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存在的铁证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7-07 17:13:31

科学三原则的第三原则是:

“以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为研究对象”

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指的是我们可以将研究发现递交给科学团体,团体中的任何人都能对其进行重复性检验、批评或拓展。

可以简单概括为可重复、可证伪。如果该知识只针对少数样本有效,难以重复,那这就不叫科学知识,也很难拓展到其他领域。

研究实证可解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认知。就是说,问题是可以探究答案的。而玄迷类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答案,因为这类问题的证据链是断的,如“针灸——神经反射弧”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无法诠释穴位与靶向器官的相对独立关系,因此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答案。

而科学意味着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取问题的答案,并且答案可以研究。“针灸——神经反射弧理论”,无法达到这一科学境界!

反观经络学说呢?

现实是,现代循证医学实验已经多次为经络存在提供了证据,在医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经络存在的证据链目前已经形成闭环。

证据链的构建是为了支持对某个事件或问题的判断和决策,证明唯一的案件事实。证据链必须建立在多种形式的证据、数据和信息上。

经络存在的实验,属于多维度性质的实验,其可重复性非常高,光荧光影像学实验就进行了19次。不仅如此,经络在物理探查,解剖学实验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完全符合科学三原则的第三原则,即:

“以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为研究对象”

下面就此话题阐述一下相关情况:

目前穴位注射法靶向治疗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2023年10月23日,北京《新京报》记者张秀兰报道了北京医院李宏义团队通过循证医学实验,发现人体第三种循环的消息 ,其内容是:

“10月23日,北京医院宣布,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即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人体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该研究有望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即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

无独有偶,早在2014年10月3日,山西中医学院田岳凤领衔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组”就已进行了关于《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概况》的循证医学实验,实验报告载明:

该课题组通过现代医学循证实验,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阐释了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内在机制,极大地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涵,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课题组在从事针刺效应研究的过程中,专项对“针灸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作了重点研究。

现代中医学的临床和实验都证明了针刺手厥阴经穴位可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节心肌氧代谢,改善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早期研究表明,针刺手厥阴经内关穴对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田岳凤领衔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0371803)前期研究部分”的成果如下:

一、通过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改善心肌缺血神经体液机制的研究,表明了针刺内关的作用,激活了内阿片肽,导致内源性阿片肽B-EP的含量增加,进而通过内阿片肽抑制交感神经抑制活动,增强心肌抗缺血能力,抑制了小丘脑组胺系统的活动,降低中枢性交感活动,达到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二、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及手少阴心经灵道穴,显示针刺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循环和氧供应,降低了心肌室颤的易发性。

三、在研究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针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发现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模型上,针刺内关穴可减少心肌组织肌酸激酶的释放和丙二醛生成,促进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升高,降低内皮素的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减轻。

内阿片肽、肌酸激酶、内皮素、丙二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都是由心肌内皮组织释放,而如何激活这些活性物质参与心脏功能调节,是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验报告认为,P物质(一种神经肽)可能是内关与心脏相关的中枢联系途径的重要活性物质,P物质兴奋了中枢、肾上腺素系统。

已有研究表明,P物质不仅仅是一种神经肽,也是一种传递信息、调节机体反应的重要信使物质。

这意味着,针刺内关穴后,内关穴处的神经末梢释放出P物质(神经肽),P物质沿手厥阴心包经的间质水道路线到达心脏,并成功激活心肌内皮细胞释放内阿片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并抑制了肌酸激酶、内皮素、丙二醛的产生,因而起到了减轻心肌组织受损程度的作用。

证实手厥阴心包经间质水道对活性物质输送作用的实验,是课题组的“穴位注射效应的研究”专题。

课题组在证实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脏明显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将药物与穴位结合起来,合针,穴,药之功能于一体进行研究。

课题组在心包经穴位的内关,曲泽,天泉等处注射丹参液,以研究丹参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影响。结果是,通过对心电图,血清激酸激酶及心梗范围的观察表明,穴位注射丹参液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明显保护作用。

此实验提示,内关运用丹参注射液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实验表明,在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内关穴注射中药徐长卿,可有效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从而改善心肌的舒张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内关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对实验性急性心衰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实验表明,大鼠内关注穴射肾上腺素后,血压迅速上升,反映心肌收缩性能的指标增大,药理效应与静脉给药相似。

此次实验结果证明了“手厥心包经”间质水道具有与静脉相似的输送作用,而通过手厥心包经上的穴位给药,药物会通过“手厥心包经”的循行流注到心脏,从而起到了靶向用药的作用。

这次循证医学最大的意义在于,该实验课题组通过现代医学循证实验,证实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这也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此次实验,用事实的证明了经络运行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也证伪了张洪林的“针灸——神经反射弧”理论。而这种循证医学实验不是孤立的。

早在2004年,湖南中医学院杨孝芳团队就已经进行了《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

三年后的2007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崔瑾 实验团队进行了《手厥阴心包经(内关)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

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欧阳碧清 团队进行了《基于能量传递特性的经络电信息检测技术与应用》实验。

2014年,周敏、章薇 团队在 “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 “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上发布了《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的实验报告。

有道是孤证不立,如此多的重复实验表明,经络确实存在着能量输送通道。

这个结论雄辩的证明了,意图针灸——神经反射弧”伪科学理论来否定经络理论,其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多轮隔空辩论的结果表明,我通过多种证伪手段,从各个理性角度将伪科学针灸理论进行了归谬,“针灸——神经反射弧”伪科学理论的彻底破产!而对方反驳的证据则是满篇自吹自擂和喷我之言,谁的论证有公信力呢?可谓不言自明!

0 阅读:0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