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火柴厂工人吹牛,姘妇随即举报,八路军悬案真相大白

司马秘事 2025-04-21 11:31:40

1944年5月份,八路军在菏泽东明县那边活动时,碰到了一件怪事:短短不到十天,竟然被日军偷袭了两次,并且每次都像是被盯上了一样,打得特别准。

5月13号那天,八路军在东垣县,就是东明和长垣那片的第六区,他们的区部和队伍在焦园乡的甘堂村歇脚。半夜时分,突然间枪声大作。

挺凑巧的,有个战士违反了规定,偷偷溜出去想见他喜欢的姑娘。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有黑影在动,就立马开枪提醒,结果大家侥幸躲过了一劫,但遗憾的是,有个区队员不幸牺牲了。

区里的头头们觉得,这次袭击就是碰巧了,日军那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根本没怎么往心里去。

5月23号,碰上农历四月初二,运气就不咋地了。

这天,区部和区队挪到了长兴集乡的大刘寨村里头过夜。

这天热得让人直喘气,特别闷。

东明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六个区域的头头们,还有五十多个区队的干部战士,忙活了几天后,晚上选择在大刘寨村安营扎寨。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区里和区队的领导在村子外面选了三个点,安排了人站岗放哨。

另外,战士们并没有都挤在一个地方住,而是分散在三个不同的院子里居住。

这样要是碰到攻击,就不会全军覆没,大家还能互相帮忙,有个支援。

结果证明,他们的选择完全没问题。

到了半夜里,村子里突然传来一阵阵激烈的枪响。

枪声响起的同时,手榴弹的爆炸声也跟着传来。

连续跑了好几天,大伙儿都累坏了,睡得特别沉。

被枪声突然吵醒,区队里的干部和战士们一下子都懵了,他们慌忙在乌黑一片里到处找枪。

拿到武器那会儿,敌人已经闯进咱家院子了。

大家拼尽全力打了一仗,好不容易才跑到村子外面。

就在他们觉得松了口气时,前方突然又飞来一串子弹,这才发现敌人早就设好了陷阱。

县长张岸心里直嘀咕:看来今天是难以脱身了。

就在这时候,敌军的后方突然传来了开枪的声音。

枪声砰砰响个不停,啥样的步枪都有,三八的、汉阳造的、还有中正式的……张岸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咱自己的人到了。

那天晚上,县大队碰巧在朱口村扎营。一听到枪声,他们立马行动起来,飞快赶到战场,从敌人背后开了火。

听到后面传来枪响,敌人心里没底,不知道有多少增援到了,立马就慌了神,阵型也乱了。

村里的区队战士们见状,立马和县大队联手,对着偷袭的敌军就反击了上去,敌人被打得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事情总算是化险为夷了,可大伙儿心里都挺不是滋味,一个个闷声不响,脸上紧绷着,压根儿看不出半点胜利的开心样。

点名结束,大家发现人数不对劲,少了些人。具体来说,区长、副区队等四位区里的领导,还有六名战士都没到。

另外,有1位领导、4位士兵受了伤,这当中有2个人的伤势挺重。

确保没问题后,他们次日又回到了刘寨村,在村民家里找到了区长汪涛、财政助理戴淼森,还有副区队长李志颜和四位战士,可惜他们已经牺牲了。

可是,副区队长的代理黄尚卿,还有两名战士,他们不见了踪影。

这次遭到袭击,损失真的很大,每个人心里都挺不是滋味。

战斗激烈进行时,根本顾不上伤心,他们赶紧把牺牲的战友安顿好,随后就继续撤退了。

埋好战友后,张岸在现场转了一圈,瞧出了不少不对劲的地方。

要是只是碰巧的话,他们顶多能捣鼓一个院子,毕竟那三个院子分散着呢,彼此隔得挺远。

但实际情况是,有三个院子在同一时间都被人给闯了。

挺让人奇怪的是,就在那个院子里头,遭到攻击的都是有人住的屋子,反倒是那些空着的房子,一点事儿都没有。

这意味着,敌人对我们的扎营细节一清二楚。

为啥敌人对六区区部和区队的动向这么清楚,连宿营的具体地点都知道?

这意味着,可能是敌人在村子里安插了人,或者咱们队伍里混进了叛徒。

要是村里藏着敌人的耳目,那前几天咱们遭的袭击又该怎么讲呢?

另外,当部队抵达村子时,天色已晚,村里大部分人早就睡下了。

进村那会儿,大伙都紧挨着墙边走,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发现,这样一来,暗地里打小报告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那这样的话,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咱们内部有人出卖信息了。

这么一想,张岸心里猛地一凉,心想这告密的人到底是谁啊?他是咋把消息传出去的呢?

不管是谁透露的消息,得赶紧找出来,把问题给解决了。

李仲达那天下午立马和区里的干部一块,赶到了大刘寨村,直接去到了打仗的那个地方。

区队被安置在北街西边的三个农舍里,这些地方到处都是血渍,墙上弹孔密布。

两名士兵在院子里丢了性命,看情况他们是听到枪响,立马冲到了院里,结果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英勇牺牲。

奇怪的是,副区队长李志颜和另一位战士,在西屋北边的地铺上肩并肩地倒下了,他们还维持着入睡时的那个样子。

这意味着,敌人直接冲向了他们的休息地,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起身摸枪,就已经被子弹打中,英勇牺牲。

住在院子北边的房东两口子讲,鬼子兵没进他们屋。

那天晚上,区部和区队的一个安保小组,就歇在了北街中间位置一个地主的大院子里。

这个四合院挺大,用的是青砖青瓦,看起来特别上档次。

不过因为打仗,那地主一家子都跑到省城躲起来了,这院子就变得空荡荡,特别冷清。

南屋大门上锁着一把大铁家伙,铁锁上满是血印子。

西屋的门没关,但里面布满了蜘蛛网,一股霉味直冲鼻子。屋里乱糟糟的,堆满了些老旧的家具,看起来很是破败。

那天晚上,警卫班被安排在东屋休息,而区里的干部呢,全都挪到了北屋住。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汪区长和戴助理员,他俩还没踏出屋门,就不幸被子弹击中,英勇牺牲了。

瞧见这场景,李局长心里头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想法,最先挨了招数的,是那些干部。

这事儿证实了张县长的猜想,队伍里头肯定混进了叛徒,要不敌人咋能清楚干部休息的那个确切地点呢。

调查进行了整整三天,李局长终于锁定了一个关键人物,此人正是代理副队长黄尚卿,他之前失踪了。

队里的兄弟们说,那天是黄尚卿在负责排岗哨的事儿。

派完任务后,黄队就没影了。王姓队员开口说道。

黄尚卿究竟跑哪儿去了?李局长琢磨着这事儿,在村子里溜达来溜达去。猛地一抬头,他瞧见了一家名叫“东来”的小酒馆,门口人来人往挺热闹。说不定酒馆里跑堂的小哥能知道点啥线索呢。

中午时候,李局长找了个吃饭的由头,拉上警卫员一块儿去了大刘寨前街那家东来小饭馆。

他们点了两碗香喷喷的炸酱面,边啃边和店里的服务员唠起嗑来。

那天晚上,前罗寨村的大户人家王保芳,跟一个别着手枪的家伙在餐馆里一起吃了顿饭。

“那家伙长啥样啊?”

他长得文绉绉的,左边下巴上有一道疤痕。

李局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不就是黄尚卿嘛!

黄尚卿和王财主同桌吃饭,这肯定不是碰巧撞上的事儿。

走到一半,他们在小店那儿打听到个事儿,说是那天王地主跟黄队一块儿去了王豁子那儿。

王豁子挺有钱,他是王保芳的侄儿。

通常来讲,八路军和那些地主不太对付,主要是因为我们这边支持降低地租和利息,替穷苦大众出头。

黄尚卿身为八路军的一员,怎么会跟他们混到一块儿去了?

调查过程中,他们又挖到了一个关键点。听张县长说,扎营时村子外面是安排了岗哨的,可为啥哨兵那会儿没开枪示警呢?

在北街守夜的士兵刘吉说起那晚的情况:“大概半夜时分,黄尚卿来找我,让我回去歇会儿。”

刘吉说:“还没到换班点儿呢,接替的王仲川却迟迟未到。”

“他肚子疼得厉害,我先帮他顶一下。”黄尚卿讲道。

刘吉交岗刚回到住的地方没多久,突然之间,枪声就爆发了。

李局长把全部证据都整理了一遍,最后琢磨出来,黄尚卿嫌疑最大,另外那俩财主,还有失踪的战士王仲川,也都挺让人起疑心的。

四月初六一大早,李局长马上就发话了,说要抓王豁子和王保芳两人。

这时候,他安排了几个探子和那位表面看着普通但心里向着咱们的村长,去考城的敌人窝里摸摸情况,主要是想打听打听黄尚卿和王仲川的动静。

晚上那会儿,崔寨村的村长刘宪义回来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跟李局长讲:“找到点儿眉目了,我碰见了那个姓黄的。”

李局长拿起水壶,给刘宪义倒满一杯水,递给他说:“来,先喝点儿水润润嗓子,缓口气,咱们再聊。”

刘宪义说:“我装作去考城买烟叶子,猛地瞅见一个穿着正装的人从窑子里头晃出来,胳膊上还搂着一个打扮得挺洋气的姑娘。”

我仔细一看,哎,这不是黄尚卿嘛!

我看着他的时候,他突然转过头,咱俩目光就撞上了。

我赶紧把脑袋往下埋,但他还是凑了过来,说道:“这不是刘村长嘛?你以前经常帮八路军的忙,我希望你能保密,别把我看到你的事情告诉八路军。”

我哪有那胆子说啊?就算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您就安心吧。

直截了当地说吧,我现在已经不是八路军了,在三区大队长陈万成手下混,做了个分队长。黄尚卿咧嘴笑着透露,“只要你不跟八路军透露半点风声,咱们就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否则,有你苦头吃的。”

黄尚卿,你胆子可真肥啊,李局长一听这话,火就上来了,他猛地一拍桌子,吼道:“你这是不想活了吧!”

这时候,前罗寨村里的地主王保芳和王豁子被咱们的侦察员给抓了个正着。还没等开审呢,这俩家伙就招了,说是黄尚卿让他们干的,他们偷袭了咱们六区的区部和区队。

说起来,1944年年初那会儿,六区的区部和区队常在前罗寨那边出没,他们干脆就安顿在了王保芳的家里头。

打仗那会儿,咱们队伍走到哪儿,首先盯上的就是那些地主家的大宅子。

另外,地主家的宅子挺结实,要是遇到敌人来袭,能靠着这房子挡一挡。

王保芳心里清楚,八路军对那些有钱的地主可不会手下留情,因此他对八路军心生怨恨。

他和伪三区的大头头陈万成关系很铁,主要是因为那些汉奸和日本兵头一个要护着的就是地主们的利益。

跟八路军打交道时,他察觉到黄尚卿挺特别,这家伙嘴馋得很,老爱往王保芳屋里窜,就想蹭点肉吃。

并且他非常好女色,总是用那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保芳的老婆和女儿。

聊天时,我了解到黄尚卿今年25岁,老家在考城,就是现在的河南兰考县枣营。他以前上过几年学,后来还做过烟土买卖,赚了不少钱。

他拿着那些钱,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并且还娶了个美貌的妻子。这小日子,过得真是舒舒服服的。

抗战一开始,世道就乱了套,他虽说做买卖挣了点小钱,可老是被那些假鬼子找茬儿勒索,到头来不光本钱赔光,连老婆都被那些家伙给抢占了。

后来,1942年那会儿,他就去了六区区队,当上了八路军的一员。

黄尚卿因为学识渊博,干活利索,所以进步神速,后来还临时担任了副区队长的职务。

但他慢慢意识到,跟着八路军“没啥奔头”。一方面,没有薪水可拿;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团长,那就没法谈恋爱成家。

对他来说,平时就爱享受美食美酒,又特别喜好美色,这种事儿实在是让他没法接受。

王保芳知道他的心思后,就顺着他的意思来,晚上约他一起去喝了顿酒。

把黄尚卿灌醉后,他叫来了自己老婆来照顾他。

搞完事之后,王保芳冷不丁冒了出来,扯着嗓子就喊:“黄队,你这是搞的哪一出啊?我可得找张县长说道说道,告你一状。”

要是真的把事情闹到县长跟前,黄尚卿不光得丢了官职,说不定还得吃上枪子儿。

黄尚卿一听这话,吓得酒意全消,赶紧求饶道:“王大哥,别这样,有啥事儿咱们可以好好谈谈嘛。”

我就是来传个话,陈大队长他挺想跟你结识的,让我给搭个桥。希望你能给点儿面子。还有啊,今天这事儿,你就当我啥也没说,咱们就当它没发生过,咋样?王保芳一脸严肃地说道。

黄尚卿背叛了,站到敌人那边去了。

黄尚卿策划了两次攻击,目标直指我们的区部和区队。

四月初二那天,区部和区队去了大刘寨村扎营。就在那会儿,黄尚卿把区部和区队的实际情况透露给了两位地主。

王保芳上了年纪,所以派王豁子跑一趟考城,去跟陈万成说一声。

黄尚卿想让哨兵早点走,免得被发现,所以就提前打发他回去了。

敌人掌握了具体情报,对我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打击,导致我们部队损失惨重。

到现在,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清楚楚了。

1944年5月快结束时,王保芳和王豁子这两个坏蛋,在王店村里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随后就被判了死刑,给处决了。

另外一个罪犯王仲川,没过多久就遭遇了不幸,丢了性命。

然而,那个罪魁祸首黄尚卿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了张县长和李局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信里头讲了,有个姓田的劳工在那儿瞎扯,说他在东明市对八路军动过手。

黄尚卿一听说二王被八路军给收拾了,心里头吓得砰砰直跳,生怕八路军下一个就找上他的门来,找他秋后算账。

日本战败投降后,他四处逃窜,最后跑到了大西南那边,整天躲躲藏藏的。

1949年,大西南迎来了解放,黄某人随后去了开封的火柴厂,他用了个假名田火,就在那儿干起了工人的活儿。

在火柴厂那会儿,他因为身子骨弱老被人欺负。

有一天,他再次被人欺负了,心里憋屈,就跑去酒馆大喝了一顿,酒足饭饱后,就去找他的情人刘青儿了。

刘青儿瞧见他浑身是伤,眼里满是心疼,不由得问道:“到底是哪个狠心的家伙,把你弄成了这副模样?”

“工厂里头有几个捣蛋鬼。”

“你咋不回击呢?这可不像是男子汉的作风。”

黄尚卿心里不舒服,开始瞎吹起来:“我可不是好对付的,以前在东明那边,我跟八路军交过手,还把他们给收拾了……”

刘青儿一听这话,吓得魂都没了。

瞅着黄尚卿,刘青儿心里琢磨,这家伙哪像个恋人,简直就是颗随时会爆的雷。万一哪天他被抓了,自己肯定也得被扯进去。

1955年2月25号那天,东明县的警察们来到了开封市的火柴厂。

黄尚卿瞅了一眼,叹了口气,直接说:“这下可糟了。”

同年5月20号那天,黄尚卿的人生因为一声枪响彻底结束了,他那些坏事再也干不下去了。

0 阅读:5
司马秘事

司马秘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