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来连续不断的炒作,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在中美外长通话后的几个小时,中国外交部官网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6月18日至19日来华访问。
伴随着布林肯来华日子的一天天来临,国际媒体目光又聚焦到中美两国身上。美方希望利用这场姗姗来迟的会晤达成什么目的,中方又将如何招架美国发起的凌厉外交攻势,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在布林肯正式访华之际,中国则展开大规模外交布局,从西方国家大本营的欧洲,再到“兵家必争之地”中东,纷纷吹响反美集结号。
自今年“气球事件”导致中美外交沟通渠道中断以来,布林肯就开始疯狂进行外交喊话,希望能够重启既定的访华行程。不过由于他一直在对华态度上坚持极端强硬立场,因此中方并未通过布林肯的访华请求。而在今年5月份以来,中美外交系统高层重新展开接触,王毅和沙利文在第三国实现线下会面,新任中国驻美大使开始履职,中美外长级会晤的事项重新被摆上台面。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出现“幺蛾子”,布林肯专机顺利降落至北京机场,那么这将不仅是他在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的首次访华之行,同时也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访中国。在中美关系基本面发生彻底变化之后,中美高级别互访的频率以肉眼可见的频率迅速滑坡,这对于地区和全球和平事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都注意到,中方官宣布林肯访华的时间是18、19号两天,不过这却与美方的说法有些许差别。美方新闻通报显示,布林肯将在6月16日至21日,开启前往中国和英国的行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考虑到中美之间的飞行时间。
布林肯于6月16日晚间从美国搭乘专机出发,飞往中国首都北京,考虑到中美之间上万公里的航线,最少要飞行12个小时左右,再加上两国时差的影响,抵达北京的时间恰好在18日号早上。
事实上,中美双方深知,布林肯这次例行公事的访华活动,很难改变两国在重大核心问题上针锋相对的立场,也无法改善互信基础遭到破坏的中美关系,因此相较于纠结在会场上的博弈和对抗,倒不如将目光投射在会场之外,在更大的棋盘上展开对决。
值得一提的是,布林肯访华的前一站,是前往中东地区。从6月6日至8日,对沙特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访沙期间,布林肯与沙特高层讨论经济、安全合作在内的一系列双边议题,并主持召开美国—海湾合作委员会部长会议,商讨共同打击极端组织。显然,布林肯在中东的行程,是针对自年初以来中国中东外交政策的转向。
今年3月初,中国成功推动中东两大“世仇”——沙特和伊朗实现“世纪和解”。这么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出炉,立即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紧接着,一场全面和解的潮流席卷整个中东地区,不仅是沙特和伊朗关系升温,也门和平进程也开始加速。日前,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中方再次呼吁国际社会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在美国的全球霸权版图中,中东一直都是核心关切。在过往几十年,美国对于中东的主要诉求是油气资源,通过控制中东而间接掌控全球能源命脉。在美国转而成为石油输出国之后,又将中东作为其战略霸权利益的延伸。从单纯能源合作递进到政治协作,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的深入,是美国所万万不希望见到的。
此外,中国在欧洲方向也展开行动。据外交部公布的消息,中方高层计划访问法德两国,并出席一系列中欧合作活动。在全球经济版图中,中美欧三驾马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眼下,拜登政府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和企业发起连环打击,并疯狂炒作“脱钩断链”和“去风险化”,面对这一复杂严峻的情况,中国加强与欧洲到经济合作,能够有效对冲美国的不利影响。而对于马克龙和朔尔茨而言,也需要引入中国这个世界大国,抗衡美国“去全球化”的产业政策。
从中东到欧洲,吹响起一阵反抗美国霸权的集结号,相信无论是拜登还是布林肯,都不乐意见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