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移民局成立之前就已经有九大边检总站——第一篇:厦门边检总站

职抒胸臆 2025-03-20 23:41:16

目前全国有33个边检总站,均隶属于国家移民局,这些总站中大部分都是以所在的省命名,比如山西边检总站、广西边检站总站等,但有一些却是以所在城市命名,比如说小编所在的福建,却是以厦门命名,称厦门边检总站,这其实是因为在2018 年全国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制之前,就已经有了9个职业化边检总站,厦门总站就是其中之一;

一、历史沿革

厦门边检总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当年6月厦门边防检查站(现东渡边检站)正式成立,隶属于福建省公安厅边防保卫局,7月转隶解放军公安部队13师;9月,改称解放军公安军,隶属于福建军区司令部公安部队处;

1956年8月,划归解放军公安军福州军区,隶属于福建公安军;

1957年5月,划归福建省军区;

1958年12月,厦门边防检查站、福州边防检查站、解放军内卫二师部分力量、省军区内卫40团的4个连和省公安厅所辖武警队伍合编成立福建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在人民武警总队设边防科,此时属于公安机关建制领导;

1962年1月,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厦门边检站随之转隶;

1963年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再次更名,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福建总队,边检站随之转隶;

1973-1974年短暂转业为地方民警,后恢复现役制;

1980年1月,转隶福建省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总队;

1983年1月,武警福建总队成立,总队隶属省公安厅,统辖内卫、边防、消防武装警察队伍;

1988年5月,“内卫、边防、消防三警”分开,分别成立总队,边检站转隶武警福建边防总队;

二、职业化改革试点阶段

1998年7月,部分城市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原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机关的部分人员以及总队驻高崎边防检查站(1983年成立)、驻厦门边防检查站合并成立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并明确为副厅级规格,下辖正处级的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和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人员由现役制改为职业制人民警察;隶属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

2001年1月,“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所属“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更名为“东渡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2003年,设立海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隶属于厦门总站;

2009年,公安部批准设立同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隶属于厦门总站;

2011年,厦门出入境边检总站升格为正厅级建制;

在移民局成立之前,总站机关内设办公室、政治处、督察处、纪委办、边检处、后勤处、技术处等7个部门,下设培训中心、遣返审查所、服务中心等3个直属单位。

三、转隶国家移民局

2018年3月,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管理,另外明确公安边防部队改制,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转到地方后,成建制划归公安机关,并结合新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进行适当调整整合;

而武警福建边防总队(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机关部分力量、所属其他边防检查站(比如福州边检站、义序边检站)与原来的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组建成为新的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隶属于国家移民局,仍为正厅级建制;

需要说明的是,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另外一部分力量集体转隶后划归省公安厅组建为海防总队,原总队所属的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宁德、厦门、漳州以及平潭试验区边防支队及所属边防大队则是划归地方公安机关,组建成为地方公安机关的海防支队、大队,后面发文另说;

四、机构设置

新组建的厦门边检总站将原来自己所属的同益、高崎、东渡、海沧四个边检站以及原来公安边防总队所属的边防检查站整合,截止目前,厦门边检总站内设办公室、边防检查处、信息科技处、政治处、后勤保障处、纪检督察处6个职能处(室);

下设3个直属单位,分别是:轮训大队、福州联络处、警务保障中心;

下辖13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高崎边检站、同益边检站、东渡边检站、海沧边检站这四个原本就是原厦门边检总站所属边检站,正处级;

福州机场边检站(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义序边防检查站);

福州边检站(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福州边防检查站);

福清边检站(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福清边防检查站);

漳州边检站(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漳州边防检查站);

泉州边检站(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泉州边防检查站);

肖厝边检站肖厝(正处级,原正团级的公安边防总队肖厝边防检查站);

莆田边检站(原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莆田边防检查站);

宁德边检站(原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武夷山边防检查站);

平潭边检站(原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平潭边防检查站,2014年正式成立);

0 阅读:153
职抒胸臆

职抒胸臆

天南地北体制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