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意义

是个浩学翁 2024-02-26 16:53:03

又一个春节过完了。随着返回工作岗位的人流,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不同的人,对这个节日的感受是不同的,但差不多都与亲朋好友吃喝玩乐有关。官媒则关注的是,这种吃喝玩乐比之以前是否更多了。开销有增加,才有政绩,脸上有光。

也许,这就是春节对不同的人的共同意义。但实际上,如果要问春节到底有什么意义,肯定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去想的。甚至,不是绝大多数人愿意去想的。

淡淡的年味预示着春节文化的转变,这是传统文化所必须经受的磨砺。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它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标志。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农耕文明时代,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应该是那个时代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标志性节点。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民间习俗中,春节期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分别是鸡、犬、猪、羊、牛、马、人、蚕过年。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人们到蚕神庙、蚕神殿、嫘祖庙等地,烧香点蜡、挂红放炮,祭奠蚕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进而形成庙会。

农耕时代的仪式感根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祈求。因为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收成如何几乎完全超出人类的掌控,所以古人对于丰收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超自然的祈求。今天我们知道了,这种祈求在概率上总有灵验的机会,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些仪式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农历正月初一即是正月第一天,也是新年第一天,还是春季初期,因为一般这一天都在立春前后,因此这个日子在农耕文化时代必然具有极强的神圣感。

尽管这种神圣感中也有着类似宗教色彩般的图腾敬畏之意,但这与西方的圣诞节差异还是很大的。前者是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后者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知,虽然都是一种无力感的表达,但一种是对自然的无力,一种是对人类自身力量的无力。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总体讲人类的无力感可能会逐步弱化,但两种无力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前者可能逐步消解,而后者则在有些情况下会加剧。

人类对大自然无力感的消解,将导致与这种无力感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逐步空心化,即外壳继续保留,而内核则逐步淡化甚至消失。这种情况下,过去神圣的仪式可能还存在,但会变得越来越仪式化,甚至有一些越来越娱乐化。这就是春节目前让人有些尴尬的原因。我们明显感到,越是强调传统文化,娱乐性越强,神圣感越弱。

王安石写过一首有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很形象地说明元日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中国人保留了一些春节特有的传统习俗,如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办年货、吃团圆饭等等。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些习俗不断受到冲击。有的变形了,有的受限制了,有的则基本消失了。例如,放鞭炮基本被环保政策消灭了,拜年作揖则基本被微信替代了,商品丰富让年货意义基本淡化了,年画很多年前就被人遗忘了,而贴对联也因为楼房单元的设计没什么地方贴了,过去还能看春晚守岁现在也守不下去了,只有吃喝还保持着一定的仪式感。

今年的春节,从媒体营造的氛围看,对传统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例如今年的春晚就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起源于农耕时代的春节,已经或正在变成一个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符号。很多专家把这归于时代的变迁,因为科技的发展让很多民俗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没有民俗文化的支撑,传统节日就失去精神意义,必然成为一种纯粹娱乐性的节日。

人们只因为时间和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大,其实,这些与人类的偏执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对传统文化摧残最严重的,是打着先进旗号的偏执狂。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曾经有10多年,春节是一个几乎等于糟粕的符号,所以一度被禁止了。1967年1月29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1967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当前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展开全面夺权的关键时刻。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决定1967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语境进入了革命化时代,因此讲究的是“破四旧”,“……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工人阶级从来没有这些肮脏的习惯”。于是一切的节日都必须冠以“革命化”,过“革命化”春节成为流行:“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类似的豪言壮语充斥于耳。

何谓“革命化的春节”,除了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以外,更重要的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凡是今天我们认为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东西,全都禁止了。人们熟悉的春节习似乎只有贴春联被保留下来了,因为这可以成为“革命化”的武器,那时候谁家门口还不贴上一些革命口号来庆祝春节呢。

这种对春节的大加挞伐效果十分明显。自从满清王朝被推翻实行公元纪年法后,春节才与元旦分开。但尽管当时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历,后来甚至还强令不准过旧历年,严禁民间过春节贴春联等民俗活动,但老百姓不买账,日常生活还是按照旧的年历来过。但上世纪60年代的这一次革命却是非常成功,差一点就把春节从中国人的记忆中抹掉了。

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个或几个重要的节日。例如,与中国春节有一比的,就是圣诞节。但与西方的圣诞节相比,中国的春节缺少的不是文化底蕴,而是宗教的气息。看起来圣诞节没有那么多的仪式和风俗,但似乎更能经受时间的磨砺。因为这是一种信仰的符号,而不仅仅具有时间节点的意义。就这一点而言,其他宗教的节日都有这个特点。

这让我们不得不问,春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能够使这样的意义保持和延续下去?现在的过节方式,是不是真的有利于保持这种意义?我们需要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春节的恒久的意义?

我以为,表面上时代对春节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技术的不断演进有关,例如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明显。但实质上应该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个性追求愈加强烈、愈加深沉有关。这是对中国式人际关系的冲击。在外国人看来,中国的人际关系充满温情,而在中国人自己感觉,在春节传统文化包裹下的,是沉重的人际关系处理。无论拜年、守岁、压岁红包等等,本质都是在处理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时代进步与春节传统文化的矛盾,其实是个性化与一元化的矛盾在节日上的体现。例如,在互联网发达的背景下,各类娱乐平台极大地承担了人们的日常娱乐消费,这使得春节的集中消费方式已经几乎失去价值。例如春晚,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是消费者特别需要,而是广播电视台需要,从春晚节目中的各种广告插入就可以体会到春晚对媒体的盈利意义。

从这一点看,传统文化中适应个性化情绪的那些形式可能会越来越有市场,而繁文缛节式的文化内容必然会被逐步淘汰,也包括那种歌颂宣传式的文化形式。随着城镇化、家庭小型化和个人意识的强化,让春节更多地进入个人内心的体验也许更重要。

0 阅读:0

是个浩学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