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艺术之典范——华严寺

探文化古今 2024-02-11 19:07:22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让人暂时忘却烦忧,那一定是寺庙了。置身于其中,宛若进入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没有七情六欲之苦,唯有日日敲响的钟声,和日日念诵的梵音……

俯瞰华严寺大雄宝殿

华严寺坐落于大同古城西南隅,以佛教华严宗经典《华严经》“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平棊(俗称天花板)、藻井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辽金艺术的典范,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

华严寺平面地图

图源@大同华严寺景区

01

上寺:坐西朝东?

中国寺庙一般是坐北朝南。而大同华严寺是个例外——坐西朝东!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华严寺山门

华严寺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的性质。

华严寺普光明殿藻井

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主殿,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主殿。

上华严寺山门

上寺按照轴线来看,依次为山门(即天王殿),左右配钟楼和鼓楼;普光明殿,左右配弥陀殿和药师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普贤阁和文殊阁;千手观音殿。

天王殿

天王殿实际上就是华严寺的山门。在宋辽时期,山门外槽一般对置两尊手持金刚杵的金刚力士,也就是寺院护法之神。独乐寺山门、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寺院山门以及永乐宫山门都是这样的形制。

华严寺山门

随着元明两代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和天王崇拜的普遍流行,门式殿堂金刚殿和天王殿出现在了山门与佛殿之间,而它的重要性渐渐胜过了山门,也就出现了山门与天王殿相互替代的做法。

南方增长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

华严寺的天王殿坐西朝东,上悬大匾“华严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的形制是庑殿顶,上面还有两个威风凛凛的鸱尾。

北方多闻天王和东方持国天王

殿里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原本是魔家四将,魔力青、魔力海、魔力红以及魔力寿。他们是佛教著名护法神。四大天王是四王天的王,也就是天道二十八天的第一层天,属于欲界天。

他们都已经皈依佛陀,自愿做护法神,护持众生。四王天是离人间最近的一层天,也是最低的一层天,与人间关系最密切。

大雄宝殿:现存辽金最大!

大雄宝殿呢,是华严寺上寺的主殿。据寺内石碑记载,此殿始建于辽,损毁后在金天眷三年至皇统四年(1140-1144)重建,现存的主体结构还是保持辽代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内五方佛

“大雄”为释迦牟尼的德号,意思是佛有大力,能降伏四魔,故名大雄。

让我们从上到下来、从外到里看这座我国现存的辽金时期规模最大的佛殿。屋脊上有两个鸱吻,一个是金代原物,一个是明代补塑,这可是我国早期建筑中最大的鸱吻,足足高4.5米,什么概念?相当于将近两层楼房的高度!

鸱吻

这两个鸱吻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耳朵后有足,完全不同于五代时期及宋初年间的鱼尾造型,而是向螭龙靠近了。

金代原物鸱吻

来到大雄宝殿门口,就能看到上方悬有两块匾。靠上的这个是方匾,写着“大雄宝殿”四个字,字形古朴粗壮,是清代原作。

下面的是横匾,写的是“调御丈夫”。这在其他佛寺中是少见的匾额。大雄和调御丈夫都是释迦摩尼佛的名字,是一种敬称。

大雄宝殿匾额和梨形壸门

步入大雄宝殿,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压迫感在此刻达到顶峰,大殿内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足足1559平米,相当于十套商品房。

在建造的时候还运用减柱、移柱的做法,通过改变殿内梁架结构使得柱子数量科学地减少,另外还将前排柱子移后,从而扩大殿内空间,避免柱子遮挡祭拜人的视线,同时使得殿内活动空间增大。

大雄宝殿内部空间

最具压迫性的当属巨大的佛像,殿内主供五方佛,是明代的作品。

五方佛

这些斜着的明代二十诸天在佛坛前侍立于五方佛前。每尊造像的神情生动,姿容各异,比例协调,服饰飘逸逼真,身体都向前倾15-19度不等,表示对佛祖的恭敬,是明代泥塑中的上品之作。

倾斜的二十诸天

除此之外,大雄宝殿内四壁均有精美壁画,共21幅。

内容均为佛教题材,有佛谱壁画、佛家弟子画、佛家故事画,还包括西方净土经变、水月观音、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华严三圣、药师如来等。

东檐墙南边间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

壁画明显地倾向于模仿当地人的面相特点,呈现出世俗化的人物风貌。

东檐墙北次间准提佛母

东檐墙南尽间十六观

最后再抬头,殿顶上的木结构全都有彩绘。殿顶平棊(天花板部分)是明宣德年间补装,光绪年间重新彩绘,共1012块,纹饰无一雷同。

殿顶平棊

02

下寺:天宫楼阁,海内孤品!

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zàng)经阁,位置在佛寺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作为储藏(cáng)佛经之用。华严寺怎么能没有呢?

下华严寺山门

华严寺的藏(zàng)经阁,就是下寺的核心——薄伽教藏殿。

薄伽(qié)教藏(zàng)殿

薄伽教藏殿的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薄伽为印度梵文的译音,也就是佛的意思。

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作为华严寺的藏经阁,虽然里面的佛经已佚,但是经橱和天宫楼阁尚存,依山墙与后墙排列着重楼经橱38间,剔透玲珑,十分精美,是我国仅存的既完整且精致的辽代小木作品。

“天宫楼阁”

殿内的“天宫楼阁” 是研究辽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之孤品”。

四周的经橱

而薄伽教藏殿里,最值得一看是这些彩塑,一共有34尊,其中29尊是辽代的原物,这些精美的彩塑分布于殿内宽大的佛坛上,佛坛约占大殿面积一半,平面呈 “凹”字形,这种佛坛规制是沿袭我国唐代的做法, 表明了辽代对唐代艺术有一脉相承的特征。

薄伽教藏殿殿内

彩塑布局井然有序,以间为铺,共三铺,每铺有主佛一尊,以主尊为中心配置弟子、胁侍菩萨、供养菩萨、 天王等像。

当心间一铺7尊,两次间各9尊,再加上佛坛四角各塑一护法天王,共有29尊。此外,明代于两次间增塑2尊小坐佛,当心间主尊背光后增塑渡海观音一组3尊。其中主尊佛像3尊,弟子4身,菩萨像14尊。

明间(宋代称“当心间”)、次间位置在古建筑中的示意图

其中一尊胁侍菩萨还被称作“东方维纳斯”,她露齿微笑,衣饰飘逸华丽,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赤足站于莲座之上,头戴花冠,绶带垂肩,虽有残缺仍不失古朴,面相圆润秀丽,眉毛细挑,双目下视,若有所思。

被称作“东方维纳斯”的胁侍菩萨

站姿十分优美动人,身体微微向右倾,重心落在右脚之上,头亦微微右倾,面向佛坛外,整体身姿呈“S”形,宛如一位身姿美丽、青春活力的妙龄少女跃然于肃穆庄重的佛坛之上,给整个佛坛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生活气息。

“东方维纳斯”脸部细节,可以看到她露齿微笑

这些菩萨正是薄伽教藏殿的艺术精华所在。正如著名的史学家郑振铎先生在他的《西行书简》一书中所说,薄伽教藏殿内的塑像:

简直是一个博物馆,这里的佛像,特别是倚立着的几尊菩萨像,是那样的美丽。那脸部、那眼睛、那耳朵、那双唇、那手指、那赤裸的双脚、那婀娜的细腰,几乎无一处不是最美的制造品,最漂亮的范型。

其中4尊坐着的菩萨被称为四大菩萨,其余10尊为站立的菩萨。他们的头冠两侧垂有飘带,肩上有飘带,胸前有云纹护胸,还有极具风韵的琵琶袖。

坐姿菩萨与站姿菩萨

这些菩萨既有唐代丰满圆润、端庄安详的风格,又有宋代彩塑的身材修长、俊俏世俗的特征。

殿内的四角,各自矗立着一尊塑像,他们是穿着铠甲的护法天王,气质非凡,威风凛凛,高3米有余,头戴头冠,脚穿战靴,手持法器,相当的霸气。

天王像

殿里的3尊主佛,是“纵三世佛”,也就是过去佛燃灯佛,居于北次间,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居于当心间,未来佛弥勒佛,居于南次间。他们都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须弥座上,施说法印。

释迦牟尼像

最后,薄伽教藏殿前还有个小院儿,院儿里有个辽代的石经幢。经幢上有寿昌元年的纪年,也就是1095年。

石经幢细节

华严宝塔:黄铜地宫?

下寺里还有一座高大的四方型木塔,这是根据文献记载复建的现代宝塔,通高43米。是大同古城内最高的建筑,塔身明三暗二实五层,是继应县木塔后的第二大榫卯结构纯木制塔。

华严宝塔

宝塔下还建有一座近五百平米的铜制地宫,四面供奉四大菩萨,北为地藏王菩萨,南为观世音菩萨,东为文殊菩萨,西为普贤菩萨。

华严宝塔地宫(现代)

中间供奉水晶塔放置高僧舍利子,铜柱上雕刻释迦牟尼佛传故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欲,半夜逾城等故事,内容丰富多彩。铜板雕刻的铜砖铺地,大小佛像一千二百多尊,称为“千佛龛”金壁辉煌,十分壮观。

03

结语

慈悲之华,庄严之果……寺庙是人世间愿望的集散地,或关于身体健康;或关于亲情爱情;或关于学业事业。其实无论所求为何,只要抬眼看一看佛像的面容,心中的焦躁自然就消失了,用这样的心态去努力生活,愿望也许真的会慢慢实现。

0 阅读:0
探文化古今

探文化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