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花游到花经济生态圈,解码台州府城的的蝶变与新生

迈点 2025-03-26 12:05:09

又到一年赏花季,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赏花游”搜索量环比翻倍,景区门票预订量增长35%。挤爆台州府城墙?齐聚紫阳街古巷?这个让房琪惊叹“怎么舍得不和江南复相逢”的古城,藏着今年春天最硬核的玩法!3月28日,坐落于钟灵毓秀的临海市的台州府城迎来一年一度樱花节。

图源:台州府城

以花为媒,台州府城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魂、旅游之兴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张独具特色的“赏花+”文旅名片,深耕“花经济”。

繁花为契,四维文化解码价值链条

众所周知,“花经济”正面临三重行业性挑战:极度依赖花期;体验同质化;产业链断层。三大挑战影响下,赏花景区极易陷入“三月爆满、四月空城”的困境。在文旅融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台州府城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花经济”发展新路径。

深刻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的重要指示,台州府城将花经济与自身文旅资源深度绑定,开出“四花”,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历史之花:当台州府城墙下的梅花沁出冷香时,临海的春日序曲正式奏响。这些虬枝铁干的古梅自戚继光驻守时期便已扎根城垣,六百年来与烽火台同沐寒霜。铁红色的古城砖衬着冷艳梅影,构成刚柔相济的视觉奇观,这是台州府城铿锵不屈的“历史之花”,铮铮铁骨傲踞枝头,指引着代代人顽强坚韧。

图源:台州府城

禅意之花:待巾山塔影浸入樱花粉雾,临海春天就进入了最富禅意的时刻,始建于唐天宝年间的龙兴寺,千年来也以这种“浪漫之花”为时间信使。

图源:台州府城

文化之花:“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这个令朱自清惊诧的紫藤花就盛放于台州府城的街头巷尾,令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忘不了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在书香校园恬静美好的紫藤花,当之无愧台州府城的“文化之花”。

典雅之花:玉兰花则以更磅礴的气势改写台州府城天际线,巾山南麓现存多株树龄超300年的古玉兰,其生长轨迹与明清时期台州府城书院分布高度重合,玉兰花开,岁月流芳,风骨永存,实为台州府城的“典雅之花”。

图源:台州府城

文化赋能让花期从“限制条件”转变为“叙事线索”,破解“千花一面”困局。而台州府城正以花为笔,绘就一幅诗意与远方交织的崭新画卷。这幅画卷中,“花经济”的蓬勃而生,成为了台州府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好“花”当赏,年轻人追着花跑

虽然“四花”各具特色,耐人寻味,但这只是台州府城“花经济”的一抹底色。近年来,台州府城以花为引,举办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樱花节——从2019年初生的樱花市集,发展到2023年“台州府城樱花纪”大型文化活动,再延续和焕新至2024年的“繁樱宋韵宴”,台州府城年年为樱花鼓去阵风,将春日旅游的信号和热点输送往全国各地,打响了“江南最美古寺樱花道”的金品牌。

图源:台州府城

此外,各类“花活”如清泉汩汩涌现在台州府城各个生气盎然的角落,居民和游客自发的探索和寻宝也成了城市打卡的风景线,延恩寺玉兰花、江滨路栾树花、灵湖郁金香、阅微草堂蔷薇……

好“花”当赏,“花”香不怕巷子深,百花齐放的旖旎风光也吸引了达人明星来到台州府城做客。2023年春,千万粉丝博主房琪为台州府城拍摄了一部优美的宣传视频,她漫步春日暖阳和煦的街头巷尾,捕捉了龙兴寺外的玉兰花和美人梅盛开的景象,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发出了 “临海三月笑春风,你怎么舍得不和江南复相逢?”的感慨;

图源:台州府城

2024年春节前紫阳街打造了一场顶级中式浪漫宋韵婚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宋代的风华在游客眼前徐徐展开,花团锦簇的中式美学街景惊艳四座;

2025年春节,临海籍著名越剧演员李云霄一袭红衣现身东湖花船,一曲《江南临海》迎来“千年台州府城等一回”的新春之约,水汽氤氲江南,柔情似水佳人在此刻具象化。游客如织,粉丝聚集,现场热情燃爆二月的春寒料峭。

图源:台州府城

从节庆活动引擎,到达人&明星的滚雪球效应,台州府城以花为元素、以花为灵感的创意活动不断延伸,探索出了“遍地开花”“常开常新”“争奇斗艳”的活动新范式。正如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所说:“文旅产业需触达游客‘情感共鸣点’,创新消费场景与产品,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与深度体验,进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个新范式下,年轻人正追着台州府城的“花”跑。

一花多链,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花开”催化当地文旅经济锦上添“花”,“花落”滋养本土产业硕果累累。“花经济”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花开时的绚烂,更在于如何通过业态创新延长产业链。

图源:台州府城

台州府城在传统赏花游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花经济”与老业态的转型升级、与新业态的稳步求进。

一方面,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花+文化”体验项目,如汉服赏花、花艺课堂、古城花灯夜游等,紫阳街推出特色十二花神妆造旅拍,街巷上随处可见游客身着古典服饰,贴花梳髻款款步过青石板路,仿佛从古文画卷中翩然而出,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深度参与文化体验;近日入驻紫阳街的非遗台州馆更是把文化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花”延伸到各种自然、人文的创意元素,丰富的非遗展品琳琅满目,紧扣“和器生才”的场馆主题,无不是对文化概念的生动诠释。

图源:台州府城

另一方面,台州府城结合现代消费需求,推出了“花+美食”“花+民宿”“花+文创”等新业态,如以花入馔的东湖茶楼特色餐饮、以花与绿植相衬的古朴庭院“迎春里”民宿、以樟树花下咖啡伴书香为卖点的文旅综合体印园、以四季花入画的流沙冰箱贴等,形成了“赏花—买花—吃花—用花”的全产业链模式。

多元形式焕新业态不仅提升了“花经济”的附加值,上下游产业环环相扣,生产更加规范化和集约化,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探索中国式文旅融合的共富路径。

“花”样答卷,探索共富的文旅路径

在游客与居民、自然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中,“花经济”以“一花多链”的模式释放出强劲的共富动能。

对于游客而言,赏花、摄影、活动等环节让旅途充满新意,满足了人们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追求。游客在花海中流连忘返,感受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更是心灵上的放松与满足,从而对目的地留下深刻印象,提升满意度和重游意愿。

图源:台州府城

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游客的集聚、产业的冒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和生活改善。多元增收渠道铺就了共富之路。许多居民通过花卉种植、旅游服务、开设民宿、经营特色小店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古城环境的提升和文旅活动的丰富也渗透居民生活的点滴日常。古城的美丽风景和繁荣景象让居民对家乡产生了更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文化认同、产业赋能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一代对家乡的热爱,吸引他们回乡就业创业,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花开千年,向新而行

文化与旅游消费正为扩大内需注入澎湃动能,将文旅产业锻造为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齿轮,恰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机遇。在千帆竞发的产业变革浪潮中,台州府城“花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图源:台州府城

在文旅融合的相关政策指示下,台州府城可以进一步部署“花经济”的新活动,如利用现代灯光技术,打造城墙光影秀“花海夜游”项目,设计光影互动体验,让游客在夜晚也能欣赏到花海的美景;举办“花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和主题展览,让更多游客欣赏和制作以花为灵感的手工艺品、刺绣、剪纸等非遗作品……

积极焕新业态仍是工作重点,例如打造“花+民宿”特色住宿,升级“迎春里”等品牌民宿,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开设花主题民宿,将花卉元素融入民宿设计与服务中,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设计“花+文创”特色产品,如花主题手账、花艺饰品、花茶礼盒等,打造“台州府城花礼”品牌。推出“花+美食”特色餐饮,在大书场茶馆、印园咖啡店等上新樱花糕点、菊花茶饮等,打响“花间美食”品牌……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打造“花经济”区域合作联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图源:台州府城

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厚植传统文化是台州府城工作的主旋律。将历史文脉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情绪价值载体,聚焦场景化体验,通过互动参与机制激发游客的主动探索欲,使文化旅游从“旁观”转向“共生”,最终形成“以情带景、以景促游、以游兴城”的良性循环,这是台州府城不忘初心的工作重点。

结语

花开古城,风华长流。从古城墙下的花影摇曳,到产业升级的蝶变新生,台州府城不仅让花的美学融入城市肌理,更让“花经济”跑出文旅融合的加速度。

图源:台州府城

台州府城的实践揭示了一条黄金定律:当文化成为生产要素,花期便不再是枷锁,而是打开时空折叠的密钥,其创造的“文化赋值-场景再造-生态重构”模式,正在改写文旅产业的发展逻辑。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正在从“有无”转向“优劣”,从“缺乏”转向“精致”。中国旅游业正从依赖资源和要素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向以产品开发和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千年台州府城这场以花为名的创新,或许正是中国文旅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又一重浪潮。未来台州府城将继续以花为媒,以文为魂,以旅为体,让经济的芬芳与文化的底蕴交相辉映,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0 阅读:0
迈点

迈点

商业空间产经研究媒体,聚焦于酒店、文旅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