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共情,后沟通: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委屈
吼完孩子,先别急着说教,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告诉他:"宝贝,妈妈刚才那样吼你,你心里肯定不好受,就像别人对我大喊大叫,我也会觉得难受。”这样一来,孩子的防备心会降低,甚至会把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沟通的氛围就轻松多了
2.别给孩子贴标签:承认错误,正视问题
写作业这种事,孩子能喜欢才怪。吼完孩子后,跟他说:“宝贝,写作业确实枯燥,妈妈知道你不想写,这很正常,连妈妈工作时也想偷懒呢,这不代表你没上进心。家长主动承认吼孩子不对,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3.激发孩子主动性:一起想办法,制定计划
吼完孩子后,跟他说:“宝贝,妈妈刚才吼你,是担心你作业没写完,晚上熬夜写,身体吃不消。那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安排写作业的时间,要不要做个时间表?"这样既尊重孩子,又能引导他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4.表达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好
吼完孩子,别只顾着后悔,要跟他说:“宝贝,妈妈相信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能管好自己的学习,以后妈妈会配合你。”孩子听到这话,会觉得自己被信任更有动力去做好。
5.强调爱: 吼归吼,爱不会变
吼完孩子,一定要跟他说:"宝贝,不管妈妈怎么吼你批评你,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变。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妈妈,咱们一起改正,妈妈永远爱你。”孩子知道吼只是沟通方式,不是妈妈不爱他,心里会更有安全感。
6.一起回忆:吼完后的感受
吼完孩子,可以跟他说:“宝贝,咱们一起回忆一下,妈妈吼完你之后,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这样孩子能更清楚地认识情绪,也能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
7.制定“不吼”约定: 亲子共同成长
吼完孩子后,跟孩子商量:“宝贝,咱俩一起约定,以后妈妈尽量不吼你,你也要努力按时完成作业,好不好?”这样亲子之间有了约定,孩子会更有责任感妈妈也能更好地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