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井底蛙,只是井口大小不一罢了
2024-06-07
以前我的网名是“井底蛙”,因为我感觉人人都在井底,只是井口的大小不一罢了。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信息壁垒,其实就是这个井口的大小不一而已,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别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一些信息,而这个信息,对于别人来说,简直不能说是信息。
很多人的人生其实都是如此,轨迹很简单,因为都进入了不同类别的井罢了,只是每口井的人数多少问题,还有井口的大小问题。
大部分的人,上学,毕业,结婚生子,而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有点爱好的话,更多时候并不是支持,而是作为学习不行时候的一个手段罢了。实际上,能走职业的,不仅仅是教育改革后,改革之前也可以做到,但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是改革后呢?就是因为实际上这个情况是给了另外一群人的道路,和你们家的毫无关系。
之所以你感觉你自己走错了,给孩子走对了,实际上还是你走错了,自我感叹,活在井里,只是自我感觉走的好罢了!
老说图书馆随便拿起的一本书,就是要破除自己的认知,不要将自己紧固在自己的井里,如果不是意外或是突然的链接,哪怕你和你的邻居,可能都是老师不相往来的存在,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而实际上,每个人都生活在井里,例如村里那些老头,一辈子也就进过一次城,就是去火化的时候。
村子就是他们的井。
几年前,在湖州玩,记得里面有一个什么表演,忘记是表演野人还是原始部落的了,里面有些扮演者在那里待了十几年。每天就是表演和跟游客合影,哪怕是下山也就是回家和几条固定的线路。疫情时,货拉拉大车司机跟我讲,他18岁开始开大货车,跑长途专线,吃住都在车上,等他从车上下来时,发现自己35岁了。从18到35岁,直接快进了,什么都没参与过。我突然想到了电影《人生遥控器》,直接快进了,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参与了什么。而对于司机来说,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他。
类似的感悟,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如此,不是说没有出去过,而是没有在另外一个地方生活过。这些年对于这些的感悟特别深,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会不会不会决定紧固在一个地方那么久。
只是,没有想到,居然习惯了,直接进了一口井,而且释然了,甚至连网名都改了!
有时,我在想,我若是好好念书,在一个地方上了班,稳定一点,或许会比现在好很多很多,但有时候又会感觉到不甘心。
苦的时候想,淡的时候又会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