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誉扫地:中国机会来临?美军舰二闯西沙领海:急于摊牌

白马过隙弹指间 2023-03-25 09:36:09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3月24日发表谈话表示,美“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再次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破坏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依法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美军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严重违反国际法,我们严正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此类挑衅行径,否则将承担由此引发不测事件的严重后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3月23日,美军阿利伯克级“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已经闯入过一次西沙领海,24日再次闯入领海,给大家的感觉已经不是宣示自由航行的,而是来再三挑衅的!统计近期一系列的事实可以发现,从2022年以来,美军以及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行动,正变得越来越着急着与中国摊牌!

笔者在军事、经济与科技以及全球外交环境与美国内部的问题等多个维度回顾了最近以来美国的表现,似乎美国正等着一个与中国摊牌的机会,才能让深陷困境的美国破局,而美军选定的方向很可能就是中国。

军事上:从南海军演到印太联盟

2022年,美军P-3C与RC-135等侦察机总共闯入南海活动约600余次,进入2023年后,次数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增加的迹象,据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统计的数据1月份美军侦察机在南海活动超过64次,二月份活动超过53次,3月份仅仅最近几天就接近10架次,按这个频率,2023年的次数要超出2022年一大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尼米兹级航母还带着马金岛号两栖驱逐舰在南海好好演习了一把夺岛作战,以永暑礁机场为目标,试图威慑中国在南沙的三个岛礁机场。

战术上紧锣密鼓,战略上美军也没闲着,美军撮合日韩和解,目的正是让美日联盟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中国,武装日本、将日本从转手防卫的约束中解脱出来,豪猪战略,试图武装中国台湾,拉着澳大利亚一起建立所谓的第二岛云战略,演习分布式攻击,联合印度,拉拢菲律宾,新增多个美军入驻基地,试图制造一种围殴中国的错觉。

经济与科技:西方联盟遏制中国

2022年美国会已经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创新法案》以及新修改的《出口管制条例》等多项法案,这些基本都是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对华投资、贸易和研发合作等作出了重重限制。

2022年10月份,拜登政府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22》,从报告中一系列对华经济政策彻底体现了这种焦虑心态,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核心逐渐清晰,遏制中国在关键产业能力的发展、遏制中国在地区经济领域的地位提升、将中国定位为“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等。中国已经从经济伙伴全面上升到了对手的程度。

而这个背后则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美欧的总和,并且这个在全球快速上升的制造业增加值中占中国GPD的比值却在不断下降,这表示中国正在全面发展并且速度远远超过欧美国家,这才是欧美最胆寒的地方。

今年2月28日,美众议院一天之内通过十多个涉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决议,试图在台海危机时候将中国踢出SWIFT协议,并且准备没收中国的海外资产,我们必须要警惕美国这种极度危险的趋势。

外交环境:俄乌冲突后,欧洲有国家打退堂鼓了

俄乌冲突的最大红利是为美国打造了一个“制裁联盟”,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已经被美国打造成了一条战线上的盟友,但这个联盟的主力欧盟却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俄乌冲突以来来,欧洲国家在美国的督促下竭尽全力援助乌克兰,但战争已经持续一年多,而乌克兰却仍然像个黑洞一样正在吞噬欧洲源源不断的资金,本来这些都是疫情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救命钱,现在却在乌克兰打了水漂。

刚开始时,欧洲诸国除了少数国家外,基本都支持乌克兰为“自由而战”,但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如同被打了鸡血一样仍然叫嚣要把俄罗斯赶出去,但欧洲真的累了,除了波兰(觊觎乌克兰西部土地),挪威(能从欧洲获得天然气利益)等少数几个国家外,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不想再打了。特别是德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德国很清楚这场战争几乎已经将欧洲拖垮。

而美国不择手段更是让欧洲后怕,为了让欧洲与俄罗斯彻底断绝关系而将其绑到北约的战车上,不惜炸毁北溪输油管线,德国真是无语至极还不敢出声,这个窝囊气真是受够了,而英国则正在美国的默许下打算输送贫铀弹给乌克兰,在欧洲的粮仓乌克兰使用贫铀弹,简直丧尽天良!

法国正在“闹革命”,德国正在磨洋工,连最反华的捷克总统也在抱怨:我们必须考虑到战争疲劳,捷克尽其所能帮助乌克兰提供武器,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能力提供武器,在这里很难找到劳动力,捷克无法再帮助乌克兰。

这个联盟正在崩溃,当面包成为主要考虑对象时,意识形态已经不那么重要,但美国仍然需要乌克兰继续拖垮俄罗斯,还要欧洲统一战线,并且还要将这个联盟的对立面指向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南海以及台海危机上拱火,再次制造对立面,像捷克、立陶宛就直接被意识形态牵鼻子走了。

美国内环境:一场危机正在悄悄来临

硅谷银行因为玩上了美国债的金融杠杆,被美联储不断加息引爆了,从传出亏损到倒闭只用了短短2天,虽然硅谷银行的2000多亿美元不至于引爆金融危机,但已经成为了一个导火线,2天后纽约签名银行倒闭,美国政府为了避免银行信用危机,不得不向纳税人保证不会承担任何损失。

但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美国有大量的银行与投资者购买了美国债与地方政府以及各大公司的债券的金融衍生品,杠杆机制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也能亏到跳楼见上帝,而美联储的不断加息正在引爆这颗连环雷。

金融界都在怀疑,是不是美国引爆了瑞士信贷这颗巨雷,试图海外爆雷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并且瑞士政府对瑞信的AT1债券违约以让投资者丧失对欧洲的信心,另外收购瑞信的瑞银十大股东中美国占6席,借着引爆瑞信这颗巨雷后自己再吃一波撑的。

但美联储还在加息,因为美国通胀高企,必须加息才能打下来,3月22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5%之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3月23日,原雷曼副总裁警告称还有50家美国地区银行可能倒闭,除非美联储降息才能延迟危机发生,美国财长耶伦改口称联邦政府将在必要时采取额外措施稳定美国银行体系,这表示危机并没有消除,而是在不断发酵。

欧美银行纷纷暴雷之际,国内出现了一个“假新闻”:

券商中国3月21日援引媒体报道称,目前已经有超过76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的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其中主要去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而中国香港是这些资金的首选之地。

因为被证实所谓援引媒体不存在,所以这个新闻是假的,但报道同时表示,这样的事情也不全是假的,3月22日,香港金管局回应称: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经常处理不同商业活动之间的资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会与金融业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推动香港金融市场持续发展。

似乎是很冠冕堂皇的回答,但据香港保诚的保险经理郝一表示,“最近一周确实有很多人过来咨询有没有什么路径将资金转移,且从美国回来的海外华人占比较高。”

瑞银收购瑞信的过程中,将瑞信发行的160亿瑞士法郎高风险AT1债券(额外一级资本债券)全部清零这个操作对投资者信心打击简直就是毁灭性的,笔者完全看不懂瑞士为何会如此短视,但这个操作给香港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投资者信心丧失后大量资金会出逃,而中国香港完全有机会替代瑞士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瑞士信贷出事之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宣布的一个重磅消息实在耐人寻味!3月22日,因应传媒就债权人顺序的查询,香港金融管理局作出以下回应:

根据香港《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条例》依据,条例下股东和债权人在处置程序中承担损失有明确顺序。

在处置程序中,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资本票据(包括核心股权资本、额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票据)持有人,应预期按照清盘情景所享有的优先次序处理。因此,股东会首先承担损失,其后是额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票据的持有人。

简单的说,香港不会像瑞士这样做出这种违背债券投资者利益的事情,首先损失的会是股东,债券投资者的利益在股东利益之前。

这就是给投资者信心,在香港投资是有保障的,而且香港特别行政区背后是中国政府,现在欧美的信誉犹如草纸,全球有体量(经济)、有力量(军事)还有信誉的只有中国。

瑞士信誉已经扫地,接下来的投资者可以去到两个地方,一个是美国,银行正处在倒闭风险中,而据路透社报道,耶伦已经明确拒绝为所有银行业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美联储的不断加息,使得投资对美国银行倒闭风险的担忧极高。

另一个是中国,2022年中国的GDP为18.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有庞大的体量,完全有能力接纳瑞士信誉扫地后出逃的资金,在动荡的世界中如何找到一个安全的资金避风港,是投资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急火攻心:这就是根源

中国的稳若泰山让美国人非常上火,因为再这样下去,美国人拱火俄乌冲突、处心积虑搞死瑞信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居然变成了中国,这是美国人没想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要和平,要稳定,要发展经济,但美国却不允许,因为再这样下去,资金全跑中国了!

美国现在就是在想办法破中国的局,在台海问题是撺掇,在南海上蹿下跳,“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二闯西沙领海的背景也许就是这样!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这局势非常有利,再稳定发展几年,再蹭上一波美国瞎折腾带来的红利,慢慢和美国摊牌不迟,所以现在中国最重要的是不受美国人的碰瓷与激将,稳字当头,发展经济!

2 阅读:1039

评论列表

对方正在输入....

对方正在输入....

3
2023-03-25 15:57

打,我第一个润。 润,我第一个打。

今珊

今珊

2023-03-26 09:31

没事,继续发表谈话,保持克制是大国的美德

白马过隙弹指间

白马过隙弹指间

说一说历史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