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4月10日晚,华东重机(002685.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7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17%,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在业务结构上的重大调整和战略转型的坚定推进。
战略调整成效显著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过去一年,华东重机通过一系列资产优化举措,完成了从传统装备制造商向“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多元业务平台的转型。2024年12月,公司剥离了数控机床业务,进一步聚焦于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对厦门锐信图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正式进军GPU芯片设计领域。这一业务在并表后的短短两个月内便贡献净利润1713.89万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集装箱装卸设备 海外市场拓展助力业绩增长
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作为华东重机的传统优势板块,在2024年表现亮眼。公司紧抓全球港口设备更新改造的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新增土耳其、孟买、文莱等境外客户,报告期内在手订单约20亿元,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产品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恒威”品牌的市场认可度,持续获得国际一线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的青睐。
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同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在南通港吕四作业区投资建设“华东重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港机产品制造和发运能力,同时推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光伏电池组件技术闭环已成型静待行业回暖
在新能源领域,华东重机通过控股子公司华东光能成功切入光伏行业TOPCon电池片赛道,并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尽管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公司仍坚持技术投入,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等国际顶尖机构合作,研发高效太阳电池技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产能出清阶段,随着市场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善,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复苏中抢占先机。华东重机的TOPCon电池片业务虽然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其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将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GPU芯片设计成为国产替代浪潮下的新增长极
2024年,华东重机通过收购锐信图芯正式进入GPU芯片设计领域,这一布局恰逢国产芯片替代的关键窗口期。锐信图芯的核心产品BF2000系列GPU芯片已适配国内主流CPU和操作系统,并成功切入党政办公、金融、电力、交通等信创重点行业,实现批量出货。
GPU芯片作为人工智能算力的核心组件,市场前景广阔。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GPU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而国产替代政策的持续推进将为本土企业带来巨大机遇。锐信图芯凭借其核心团队在GPU领域超过15年的经验积累,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有望在国产GPU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深耕核心业务 把握新质生产力机遇
展望2025年,华东重机将继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半导体三大业务板块,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集装箱装卸设备领域,公司将借助智能制造基地的投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巩固海外市场优势。光伏业务方面,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优化产能结构,同时加强技术研发,为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GPU芯片业务则有望在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下加速成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华东重机2024年的业绩表现,充分证明了其战略转型的正确性。通过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公司已逐步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升级为多元化的科技产业集团。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深入推进,华东重机有望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