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长沙警备司令唐生明和常德警备司令酆悌对调,两个多月后,酆悌被枪决,连

古史 2025-11-25 16:00:21

1938年,长沙警备司令唐生明和常德警备司令酆悌对调,两个多月后,酆悌被枪决,连沈醉都忍不住对唐生明说:“你可真是名不虚传的‘福将’。”   唐生明这人生,从一开始就带着旁人比不了的福气。   他是国民党上将唐生智的四弟,黄埔军校四期毕业,靠着大哥的面子,他年纪轻轻就坐上了长沙警备副司令的位置,后来还代理了司令。   可这人打小娇生惯养,满脑子吃喝玩乐,军务上的事压根不上心,当时的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早看他不顺眼,可碍于唐生智的面子没法直接撤他。   正犯愁呢,常德警备司令酆悌主动找上门,说想跟唐生明对调职位——酆悌早就惦记着长沙那地方的实权了。   张治中一听,当即拍板同意,这桩对调就这么成了。   刚到常德那时,唐生明没少抱怨,说:“常德不如长沙热闹,就连饭馆的菜都没长沙对胃口。”   可没等他抱怨多久,长沙就出了大事。   1938年11月,长沙大火烧了一整夜,满城都成了瓦砾堆,三万多老百姓丧了命。   全国上下骂声一片,蒋介石得找替罪羊平息怒火,时任长沙警备司令的酆悌、警察局长文重孚还有保安团团长徐昆,全被拉去枪决了。   消息传到常德时,唐生明正跟沈醉、还有自己两位夫人徐来、张素贞参加商界的宴会。   他一听见消息,使劲拍着自己的脑袋,笑出声来:“要是没调去常德,这顿饭哪还能吃得成啊!”   沈醉在旁边接了句:“常德馆子是差点,可安全多了。”在场的人都跟着举杯,说他真是名不虚传的“福将”。   谁也没料到,这份“福气”往后还跟着更大的考验,也藏着更大的本事。   1940年,蒋介石和戴笠给了他一个秘密任务——潜入汪伪政权当卧底,代号“余化龙”。   为了装得像,他不光公开以“汉奸”身份在汪伪政府任职,还登报跟大哥唐生智断绝了兄弟关系。   旁人只当他是贪恋上海、南京的享乐日子,没人知道他暗地里借着跟汪精卫、周佛海的旧交情搜集情报,不光策反了周佛海,还设计毒死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甚至传出去的日本海军情报,直接影响了太平洋战局。   日军一开始想杀他,后来查出来他跟重庆有联系,反倒派了便衣保护他,想留着以后当和谈的筹码。   等到抗战胜利,戴笠一到上海就住进了唐家,要是不赶紧取消对唐生明的通缉令,根本没法向老百姓交代,他就这么顺顺当当脱了险。   1949年,不少人劝唐生明去台湾,他没听,反而留在湖南当了陈明仁第一兵团的副司令官,帮着促成了湖南和平解放。   这下毛人凤急了,派了军统特务好几次暗杀他,都被他神奇地躲了过去。   可到了1966年后,这位“福将”还是没躲过劫难,作为民主人士被红卫兵拉到政协批斗,还被勒令扫厕所,工资也被扣了三成。   他吓得不敢自己去领工资,只能托住在政协附近的沈醉帮忙。   每次沈醉去领,都得先挨顿骂,干会儿活才能拿到钱。   直到1969年,事情有了转机——周总理亲自给政协打电话,让他们把扣的工资全补上,以后也不准再扣。   唐生明听说这事,当场就掉了眼泪,跟沈醉说了句:“总理待我们太好了!”然后转身走了。   沈醉追出去,看见他还在擦眼泪,这是两人交往几十年里,沈醉头一回见他哭。   后来唐生明当了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1987年在北京去世,骨灰埋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常有人说唐生明是“福将”,可这份福气从来不是白来的。   长沙大火避祸,看着是运气,实则是大哥的军政地位给了他换职位的资本;   汪伪卧底脱险,表面是日军庇护,内核是他摸透了各方势力的心思,用“纨绔”面具藏住了特工的本事;   躲过暗杀、晚年得庇佑,更离不开他在关键时候选对了路——协助湖南起义契合了历史趋势,坚守民族大义没真当汉奸,这才接住了时代给的机会。   他这一辈子,既是军阀子弟,又是军统特工,还暗地帮过共产党,身份看着复杂,可核心从来没乱过——没丢过民族大义,没选错历史方向。   乱世里的生存,从来不是靠赌运气,而是靠看得清时局,守得住底线。   所谓福气,从不是天上掉的馅饼,是看懂时局的清醒,是守住底线的坚定,更是关键时刻选对路的智慧。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唐生明的“福”,到底是运气还是本事? (信源:谍影重重︱福将(下):重要的还是有个好哥哥——澎湃新闻)

0 阅读:67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