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重磅:人类首次“看见”了暗物质!当地时间11月25日,发表在《宇宙学与天体粒

棋羽笑谈世界 2025-11-26 12:34:36

科学重磅:人类首次“看见”了暗物质!当地时间11月25日,发表在《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杂志》(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用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可能首次“观测”到了暗物质。若获证实,这将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质,揭开困扰科学界近百年的谜团。暗物质概念最早由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于1933年提出。他发现后发星系团中可见星系缺乏足够引力来维持稳定。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薇拉·鲁宾团队发现螺旋星系外围与中心区域旋转速度相同,表明这些星系的大部分质量并非集中在中心,而是广泛分布。这些发现虽非直接观测,但通过暗物质与引力的相互作用,让天文学家计算出所有大型星系都嵌入巨大的暗物质晕中,其范围远超可见物质边界。如今,这种神秘物质的粒子数量估计是普通物质的五倍。意味着我们日常所见的一切——恒星、行星、生命体等——仅占宇宙物质总量的15%,而暗物质独占85%。暗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极弱,不发射、不吸收也不反射光,因此在所有波长下都不可见。但有一种可能让暗物质“发光”:如果暗物质粒子相遇时发生“湮灭”,就会产生包括伽马射线光子在内的一系列粒子。这些光子虽不可见,却能被灵敏的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探测到。被推测为暗物质组成粒子的“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s)就具有这种特性。由东京大学富谷知则领导的研究团队,将费米望远镜对准银河系中心——暗物质应聚集的区域,寻找特征性伽马射线信号。“我们探测到能量达200亿电子伏特的伽马射线,它们以类似晕的结构向银河系中心延伸,”Totani表示,“辐射成分与暗物质晕预期形状高度吻合。”这些伽马射线的能量特征与碰撞湮灭的WIMPs预期特征非常接近,其质量约为质子的500倍。Totani强调,没有其他天体现象能轻易解释这些伽马射线。“如果正确,这将是人类首次‘看到’暗物质,表明暗物质是当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Totani说,“这标志着天文学和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热门微博 科学新闻 科技快讯 人类首次发现暗物质

0 阅读:0
棋羽笑谈世界

棋羽笑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