级芯片的龙头老大。荷兰拿中资的钱赚得盆满钵满,转头就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强夺股权,这种翻脸不认人的操作,哪里是“规避风险”,分明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所谓的“供应紊乱”,完全是荷兰自导自演的闹剧。安世的产业链本是“欧洲造晶圆、中国做封测”的黄金搭配,荷兰突然冻结中方股权、罢免中方CEO,还断了对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直接让全球供应链卡了壳。结果呢?东莞工厂有封测产能却没原料,欧洲总部有晶圆却没封测能力,原本几分钱一颗的二极管价格暴涨10倍,全球汽车累计减产超千万辆。文森特还好意思说“可通过协商恢复供应”,早干嘛去了?抢别人资产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协商,把全球产业搅得天翻地覆后,倒想当起和事佬了。 这背后的小心思昭然若揭,荷兰不过是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的马前卒。2024年底闻泰科技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2025年美方出台“50%穿透性规则”,荷兰立马跟风动手,连借口都懒得好好编,只说存在“技术外流风险”。可谁都清楚,安世的技术升级全靠中资投入,所谓“窃取”纯属无稽之谈。荷兰抱着美国的大腿,以为能换来好处,却忘了自己的软肋——ASML的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欧洲车企离不开中国的芯片封测产能。中方一招出口管制,就让ASML的交货期延长半年,欧洲车企哭着求着申请出口豁免,这就是荷兰想要的“战略自主”? 最可笑的是荷兰还妄图在东南亚建厂替代中国产能,宣称一年后就能供货。且不说新建工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车规级认证,单是封测环节的核心技术,他们都没完全掌握。现在东莞工厂早就切换到人民币结算,优先保障国内市场,还找到了华虹、中芯国际等国内晶圆供应商补位,反观荷兰那边,只能看着库存见底、客户流失。文森特口中的“警钟”,最终敲醒的恐怕是他们自己——违背商业契约、甘当他人棋子,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荷兰用政治手段破坏商业规则,不仅伤了中国企业的心,更寒了所有跨国投资者的胆。当“没收资产”成为一个国家的操作,谁还敢来这里投资?当“背信弃义”成为外交常态,谁还愿意与之合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7
军师

军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