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谬张庸医的“针灸是神经反射在起作用”理论(三)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6-27 17:33:16

张庸医的说:

【给肢体注射荧光剂后,身体一定出现局部微循环吸收荧光剂向心传导运输的过程而呈现线样表现,这是身体正常生理反应。】

我反驳他说: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通常是通过毛细血管进行相互连接,呈网状。

而微动脉和微静脉通过中动脉和中静脉与大动脉和大静脉相互连接,大动脉和大静脉连接心脏,从而使全身血管构成封闭式管道,从而可以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

然而问题是,荧光剂向心传导运输是没有直接微循环通道的,而微循环不是大脉通道循环,如何产生荧光剂向心传导的线样表现?”

张庸医在否定“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的实验”报告的证据是:

1、“示意图中被标记为组织细胞的所有间隙都是组织液,也就是张维波说的间质水通道。大家看看,没有任何特殊差异的这些细胞间隙,哪一条能是经络?只能说那个特殊的经络是张维波想象出来的!!这是笑话之一。

2、再看图中“血流方向”,这是带来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衍变成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在这部位血液里的氧和营养物质扩散进入组织液里为细胞提供新陈代谢所必须。

相反,在靠近毛细血管静脉端,细胞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等从组织液被“吸入”毛细血管中,进一步不断向心方向汇合成越来越粗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右侧心房心室。

正常生理情况下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动脉营养血通过心脏收缩高压力被运到全身细胞,变成静脉血后通过心脏舒张等形成的负压状态流经不断汇合变粗的静脉回到心脏。

3、张维波等人注射进“内关”穴的荧光剂必须必然经过这个从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再一级一级逐步进入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过程的! 所谓荧光剂显影必须必然是静脉显影,绝对不可能是静脉外的所谓间质水通道“经络”懂吗??……之所以只显影20厘米一部分,那是因为荧光剂在越来越粗的静脉里浓度越来越低不能显影啦!”

张庸医的这番话,充满着对人体生理解剖学的无知!

★我的反驳:

1、面对新的医学发现,旧有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这是一些思维停滞,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的一些冬烘人士的通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所谓“理论”不出差错才怪!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请看:

张庸医所说的细胞间质,即:没有任何特殊差异的这些细胞间隙,然而这只是人体常见的细胞间质。

就是说,张庸医所说的,只是一般功能的细胞间质。并非张维波所言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间质通道!

而张维波所言的细胞间质通道,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医学科学工作者,通过循证医学实验,新发现的人体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存在于细胞间质中,并且形成细胞间质液流动通道,且与中医所称的经络线重合。

上面这个图片,就是细胞间质通道的拍摄影像。

问题是,抱残守缺都是阻碍科技发展的跘脚石!在牛顿时代,万有引力是最科学的。但是到了爱因斯坦时代,发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虽然揭示了这个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力,而且也得出了这种力的规律,但是他没能解释出这种力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力存在。此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质量才是引力的根源,产生引力的原因是质量对周边时空的扭曲。别看这只是往前延伸一步层次,但得出的结论却可以完全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如果世人都如张庸医那样知识固化,世上就没有广义相对论了!

2、张庸医所言“在靠近毛细血管静脉端,细胞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等从组织液被“吸入”毛细血管中,进一步不断向心方向汇合成越来越粗的静脉。”确实是对的,但是这能印证荧光剂注射进肌肉的扩散和流动过程吗?不能!

因为人体肌肉组织是由肌细胞和细胞间质和毛细血管网组成,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人体组织内的细胞都浸润在细胞间质液中。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间质液、淋巴液、血浆等),毛细血管穿插其中。

毛细血管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众所周知,肌肉注射后,药剂首先在细胞间质液中扩散,这是一种呈现以针眼为中心的片状扩散的状态,所以,张维波所在实验团队的实验报告中才有:

“在非经脉的部位注射,荧光素钠向四周扩散,呈现纵横比很接近的圆形或椭圆形,应为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各向同性扩散。”的描述。

而张庸医所描述的状况,则是荧光剂从间质液中渗透到毛细血管中的状态。然而即使荧光剂渗透进毛细血管,荧光剂显影也应该是网状,而不是张洪林所言的直线向心传导。

而“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的实验”报告所提供的对照组证据证明:

一、在荧光剂皮肤注射期间,在对照组某个参试个体中也观察到荧光剂扩散到血管中的情况。沿着静脉线路也发现了明显的荧光痕迹,但荧光痕迹却不呈现线性途径特性。并且来自血管的荧光比沿心包经线路迁移的荧光线消失得更快、更早。此外,这个荧光剂扩散到血管中的研究参与者,在注射后一小时,他的尿液变黄并部分油腻,表明大部分荧光素通过血液循环和尿液直接排出体外。在4-5小时结束时,他的尿液恢复到基线,没有明显看到荧光素的痕迹。

二、在另一组对照试验中,将荧光素钠注射到相邻的非穴位处进行对照,结果即使在观察90分钟后,前臂近端也没有产生荧光线性轨迹通路。

三、为了谨慎起见,研究人员对参试者的人体试验部位进行了严谨的鉴别,鉴别的结果是:超声成像和静脉定位装置均未在可视化荧光剂示踪通路上显示有任何相应的血管。(动脉或静脉)就是说,荧光线和静脉成像的叠加显示荧光通路和可见血脉管系统之间没有明显的重叠,但荧光线确实显示出它与肌间筋膜的相关性。

这三个研究结果完全排除了张洪林所谓的“给肢体注射荧光剂后,身体一定出现局部微循环吸收荧光剂向心传导运输的过程而呈现线样表现。”的定论,自然也就证明了张洪林自以为是的判断是荒诞不经的。

注:

张维波关于间质水通道论文摘要如下:

笔者团队使用对人体细胞外液中的水有特异性亲和的荧光素钠示踪剂和荧光照相法,在大鼠身上观察到沿腹正中线迁移的荧光素钠线状轨迹。

任脉LIP和LHRP注射荧光素钠后均出现循经迁移轨迹,旁开组仅出现局部扩散。迁移的形状在任脉的纵向与横向上明显不对称,表现为循经的方向上有明显优势的迁移,长宽比接近3倍;而在非经脉的部位注射,荧光素钠向四周扩散,呈现纵横比很接近的圆形或椭圆形,应为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各向同性扩散,两者差异很大。该结果与人体上肢在非经非穴注射同位素后出现的局部淤积情况相同。本结果进一步证明任脉组织是渗透性较好、流阻较低的生物组织,与以往对经脉组织渗透性和流阻的测量结果一致。

从迁移的方向性来看,在向头和向尾两个方向上均有迁移,迁移的长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该轨迹在剑突附近可偏离中线斜向上行,与“七五”攻关期间由针灸所牵头的经络研究中发现的同位素锝99沿人体任脉迁移的规律相类似。

随后的研究使用可在体观察组织形态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在大鼠尾静脉注射荧光素钠溶液30min后进行观察,发现大鼠体表荧光素钠迁移轨迹不同深度的组织由胶原纤维、脂肪组织和毛细血管等组织构成,其中的组织间隙较大,并填充着大量混合荧光素钠的组织液。腹中线水平旁开5mm和1cm处的非经组织主要为实体组织,其组织中的间隙空间和组织液含量远远小于腹中线。这一分布特征证明了笔者1997年对经络的低流阻假设和组织液的流场模型。

(《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一文获2008年舍岩(Sa-Am)奖和2010年最佳科学引文奖(KPI奖)。)

体表出现的迁移轨迹,对该轨迹的横切面进行连续荧光照相发现,荧光素钠运行在肌肉的间隙之中,其上可达皮肤表面,其下可深至骨面,构成类似河床样的水通道。

组织液的正常流动可使细胞代谢物得到及时清除,并保证细胞周围的微环境跟血浆接近,后者是全身生理调节的目标,时刻处于稳态中。但由于绝大多数细胞并不浸泡在血液里,而是在组织液的环境中,故将标准成分的血浆及时输送到细胞周围,使细胞周围的微环境保持稳态,对细胞的正常功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可以认为:遍布于机体组织间隙中的组织液,其生物学特性与经络“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决生死,处百病”的功能十分相似。此外,组织液和组织液通道是否具有沟通全身表里上下,平衡人体脏腑阴阳的功能以及传递病邪和针刺治疗信息等,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探讨,以最终确定它与中医经络的关系。

这种由组织间隙和组织液构成的循环是生物进化的早期模式,现在看来,高等哺乳类动物虽然进化出了快速的脉管循环,这种慢速的、非脉管的早期循环系统仍隐秘地存在着,它正是中医理论所说的经络气道的生物学本质。

上述研究分别写成论文:

1、《使用荧光照相法对大鼠任脉低流阻通道的活体显示》,发表在《针刺研究》上。

2、《应用小动物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组织液分布的初步观察》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

3、《小型猪四肢荧光素钠循经迁移的初步观察》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年10月30日,《科技日报》付丽丽的报道“中医经络研究获重大进展 我国学者发现经络间质通道”

在此过程中,张维波团队完成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证明了循经低流阻通道可传输水、营养物质、信息物质和药物分子等诸多物质,发现了针刺外周的循经效应规律,最终通过神经-体液接力传递模型解释了这一规律,程中,张维波团队完成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证明了循经低流阻通道可传输水、营养物质、信息物质和药物分子等诸多物质,发现了针刺外周的循经效应规律,最终通过神经-体液接力传递模型解释了这一规律,其标志性成果在国内中医类影响因子最高的《中西医整合医学杂志》英文版上以特邀文章发表,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0 阅读:0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