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深秋,毛主席在视察湖南期间偶然看到一部饱受争议的湘剧《园丁之歌》。当银幕上青年女教师俞英出现的那一刻,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与他跳过舞、"抢"过他香烟的湘剧演员左大玢。"这不是那个小左吗?"毛主席的话语中饱含着亲切。这个当年被江青等人点名批斗、被迫做检讨的"修正主义苗子",如今在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却让毛主席连连击掌叫好。"我看是出好戏!"一锤定音的评价,不仅为《园丁之歌》平反昭雪,更让这段充满戏剧性的师生情谊定格在了历史长河中。
往事如歌忆湘剧小旦1956年的北京,田汉带着一群湖南省湘剧训练班的小演员来到北京怀仁堂演出。在这群年轻演员中,有一位13岁的小姑娘左大玢,虽然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却在帷幕后偷偷看到了毛主席的身影。
这一年的冬天,对于年少的左大玢来说注定是难忘的。连续几个晚上因为激动而难以入眠的她,目睹了毛主席亲和的态度,这成为了她艺术生涯的起点。
1957年8月,左大玢在小演员训练班结业时的汇报演出中表现突出。她随即被调入湖南湘剧团,开启了正式的舞台艺术生涯。
在湘剧团里,左大玢从最基础的跑龙套做起。她对待每一个角色都一丝不苟,用心琢磨,逐渐开始担任重要角色。
1958年的冬季,毛主席回湖南视察时观看了左大玢等青年演员的汇报演出。年仅16岁的左大玢第一次面对面与毛主席交谈,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大方与自然。
在那次见面中,毛主席询问了左大玢的师承。当她指着彭俐侬说出"彭老师是我师傅"时,毛主席欣慰地说:"好,好,名师出高徒,会大有出息的。"
一年后的1959年7月,左大玢在湘剧《生死牌》中饰演"三女"一角。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别关心剧中三位女演员的关系,并对她们互帮互助的精神给予高度肯定。
这部《生死牌》后来被改编成戏曲艺术片,并在建国十周年时赴京献礼演出。随着电影的全国放映,左大玢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全国知名的湘剧青年演员。
1959年国庆期间,一场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特别演出让左大玢再次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作为最年轻的演员,她收到了参加晚上舞会的邀请。
在舞会上,不会跳舞的左大玢却获得了与毛主席共舞的殊荣。毛主席亲切地说:"这不是那个小丫头吗?来,咱们跳个舞吧。"聪明的左大玢很快就掌握了舞步的要领。
在此后的几年里,左大玢与毛主席建立了独特的忘年交情。他们在闲暇时聊天,谈论上山下乡的经历,分享有趣的故事,氛围轻松愉快。
一次休息时,左大玢好奇地询问毛主席杯中竖立的茶叶是什么。毛主席笑着告诉她那是岳阳的毛尖,更有趣的是,这个天真的提问引发了一段关于"箩"的对话,让毛主席开怀大笑。
在这段时期,毛主席每次回到湖南,必定会观看几出湘剧。他对家乡的戏曲情有独钟,每次看戏后都会亲切地接见演员,与他们交谈。
这段经历让左大玢逐渐褪去了对领袖的敬畏感。她的率真和天真打动了毛主席,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年龄、地位的纯粹艺术交流。
园丁遭难华锋力荐1974年的一个清晨,华国锋在百忙之中抽空观看了湖南文艺节目会演。作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他,对家乡的戏曲艺术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看完演出后,华国锋立即指示相关部门,要将这批优秀的节目拍摄成电影,送到北京供毛主席观看。对于常年在京工作的毛主席来说,能看到家乡的戏曲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在华国锋的推荐下,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特地派出摄制组来到湖南。他们的任务是拍摄湖南省湘剧团演出的《园丁之歌》,这部由左大玢主演的现代戏。
《园丁之歌》讲述了一位名叫俞英的青年女教师的故事。剧中,俞英以细腻耐心的教育方式,帮助同事方觉克服教学中的简单粗暴,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左大玢在剧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将一个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年轻教师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她的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真实,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湖南省委领导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们看来,这是一部既有艺术性又有教育意义的好戏,完全符合当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
然而,当剧组带着这部作品到北京汇报演出时,事态却急转直下。江青等人对这部戏提出了强烈的异议,认为这是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
一场针对《园丁之歌》的批判风暴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批判文章中写道:"老师不是园丁,只有党才是园丁",还恶意抨击左大玢的表演"像个少奶奶"。
1974年8月12日,全国第一批省、市文艺调演在北京拉开帷幕。期间,组织方专门安排了观看和批判《园丁之歌》的活动。
在批判大会上,江青点名要左大玢做检讨。面对这样的情况,左大玢毫不退缩地走上讲台。
当被要求用普通话发言时,左大玢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同志,普通话我讲不好,毛主席讲湖南话,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我也讲湖南话。"
随后,她用地道的湖南话,快速念完了从报纸上摘抄的"检讨"内容就离开了会场。这种看似服从实则抗争的态度,展现了她的个性和勇气。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园丁之歌》被下令禁演。一部反映教育工作者真实生活的优秀作品,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意识形态的漩涡之中。
这场风波不仅影响了《园丁之歌》,也给左大玢的演艺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继续坚持在湘剧舞台上演出。
主席识面为戏正名1971年深秋的长沙,毛主席的专列从武汉驶来,停在了岳麓山下的湖南省委宾馆。在这里,一栋被桂树、腊梅和茶花环绕的九所6号楼成为了毛主席短暂的栖息之所。
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毛主席拿起了湖南省委精心准备的节目单。他的目光在众多节目中停留片刻,随后用笔圈出了湘剧《园丁之歌》的名字。
这个决定让省委工作人员颇感意外。《园丁之歌》正处在批判的风口浪尖上,将这部戏列入节目单本是为了请示毛主席的指示,没想到他主动点名要看。
工作人员按照毛主席的要求放映了影片。当俞英的扮演者出现在银幕上时,毛主席立刻兴奋地说道:"这不是那个小左吗?"这声亲切的呼唤打破了放映室的沉寂。
随着剧情的推进,毛主席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在一些精彩的段落,他会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完全沉浸在这部湘剧的艺术魅力中。
看到毛主席如此投入,身边的工作人员忍不住提醒:"主席,这部片子正在批判,您老人家还鼓掌呀?"话语中充满了担忧。
毛主席闻言转过头,看着工作人员问道:"为什么要批判《园丁之歌》?你们讲讲看,有什么问题?"面对这个直接的问题,工作人员只能低声回答:"教育界争论很大,我们是外行,看不懂。"
就在这时,毛主席说出了一句关键的话:"我看是出好戏!"简单的五个字,却如同一道春雷,瞬间划破了笼罩在《园丁之歌》上空的阴霾。
毛主席的评价当天就传遍了湖南省委。从省委领导到湘剧团的每一位演职人员,都为这个来之不易的肯定感到欣喜若狂。
这句话的分量极重,就像一把尚方宝剑,不仅为《园丁之歌》正名,也为所有创作者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湖南省委随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毛主席的重要评价。
当这个消息传到北京,传到江青耳中时,批判《园丁之歌》的声浪渐渐平息。批判者们不得不收起了他们的批判文章,一场文艺风波就此画上句点。
到了1975年,在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一场全国范围的整顿工作开始了。《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正式为《园丁之歌》平反,肯定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对于左大玢来说,毛主席的这句评价不仅挽救了一部作品,更挽救了她的艺术生命。那个曾经被指为"修正主义苗子"的年轻演员,终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戏剧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证明了艺术的生命力超越政治,真正优秀的作品终将得到公正的评价。
观音菩萨缘定西游1976年初,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年事已高的他无法再回到阔别已久的湖南故土,只能通过观看家乡的湘剧来寄托思乡之情。
为了满足毛主席这个朴素的心愿,中央电视台特地组织了一批湖南演员,拍摄了数部湘剧的影像资料。在这些剧目中,左大玢饰演了《追鱼记》中的观音菩萨一角。
这场特殊的演出吸引了导演杨洁的注意。杨洁被左大玢塑造的观音形象所打动,当场表示:"你演的观音像极了,以后我要是拍观音的戏,一定请你来演。"
1976年9月9日,噩耗传来,毛主席离世。这位曾经与左大玢有过深厚情谊的伟人,这位为她作品正名的领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导演杨洁信守承诺,专程南下湖南,邀请左大玢出演观音菩萨。
对于一直在舞台上唱戏的左大玢来说,电视表演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这个充满挑战的角色,她开始了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诠释观音菩萨这个角色,左大玢走遍了各地寺庙。她细心观察寺庙中观音菩萨的神态,认真揣摩各种手势,力求将这个充满慈悲的形象演绎得真实可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左大玢在《西游记》中的表现出神入化。她将观音菩萨端庄、慈祥、智慧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这个神佛形象真正走入了观众的心中。
《西游记》播出后,观众们被剧中的观音菩萨深深打动。左大玢也因这个角色获得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她的名字成为了这部经典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首往事,左大玢常常感慨命运的奇妙。从湘剧舞台到电视荧屏,从戏曲演员到观音菩萨的扮演者,这一路走来,毛主席的赏识与支持,成为了她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2008年12月,在韶山毛泽东广场的一场文艺演出上,已年过花甲的左大玢拿出了那半截珍藏多年的烟头。这个来自1965年的物件,见证了她与毛主席之间那段难忘的忘年交情。
在众人面前,左大玢回忆起当年劝阻毛主席戒烟的情景。那个敢于从毛主席手中"抢"下烟头的年轻姑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但她对毛主席的敬重与怀念之情却从未改变。
这条从湘剧演员到观音菩萨的艺术之路,印证了杨洁导演所说的"火眼金睛"。正是毛主席当年的欣赏与支持,为左大玢打开了新的人生篇章,让她在中国电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每当人们谈起《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都会想起这位湘剧名伶。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只要心中充满对艺术的热爱,生命就会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