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的文坛上,欧阳修无疑是一位耀眼的巨星,他的学识和声望如同星辰般璀璨。作为文坛的领军人物,欧阳修不仅开创了古文的辉煌时代,更是一位热心提携后辈的恩师。在历史的长河中,欧阳修助力苏轼“出人头地”的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故事发生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当时的礼部为了选拔人才,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全国性考试。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官,评委中还包括了文坛大家梅尧臣等人。彼时,欧阳修在文坛已是声名显赫。他曾自信地说道:“书有未曾经我读”,意指自己几乎读遍了天下书籍。然而,欧阳修并不满足于仅仅读书,他更强调学以致用,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术理念。
基于这样的信念,他为这次考试拟定了一个颇具深意的题目:根据《大禹谟》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两句话,写一篇策论。这场考试的盛况空前,后来许多文坛大家如苏轼、苏辙、曾巩、程颗等人都在其中脱颖而出。而年仅二十出头的苏轼,凭借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这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在阅卷的过程中,梅尧臣偶然发现了一篇极具才华的文章。这篇文章虽不足六百字(545字),却清晰地阐述了以仁治国的思想,论证严谨,思路明晰,展现出一种大家的风范。梅尧臣心中欣喜,立刻将其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在阅读后,禁不住拍手称赞。这篇文章的内容充实,风格朴实,正是他所推崇的文学理念。欧阳修本想将其评为第一名,但越读越觉得这篇文章的风格似乎与他的得意门生曾巩相似。为了避免引发误会,他最终将其评为第二名。
根据当时的传统,所有被录取的考生都要拜见恩师。此时,欧阳修才得知这篇令他赞叹不已的文章,竟是出自一个名叫苏轼的年轻人之手。在谈话中,欧阳修问苏轼:“你在文章中提到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个典故出自哪部书?”
因为自诩读遍天下书籍的欧阳修,竟对这个典故无从追溯。苏轼略显羞涩地承认,这个故事并非出自古籍,而是他“想当然”而来的创意。欧阳修听后,眼前一亮,心中对苏轼的好感更是倍增,认为这个年轻人具有创新精神,未来不可限量。
不久后,欧阳修收到梅尧臣转交的苏轼致谢信,读罢信件,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愈发倾倒,不禁感慨:“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句话,正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从此,欧阳修多次举荐苏轼,并对他的评价极高。据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苏轼的每一篇诗文,欧阳修都要认真拜读,每次看完后都感到无比兴奋。一次,他对儿子欧阳棐感慨道:“再过三十年,苏轼的名气肯定会超过我,到那时,恐怕就没有人记得我是谁了。”果然,苏轼没有辜负众望,后来成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声名显赫,后世无人能及。
苏轼对欧阳修的提拔之恩始终铭记于心。欧阳修去世后,苏轼写下了多首纪念恩师的诗文。在《西江月·平山堂》中,苏轼写道:“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这寄托了他对恩师的深切怀念。苏轼更是如此评价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机,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在这段师徒情深的故事中,欧阳修与苏轼的相遇,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彼此的道路,成为了宋代文坛的一段佳话,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