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六年,在永乐年间因为受灾而损毁的三座宫殿:奉天殿、华盖殿与谨身殿修建完成,明英宗朱祁镇便在宫内大摆宴席,宴请百官,与群臣同庆。这天晚上,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场面很是壮观。按照祖制,这样的宴席宦官是不能参加的。所以英宗敬重的“王先生”王振,并没有来参加宴席。
但是王先生不在,英宗便总觉得跟少了左膀右臂一样,十分不自在。甚至在想:先生会不会因为没能来参加宴会而生气呢?所以便派人去瞧一瞧先生,英宗派去的人到王振宅子的时候,王振正在生气:难道我作为辅佐成王的周公,不能有一席之地吗?
按理说,若是有宦官或者臣子说出这样的话,是忤逆的大罪。
然而英宗不仅不生气,反而心生愧疚,便下旨迎王先生前来参加宴席,而且还是让人将东华中门打开,让王先生从东门进入。王振骑着马来到东华门,百官则是在东华门前跪迎,就像是迎接皇帝一般。而王振从百官面前大步走过,喝的醉醺醺的才离开宴会。
英宗如此做,无疑是违背了祖制,更是直接提高了王振的地位。但英宗是一国之君,群臣即便是有不满,也只能遵从。
次年,张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英宗祖母)病逝,更是无人能制约王振。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王振成为真正的权宦,权倾朝野,无人能制约。直接将太祖皇帝留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贴牌,直接毁掉。
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病重,皇太子朱祁镇尚且只有9岁,不能亲政。宣宗便将杨溥、杨士奇、杨荣、胡濙与张辅命为“托孤大臣”,辅佐年幼的太子继位,并且下旨让张太皇太后掌握大权,朝中大事皆需要禀报张太皇太后,得到太皇太后同意后方可执行。张太皇太后虽然不垂帘听政,但是在操控大局。
在英宗刚登基的时候,王振便已经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所有太监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太监。而且多次做了干政、为患朝政的事情,张太皇太后与“宣宗托孤五大臣”为何不除掉或者制止王振,反而坐视其崛起呢?
不得不承认王振确实“高明”,非常会“装”,而瞒过了“托孤五大臣”。
而“托孤五大臣”皆有把柄在王振手里,王振逐一“除掉”,让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01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总结了历朝历代宦官掌权的弊病,所以便规定:宦官不得读书,不得干政;并且在宫门悬挂一块铁牌:宦官若干政,斩!
在整个洪武朝,朱元璋对宦官的管束都非常严格。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祖制”被慢慢地破快,在北平与南京之间来回传递消息的大多都是建文帝宫里的太监。而且跟随朱棣一起靖难上战场杀敌的也有很多是太监,比如三宝,他们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
朱棣称帝后,便逐步让宦官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出使、监军等;
甚至在永乐十八年设置东厂,由自己的亲信宦官担任东厂的首领。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宣宗将皇帝的批红权给了宦官,设置司礼监秉笔太监与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为了让宦官能帮自己抄写折子上的内容,而让宦官们开始读书识字,设置内书堂。
王振是蔚州人,原先是秀才,但是王振觉得科举考试这条路太艰难了,所以便自行阉割入宫到了太监。王振原先读过书,所以被宣宗选中,授予东宫局郎去陪太子朱祁镇读书。
其实在王振之前,有一位叫刘宁的太监十分得宠,被授予司礼监太监。因为刘宁不识字,所以宣宗便让王振为其代笔。不久刘宁奉命出使,离开京城,宣宗便让王振暂时代替刘宁任司礼监太监
后来刘宁被调到了南京任守备,王振便做到了司礼监首席太监,代替皇帝管理、批复奏折。
甚至连皇上口述的命令也要记录下来,交内阁颁布旨意。
司礼监太监整天都带着皇上身边,而皇上则是深居简出,同外廷见面的机会有限,司礼监太监便可以欺上瞒下,在批复奏折与传达皇帝命令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而王振便经常这样做。
宣德十年,宣宗皇帝病逝,年仅9岁的英宗继位。
因为英宗年幼、张太皇太后又不愿垂帘听政,所以便取消了早朝,由“三杨”主持朝政,这便是历史上的“三杨辅政”。
因为王振在英宗还是太子时便陪伴左右,而且十分懂得如何哄英宗开心,所以英宗对其十分依赖。再加上英宗年仅9岁继位,身边并没有多少值得信任之人,“三杨”与张太皇太后都已年迈,还要忙着处理朝政,能时刻陪在英宗身边便只有王振。
英宗仅仅几个月便被封为太子,做了将近9年的皇太子,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年幼孩童对长辈比较依赖的时候。而孙太后(英宗生母)、宣宗都不能时刻陪伴左右,而王振作为东宫局郎却时刻陪伴在英宗身边,所以英宗对其十分依赖,甚至一天见不到王振都不可以。
即便是英宗继位后,也称呼王振而“先生”。
而王振非常善于用“小忠小信”来掩饰自己的大奸大恶:
有一次英宗跟一群小太监们一起蹴鞠,到了第二天英宗在内阁的时候,王振便跑上前对英宗说:以前的皇帝喜欢蹴鞠,甚至为了一个鞠而差点输了江山,您怎么能跟他们一样,不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呢?
英宗便面露羞愧,而“三杨”听了王振的话也是感叹不已,说道:没想到宦官中还有这样的人!
所以伺候王振再来内阁传旨的时候,“三杨”便对王振十分尊敬、客气。
02正因为如此,王振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借让小皇帝阅兵之名,来收集兵权,用来抑制文官。在此过程中,“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的张辅也牵连其中,只是因为张辅是三朝老臣,王振自然不敢用重刑,所以便将两位言官各打二十大板。
等张太皇太后得知后,便即刻下懿旨阻止王振,但是为时已晚。
张太皇太后为此十分担心,便打算采取两项措施:为皇帝挑选辅政大臣,狠狠地打压一下王振的气焰。有一天张太皇太后将“托孤五大臣”召到偏殿,当着小皇帝英宗的面,授予五位托孤大臣顾命之权。紧接着便将王振召来,十分生气地呵斥王振:
你在皇帝身边侍奉,却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赐你一死。
张太皇太后的话刚说完,王振便吓得大惊失色,而身边的宫女已经把剑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英宗见状,便赶紧为王振求情,五位托孤大臣也一起为王振求情。
张太皇太后这才作罢,但是接着训斥王振:你若是干政,小心你的脑袋。
经此一事,王振虽然收敛了很多,但是他的野心从没有变。
有一次,张氏派王振前去内阁问一些事情,由“三杨”之一的杨士奇负责决议的事情还未商量出一个最终的结果,而王振便插了几句嘴,此事惹得杨士奇十分不悦,便三天没有上朝。
张太皇太后得知后,便直接下令鞭笞了王振,并让王振给杨士奇赔罪。告诫王振:若是再犯,便是你的死期。
虽然张太皇太后见到王振由干政的趋势便会派人去教训王振,但毕竟没有制止,这让英宗一朝初期出现了复杂的局面,王振不仅越来越嚣张,而且还将文章做到了三杨的头上。
让三杨逐步失去了在张太皇太后心目当中的地位,也失去了在朝中的地位。
03正统十年十月,福建按察佥事廖谟居然直接打死了驿丞,而这位驿丞是“三杨之一”杨溥的老乡,而廖谟是杨士奇的老乡,杨溥为了为老乡报仇,便直接将廖谟定了死罪。而杨士奇自然想要保住自己的老乡,便说廖谟是“因公处死下属”,而非私怨。
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来请张太皇太后做出裁决。
对于张太皇太后来说,此事是很棘手的,毕竟两头都不能怠慢。王振便为张太皇太后出了一个主意:廖谟跟驿丞跟阁老都是乡里,若让廖谟一命抵一命,处罚过重;若是说他因公处死下属,又太轻,何不将廖谟降级后调离京城呢?
如此做的话,可以三杨都不得罪。
张太皇太后认为此法可行,而王振也慢慢得到了张太皇太后的信任,便准许王振过问朝政了,而且很多大臣的条陈以及建议都是由王振来做主。
如此一来,三杨的威信降低,张太皇太后对三杨也没有以前那般信任。而王振则是趁机在张太皇太后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与此同时,王振还经常会抓着阁臣们的一些过失不放,来逐步降低他们的威信。满朝文武,除了杨士奇都不能拿王振怎么样。
杨荣确实是一位有决断有才能的老臣,但他并不能做到绝对的清廉,家里养着很多边将们赠与他的良马,此时被王振得知后,便大加利用。
正统五年杨荣回乡扫墓,在回乡的时候接受了馈赠,王振抓住此事来严查杨荣。而杨荣也在这年七月去世了,英宗下旨厚葬。
杨士奇素来清正公允,是一位威望极高的内阁大臣,但是他教子无方,他的儿子杨稷多行不法之事,拿别人的性命来开玩笑。而杨士奇又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有地方官给杨士奇写信,将其子的作为告诉杨士奇时,杨士奇并不相信,并且给自己的儿子杨稷写信:若你当真为之,一定要改正。没想到杨稷不仅不承认,反而诬陷对方。
杨士奇自然是更加相信自己的儿子,若是有人在杨士奇面前夸赞杨稷,杨士奇便会很高兴。
所以杨稷再行不法之事,也传不到杨士奇的耳中了。
但时常有人弹劾杨稷所为,而朝廷碍于杨士奇的面子而没有惩处杨稷。而杨士奇则说:都是身边人教唆他干的那些事情,是他的身边人不好。
后来因为杨稷实在是太过分,而被抓了起来。
王振便抓住杨士奇的这一短处,趁机来攻击杨士奇。
面对王振越来越猖狂,朝廷越来越混乱,三杨不仅一筹莫展,而且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只能选择自保。自儿子杨稷被抓后,杨士奇便开始逃避现实,不再言事。杨荣更是无可奈何地说道:事到如今该如何补救啊!惭愧啊!
“三杨”尚且如此,其他的大臣更是已退为守。
甚至王振还曾劝说“三杨”离开朝堂,有一次王振来到内阁,便问“三杨”:你们之后,谁来接替合适呢?你们都已经操劳一辈子了,该歇歇了。
杨士奇说道:我愿意为了朝廷,贡献自己的一生。
杨荣则说道:我们都年事已高,不能办事了,理应有少年英才接替我们;能培养好下一代英才,便是我们对皇上最好的报答了。
听到杨荣的话,王振满意的走了。
“三杨”如此,另外两位托孤大臣又当如何呢?
04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便是战功赫赫的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张辅的父亲张玉是靖难四公爵之一,因救朱棣而死。张辅也是靖难的功臣,被朱棣封为伯爵,后张辅凭着自己的赫赫战功获封公爵。而且张辅的一个妹妹是明成祖朱棣的昭懿贵妃,张辅的一个女儿则是明仁宗朱高炽敬妃。可以说张辅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战功赫赫的老将,在朝中的地位极高。但是张辅善于打仗带兵,并不擅长处理朝政,自然被宦官所轻视。
有一次,张辅的一处宅子被王振的党羽喜宁霸占。
张辅自然不肯交出宅子,而喜宁居然带人直接将房屋毁掉,并且打了张辅的家人,导致张辅的妻子去世。此事闹到了英宗那里,英宗偏袒王振,并没有问罪喜宁,只是将喜宁的弟弟喜胜发配到了广西。
喜胜很不服气,便状告张辅擅自将阉割之人收留在家里当家奴。
英宗也没有怪罪张辅,只是将张辅收留的家奴也发配了广西。
作为皇亲国戚,还是辅政大臣,居然败给了宦官,此事不得不让人深思。
而且实际上,张辅在很多事情会站在王振这一边,自然谈不上抑制王振,反而能“帮”王振越来越猖狂。
至于礼部尚书胡濙,为人十分宽厚,兢兢业业一辈子。但对于王振而言,丝毫没有威胁。
结语王振由英宗绝对的信任与依赖,所以英宗不仅不会制止王振,反而是王振擅专最大的助手。
张太皇太后虽然时不时地教训王振,但并没有除掉或者制止王振所为,张太皇太后在时,王振虽没有做到真正的擅专,但是权力越来越大。
而“三杨”一开始被王振的“忠信”所蒙蔽,后来因为自己的事情,即便是知道王振所为,也顾不得,只能是寻求自保。更何况此时的“三杨”也逐渐年老,力不从心,而且相继去世了。
至于张辅与胡濙,几乎对王振构不成威胁。
如此一来,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便迅速崛起,成为明朝的第一位权宦。
张太皇太后仅去世七年,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英宗曾为瓦剌人的俘获,王振则是死在了土木堡,大明王朝第一次出现危机。好在有孙太后、明代宗朱祁钰、于谦等人在,才保住了大明王朝
参考资料:
《续藏书·卷九·靖难功臣》
《国朝献徵录·卷五》
《明史·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王振用事》
《明史·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