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入选《中国食谱》的佳肴,你吃过吗?

觅节节节 2024-12-13 03:07:54

本期书目| 《风物毕节》

大方八盘四碗席

毕节味道丨

大方“八大碗”

大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是水西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中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早已化为寻常百姓家饭桌上的氤氲热气,以“观之行云流水,品之风味独特”饮誉黔西北及周边地区。

一个地方的珍馐美味并非自然天成,而是得益于其上应天时、下得地利、中取人和。大方的饮食文化汇集了川、滇、黔及其他地方的优点,注重色、香、味、美,而流传至今的大方“八大碗”,则荟萃浓缩了黔西北饮食文化的精髓。“八大碗”,又称“四盘八碗”或“八盘八碗”。“盘”一般指干菜,或炒或熘,或煎或炸;“碗”一般是汤菜。不管是“四盘四碗”,还是“八盘八碗”,都是就主菜而言,下酒菜、佐饭汤除外。再进一步说,凉菜为“座盘”,炒菜为“行盘”,汤菜为“大碗”,佐菜汤为“汤钵”或“罐子”,瓜果、点心、泡菜为“碟”。

讲究的席面,通常有八个座盘、八个行盘、八个大碗,盅子里至少有八种菜品;佐饭还有四个简菜,即四碟泡菜之类,另加瓜子、小吃、水果、点心(又称“馇包”,即礼品)各一碟,一共32道。与“四盘四碗”相比,分量不会超出许多,“八盘八碗”更注重菜肴的变化和味道的调配。

从形式上讲,大方“八大碗”也称为“流水席”,即主菜不全部一起上桌,而是循序渐进,依次而上,一菜一汤,交叉上桌,边上边吃。上菜顺序尤为讲究——前四盘或六盘凉菜,荤素各半。讲究的还有八个套碟,每碟内装不同味的水菜或干菜,统称“下酒菜”。这些菜须在客人上席之前上桌,故也称为“座盘”。同时摆上桌的,还有一盘瓜子、糖果、香烟,供客人饮酒前消遣。一旦主人送上酒壶,便表明可以正式开宴了。当“座盘”快吃完时,帮厨便开始上热菜热汤——上正菜中的“四盘四碗”或“八盘八碗”,轮流上桌。味道从重到轻,从浓到淡,从咸到甜,逐步过渡。至于在“座盘”后上“八盘八碗”的,也是每轮同时上两碗或两盘,材料不同,味道却大同小异。出菜须按程序,规格档次可以不同。

一直以来,“八大碗”都是大方宴席的重要特色菜。它蕴含了传承千百年的传统礼节和传统文化,从选料、配料、制作到上桌,一招一式皆有讲究。

独具特色的大方“八大碗”,承载了大方人记忆中的味道,也是大方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宾待客中特别讲究的传统菜肴。时至今日,热气腾腾的“八大碗”,依然是大方人的最爱。

四季轮替,烟火人间,风味长存。

如今,“八大碗”已不再是只有婚宴和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佳肴。在大方的饭店餐馆、寻常人家,都能吃到“八大碗”,味道极为地道,深受当地人及游客的青睐。

匠心制作,碗碗诱人。地道的美食,绝在选料,妙在调味,魂在工艺。

选料绝:大方“八大碗”宴席,对汤的需求相对较多,直接关系到整桌筵席的品质。因此,大方筵席一般对原汤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本地的土鸡,按照公鸡、母鸡3:1的比例,熬成清汤待用。到上菜时,才根据每个大碗的特点,重新调味。调味妙:菜肴的调味顺序,一般是先浓后淡,比如用“宫保鸡丁”之类香辣味重的菜肴,作为第一个行盘,刺激味蕾,增进食欲,叫“开胃菜”。随着筵席进展,酸甜苦辣麻各种味道都感受一遍之后,味蕾疲软,此时调味要求趋于清淡平和,到了佐饭汤,已不过开水一杯,但客人仍觉鲜美异常,意犹未尽。

工艺精:与其他吃食相比,正宗的大方“八大碗”,不仅选料精良,做工也相当讲究,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烹饪手法。简单的食材加精湛的技艺,让大方“八大碗”成了舌尖上的“非遗”,游子心头的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各地的食材特点,“八大碗”菜品不尽相同。结合当代人的饮食习惯,大方人对传统的“八大碗”做了一些改进创新。现在的“八大碗”,更加符合大众口味,不仅让老大方人留住了小时候的味道,也征服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味蕾。

“八大碗”是大方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行盘中的“宫爆肉”,汤碗中的“绣球蹄筋”,都曾入选《中国食谱》。2004年,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览会”上,大方“八大碗”参展,一举夺得金牌。2012年6月,大方县将大方“八大碗”习俗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八大碗”,是最具地方代表性的传统菜肴,乃大方饮食文化之经典名篇,集中体现了大方人诚挚、朴实的待客之道。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

编辑:罗红叶 责 编:邹佳芮

编审:谭 虎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0 阅读:0
觅节节节

觅节节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