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是实践论还是认识论——与再商榷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9 00:32:09

拙文发出后, 先生以长文进行了回应,非常感动。对先生的文章进行了认真的拜读和吸收,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治未病”的深入讲解,真的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其实我觉得,如果在根本问题上达不到“求同”,就容易在细枝末节上“存疑”,并且由此产生的“矛盾”也不会通过枪来棒挡的争论和辩解就能解决和消除的。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不再针对性地进行“论战”,那样永远也辩不出个名堂。我试着总结一下我和先生的根本分岐在什么地方,那么所有的“矛盾”就可能一目了然了。

我对 @问道华夏 先生的理论脉络不能说完全掌握,但是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也有大致的了解。应该说,先生对《道德经》的解读是高于常人的,比如对40章的理解,太多人把“道”理解成“反向运动或循环运动”,而 @问道华夏 先生的雄文,旗帜鲜明地对这种所谓主流解释进行否定。先生和我一样,也坚持“道不是客观规律”的观点。先生总结道:“绝对真理就是道,相对真理就是德”真的非常精辟,概括得简单明了。总之,有很多观点我们不但相似,而且我从中也吸收了很多养分和精华。

那么,我与先生的不同点在哪里呢?先生坚持的是“实践论”,我坚持的是“认知论”。正如@问道华夏 先生批评本人所言:

这个结论(注:即本人的结论)直接把老子关于无为治理方法的“实践论”转变成了思维模式的“认识论”,从“唯道论”转向了“唯心论”……

@问道华夏 先生的批评里,包含的两个对立的思想,即:“实践论—认识(知)论”和“唯道论—唯心论”(可以简化“实践论—认知论”的对立,先生认为我是“唯心论”其实不太确切,我应该是“唯心理论”,其实仍然是“认知论”),正是非常精准地指出了分歧所在。

实践论(唯道论)当然是非常贴合老子思想的。问题是认知论(唯心理论)是不是就背离了老子的思想?那么有必要在这里简单重复一下我对《道德经》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心得,我认为《道德经》的基础逻辑包含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事实架构——

第一、《道德经》是建立在两个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两个客观事实是:一是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世界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第二、基于以上两个客观事实,老子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表述为《道德经》第71章的文字就是: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能认知到不知的绝对性,是思维的最高境界;认知不到所知的局限性,是认知障碍和思维误区。

第三、为了解决认知障碍和思维误区的问题,使思维达到最高境界,就要“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根本的方法和途径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要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就要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什么意思,因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基础。占据《道德经》C位的第41章短短21个字,承担了主题思想和逻辑事实架构的重要任务。我们看下图:

这张图就包含了上述“《道德经》基础逻辑三个层层递进的事实架构”的所有内容。我相信,只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读懂这张图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包含了《道德经》文本中出现的所有概念。我们来理解一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只能存在于A区,因为万物是“有名”的,有名只能是“认知”功能才能赋予的。“万物”去掉“有名”即成为“无名”,而“无名”已反回到B区了,即成为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了。所以“有”即是“有名”,“无”即是“无名”。这句话阐述了人类认知的规律和过程,并不是说的什么“宇宙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同一个意思,也是阐述人类认知的规律和过程。

除此之外的解释都是试图以人类有限的认知去解释认知以外的世界,正好切合上述“不知知”的“病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并非是反向运动或循环运动,这一点 @问道华夏 先生也是同意的。但也不是先生所说的“相反”之意,就是“返”,我们的思维和认知惯常情况下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老子告诉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这个客观事实虽然不能改变,但我们的认知是活的,可以跳出这个中心,从A区返到B区,也就是把思维的视角从主观的角度上升到客观的角度,这一点只要能认知到是不难做到的。

“弱者道之用”当然也不是说“道的功用是柔弱”,而是指“弱化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局限性”,即不要自是自见自矜自伐,说到底还是跳出自我,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可以说是《道德经》互相“玄之又玄”(联系再联系)的两条主线,是认知的基础,当然也是实践的基础。实践能离开认知吗?当然不能,实践的前提是先有正确的认知,否则谈何实践,只能说是瞎撞。“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说的就是跳出主观、站在客观这样的认知基础上的实践。所以,所下的结论认为本人的“两个转变”我认为是不恰当的。

《道德经》首先是“认知论”,其次才是“实践论”,这一点必须无条件接受,这不但是“认知—实践”的先后顺序决定的,也是《道德经》本身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因为认知有局限性,为什么认知有局限性,老子在不同的章节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是从“无”到“有”到认知中生成“万物”,这个过程是个不断损益的过程,最终在我们认知中形成“有”或“有名”,只能是局部的、相对的、派生的,相比其在道的境界中的“无”“无名”“朴”,我们是经过简化处理过的有限认知。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要“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过度依赖有限的认知。

二是人的认知中“欲”的存在,成为困扰我们认知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是人的认知中“怨”的存在,怨产生的情绪反应多多少少影响我们的认知。

“知”“欲”“怨”正是《道德经》反复强调要解决的问题,例子我就不再举了。而“知、欲、怨”解决的不正是思想和认知问题吗?

再来说“无为”。

正是所站的“实践论”和“认知论”立场的不同,我和 对本来没有争议的“无为”也产生分歧。我本来是同意先生所说的“无为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样的理解的,但先生又言:

“无”正是“天下万物”的源头,所以“无为”就是从事物的“无”处下手去做,也就是“无为”……

这就是分歧所在:我认为“无”是认知的源头,先生却认为“无”是“天下万物”的源头。先生本来已经认为“无为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这里又变成从“无”处下手去做,这就是“实践论”导致的结果。

我认为:“无为”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是如假包换的“认识论”。“无为”就是“反者道之动”的另一种说法。对照上文中的【认知图】,A区是认知和思维中心,这里包含的概念有:有、有名、万物、子等;而B区是道法自然中心,这里包含的概念有:无、无名、母等。为了“病病”,我们要弱A区、返B区,返到B区意味着以客观的道法自然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就是“无为”。

我们来看《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文字:

第2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对待事物不依赖主观的思维认知,宣化施政不依赖于言语文字;第3章: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站在“无为”即客观的立场,则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第10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尊重客观实际而不主观作为吗?第29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圣人遵从道的原则不以个人意志而治理天下,就不会失败;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遵道行事的原则是:在思想认识上遵从客观自然从无而为,在实践行动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心尽力而为第38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德遵从客观自然而无所图;下德也遵从客观自然但有所图第43章: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思维中的“无有”才能攻克认知中自是、自见砌筑的自我堡垒“无间”,我就是以此明白了“无为”的益处。不依赖于号令切实求是的效用,不从自我出发从无而为的益处,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领悟。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知识的积累是与日俱增、不断精进的;而依道思维则要时时减损认知中的名相,摒弃知见。减损再减损,以至于思维不受主观因素的束缚和干扰。做事立足于客观从无而为,以此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作为……

上述的这些“无为”都是“病病”的认知方法,当然说是实践也可以,是“认知实践”,“无为”只能放在“实践”的前边,是“实践”的前导。

分析到这里,如果 仍然要坚持我的“认知论”是玄虚的,那我就不好辩解了。

从 先生的文章里,发现对第16章的理解也是有分歧的。我认为第16章就是生动描述“反者道之动”这个思维过程的:在保持思维虚静的状态下,脑海中A区里那些“万物”的有、有名纷纷“归根”,即返回“复归”到道法自然的命、常之中,这时候我们思维是不受到局限的,是“明”的,是能“容”的,然后就能油然而生包容之心、公心、道心。虚静的状态并非是“无欲无念”,而是能够达到“一反一弱”的认识境界。

最后,再回到对“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句话的理解上。之前我和及传统的理解是一致的,理解成在叙述一件事实和做事的方法。比如先生的翻译是:

事物在安定时容易把持,在未显露兆头时容易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分离,微粒构成的东西已分散。做事在其未成时用功,治国在未乱时努力。

这样的解释问题在于:一是和后文“欲不欲、学不学、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没有半毛钱关系;二是按照我上文阐述的理念,站在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上去认知、解释事物,是有局限性的。我不是想要抬杠,请文译者:“微粒构成的东西易分散”是真的吗?分子是不是由原子、电子这些微粒构成的?分子易分散吗?既然事物在安定时容易把持,那“居安思危”该如何理解?做事在未成时用功,那么成了就不需要用功了吗?

【其安易持】与第16章和“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有对应关系,说的是思维在安静时容易把持。事实上也是如此。冲动是魔鬼,要想亡必先狂,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其未兆易谋】与“我独泊兮其未兆”有对应关系,说的是思想在淡泊和宁静时容易谋划。事实上也是如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与“自是自见自矜自伐”及“无有入无间”有对应关系,说的是思维习惯的形成在于从细微处做起,执见、欲念和性格的养成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民间有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因为人在这个年龄段是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机,一旦养成则很难改变。所以有远见的家长在孩童的幼年时期特别重视养成教育,有一点坏毛病、坏习惯及早根治,要不然遗害终生。

那么讲了这些道理后,老子教导我们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即在思维中还没有执见、欲念、怨心这些干扰源的时候,及早治理,及早学会“一反一弱”,这和后边的思路就联系上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整体,每一章也是一个整体。没有一句是前后不搭的,也没有一句是多余的。把“其安易持”翻译成先生理解的那样,就是典型的前后不搭。还有先生认为第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不应该放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后边,就是典型的没有理解文脉关系。

要我说,“实践论”已经是理解《道德经》比较好的了,但我认为不如“认知论”,因为实践要以认知为前提和先决条件,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客观规律。再者“认知”的本身难道不是“实践”吗?抛开认知单重实践,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所以我要辩解的是:认知论并不是玄学。玄学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脱离实践(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那些以自我认知为中心去解释道、德等概念的所谓“本体论”“宇宙生成论”,我觉得才更像玄学。

总之,我承认我是“认知论”的《道德经》学习研究者。我的“认知论”不但能够系统地理解《道德经》,而且对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生活和思考有无与伦比的帮助。我还可以夸下海口,我所总结的《道德经》理论体系可以涵盖所有章节和文字,句句不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知模型,并以此指导生活和实践。

0 阅读:0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