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华首日经过与秦刚外长的5个半小时会晤后,6月19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举行会面。而在美国国务院公布的19日行程中,与王毅的会面将是布林肯此次访华行程中,与中国官员进行的最后一场会面。如此一来,恰好印证了之前各界人士的猜测:布林肯在北京只能见到秦刚外长和王毅主任,至于中国最高层领导人,在现行中美恶化的现状之下,布林肯很难单独见到。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王毅和布林肯二人便作为中美外交系统的高阶官员,频繁展开外交接触。从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到意大利罗马,再到印尼巴厘岛,二人之间的接触,构成前些年中美外交互动的主旋律。不过自2023年以来,尤其是“气球事件”后,二人之间的沟通管道事实上中断,即便是在慕尼黑的会面,也是“非正式接触”。
之所以出现这种困难局面,除了中美互信基础的丧失外,还与布林肯奉行强硬反华路线息息相关。在中美关系遭遇制度性挑战的背景下,布林肯无法像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一样,以相对务实姿态同中方进行沟通,相反习惯性拉拢日韩、欧洲和其他仆从国,展开对中国的全面打压和封锁。既然如此,那么中方也有灵活选择谈判对象的权利,在过往几个月内,沙利文取代布林肯成为对华政策事实上的“一把手”。
无论是为争夺在拜登政府内对华事务的主导权,还是放眼未来寻求更长远的政治发展,布林肯都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在上个月王毅与沙利文成功会面后,他就紧急推动访华行程的重启,最终在经过一个月的斡旋和铺路后,最终如愿成功访华。
访华首日,中美外长的会谈超出外界预期。首先是在会谈氛围上,完全没有安克雷奇会谈时剑拔弩张的气氛,考虑到近期美方频繁炒作的涉华负面舆情,中方能够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已很不容易。
此外,中美双方尽管在涉及台海在内的核心议题上仍争执不下,但也不拒绝进一步展开接触,两国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如果说布林肯访华首日是“和风细雨”,第二天布林肯与王毅的接触,则可以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
王毅表示,当下中美关系需要在“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冲突”中作出选择。时代潮流是一往无前,中美关系也应当向前发展。开历史倒车没有出路,中美双方必须秉持对各自人民、对历史、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扭转中美关系迅速滑坡的现状,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常相处的轨道。
在会谈中,王毅代表中国政府对美方提出四大要求:
其一,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
第二,取消对中国非法单边制裁;
第三,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
第四,不得肆意干涉中国内政。
上述四个要求中所提到的内容,是自特朗普执政末期,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后,美国打压中国的主要政治操作,严重侵犯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美方若寻求中美关系的根本好转,只有拿着中方开出的“纠错清单”,一项一项对照着解决,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而在上述四大要求之中,针对台湾问题的第四点要求,是中方最核心关切。王毅着重强调台湾问题的实质,并强调台湾问题之于全党、全国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度重要性。在台湾问题上,美方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没有只有真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反对“台独”这一条路可走,其它都是绝路。
中美对抗演变到今天,双方除了维持表面上的关系不破裂外,事实上已没有共识可言。未来,随着对抗态势的进一步升级,将有爆发惊涛骇浪的风险。如果美方不愿看到危险到来的那一天,只有悬崖勒马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