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玢不仅在电视剧《西游记》里演活了观音菩萨,还是湘剧界响当当的人物。她的戏曲表演功夫相当深厚,就连毛主席都对她赞赏有加,他们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
2008年,毛主席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上,左大玢演完节目后,就跟台下的观众聊起了自己以前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那些事儿。
说起来激动,她便从盒子里翻出了当年保存下来的毛主席剩下的半根烟。
说起她和毛主席的忘年友情,就得从这支烟讲起,故事慢慢浮现出来。两人跨越年龄的界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通过这支烟,他们的交往细节被一一讲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实实在在的交往,让人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
【与毛主席相识】
1959年的时候,左大玢还是像平常那样,在剧团里头拼命练着那些基础功夫。有一天,她忽然接到一个通知,说是请她去湘江宾馆,演一出叫《生死牌》的戏。
原本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演出,但当她踏上舞台,瞅见台下的观众时,她瞬间愣住了,差点儿连怎么演都忘了。
其实,在观众席中,坐着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士,他正是毛泽东主席。
其实,左大玢之前已经见过毛主席好几回了。
三年前,她参加了省湘剧院训练班,跟团到了北京参加汇演。虽然没能上台表演,但她却在幕后瞅见了,全神贯注观看节目的毛主席。
这让她心里头特别兴奋,私下里悄悄给自己打气,发誓得让毛主席亲眼瞧瞧自己在舞台上的风采。
毛主席特别喜欢戏曲,不光是唱,听戏也是他的大爱。每次去湖南调研,地方上都会安排剧团给他唱上几出湘剧,这回轮到左大玢的剧团登场了。
现在好运就在手头,她得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所以尽管心里挺惊讶,但她凭借着过硬的基本功还是稳住了阵脚。整场演出结束后,剧团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表演结束后,她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演得真棒。
之后,毛主席的卫士悄悄溜到后台,碰见了正摘戏装的左大玢。说起来,毛主席对左大玢的表演特别着迷,所以就邀请她到舞厅一块跳舞。
受到毛主席的赞扬,还能有幸跟他当面交谈,左大玢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接着,警卫员领着左大玢进了舞厅,发现毛主席早就在里面等着了。
一碰面,他们俩就聊得特别投机。毛主席一个劲儿地称赞左大玢扮演的王玉环演得好,接着还邀请左大玢和他一同跳舞。
左大玢压根儿没学过交际舞,头一回上场,舞伴竟是让人尊敬的毛主席,这让她心里直打鼓,紧张得要命,一不留神,还把毛主席的脚给踩了。
毛主席当然也感觉到了左大玢的局促,他便用那地道的湖南话,乐呵呵地说:
小家伙,跳舞得动起来,别老站着不动啊!
左大玢被这话给逗笑了,立马就放松了不少。
毛主席特别喜欢看戏,左大玢虽然年纪不大,但她从小就在剧团里钻研湘剧,对戏曲的领悟能力,那是一点也不比毛主席差。
他们俩就这样你一嘴我一舌地交谈起来,这个16岁的小姑娘完全没因为毛主席的身份而感到拘束。聊到戏曲这事儿,他们俩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没啥高低之分。
他们俩聊得很投机,没多久就成了忘年好友。从那以后,毛主席每次来湖南考察,都会特意去见见这位年轻的朋友。
【主席叫错她名字?】
跟左大玢相处久了,她发现毛主席其实特别风趣,一点架子都没有。要是去掉他身上那些大人物的光环,他就像咱们隔壁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一样,没啥两样。
左大玢有点搞不懂的是,毛主席老把她的名字念错,把“玢”这个字念成了“芬”。
大家平时都叫她大玢,可奇怪的是,毛主席老是叫错她的名字,这是咋回事呢?
1959年,有次碰面,左大玢跟毛主席说,他把自己的名字给念错了。
这时候,毛主席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她说,让她回家问问爸爸,“玢”这个字是不是有好几个读音。
听完那个回答,左大玢心里犯嘀咕,她没直接问老爸,而是回家翻起了自己的词典。还真让她在大词典里找到了自己名字的另一种读法。
经过这事儿,她深刻体会到毛主席学问的深厚,心里头暗暗发誓,文化学习上也得跟唱戏一样,追求极致,好好下功夫钻研。
慢慢地,毛主席和左大玢在戏曲上变得特别投缘,啥都能聊到一块儿去。毛主席对左大玢的演戏工作也是特别上心。
每次一听到左大玢去山里乡下给老百姓表演,他心里头就乐开了花,还特意叮嘱左大玢得多往乡下跑跑,跟劳动人民多亲近亲近。说完,他就把自己带的茶叶拿出来,给左大玢泡上了一壶。
说到戏剧时,左大玢也留意到了主席的健康情况。
毛主席生病时,他总是想凭着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去战胜病魔,所以经常不肯吃药,倔脾气上来,让警卫员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候,左大玢就经常担起劝药的任务,想办法让毛主席安心把药吃下去。
另外,毛主席有个习惯,那就是爱抽烟,手里头总夹着烟。左大玢心里老琢磨着,咋样能让他少抽点呢。
毛主席邀请左大玢来给他唱段曲子,可唱到一半,毛主席就听出来她嗓子有点哑了,于是赶紧摆手让她先别唱了,去好好休息一下。
受到毛主席的关怀,左大玢心里特别暖和。瞧着毛主席手里拿着点着的烟,她琢磨着得为毛主席的身体着想,做点什么才行。
接着,左大玢壮起胆子,迈步向前,跟毛主席说:
主席,为了您的身子骨着想,还是少抽点烟为好。
说干就干,她径直走过去,把毛主席手里的烟给夺了下来。要知道,就连平时跟在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也没那个胆子主动去拿他的烟呢。
明白左大玢是出于关心自己的健康,毛主席便笑着点头,同意了左大玢的请求,决定不再抽这烟了。
之后,左大玢悄悄把那根只抽了一半的烟收了起来,这成了他们之间深厚友情的最佳象征。
【与杨洁结缘】
在和主席这位忘年好友的交往中,她对戏曲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并且因为主席的引荐,得到了杨洁的青睐。
日子一天天过去,由于工作特别忙,毛主席和左大玢之间的友情暂时放了一放,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左大玢这位戏曲界的挚友。
1976年的时候,毛主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没法亲自回湖南见老朋友了。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要看左大玢演的湘剧。
后来,中央电视台安排了一个节目组跑到湖南去现场录制晚会,打算录好了拿回去给毛主席瞧瞧。
在这次节目中,左大玢碰巧遇到了导演杨洁,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得说说这次演出,左大玢演的是《追鱼记》里的观音菩萨这个角色。
这时候,左大玢已经32岁了,不再年轻,但她在戏曲上的功夫却更加深厚。她在剧里扮演的观音角色,让杨洁导演牢牢记住了。
杨洁拍板决定,要是剧里有观音的角色,那肯定得找左大玢来出演,她对此信心满满。
节目录完后,他们把录像带带回了北京。就在那一年9月份,毛主席离世了。
听到那不幸的消息,左大玢心里特别难过。她不光是失去了那位受人尊敬的领袖,还失去了在戏曲领域里跟她特别合得来的知己。
左大玢心里难过时,想起了毛主席平时耐心的教导。这让她把伤心变成了动力,重新鼓起勇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湘剧艺术的钻研里。
1982年那会儿,她接到了杨洁导演的正式邀请,让她在《西游记》里头出演观音菩萨这个角色。
起初,剧组里有些人觉得左大玢年纪有点偏大,因此对杨洁导演挑的这个角色不太满意,提出了不同看法。
当左大玢穿着观音菩萨的白色纱衣,慢慢走向镜头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她的造型和演技简直太让人赞叹了。
拍完电视剧《西游记》那会儿,左大玢的表演功夫在剧组里赢得了大家的一片叫好声。
1986年时候,《西游记》电视剧开始在大伙儿的电视上播出了。
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里,观音菩萨穿着飘逸的长裙,手里拿着个白玉瓶子,脚踏莲花宝座缓缓出现。这下子,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对观音菩萨有了个统一的形象,左大玢也迅速火遍了大街小巷,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
左大玢名气太大,一出门就被好多群众认了出来,大家都想跟她照个相,还有的直接对她恭敬行礼,就像崇拜明星一样。
左大玢火了之后,但她一直没忘本。
很多剧组都接连不断地来找她,但她全都拒绝了。
接受采访时,她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其实不太拍电视剧,一直以来,她都是围着湘剧转的。演观音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就是湘剧道路上的一段小经历,没想到就这么误打误撞地成了。
后来,左大玢回到了湘剧剧团,她领着剧团走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巡演,给人们献上了一场又一场的好戏。
现在,左大玢老师演了一辈子湘剧,还是经常在舞台上露脸,不过她现在主要忙着教年轻人唱湘剧,想把这门艺术传下去。
因为对湘剧的共同爱好,她和毛主席结识并成为了朋友,湘剧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一辈子都在钻研湘剧艺术,等到年纪大了,心里还是惦记着得把这份技艺稳稳当当地传给下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