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是一道万箭穿心的难题,那么我们都是那个在箭雨中寻找出路的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01a5b46405a001a5e9118b91b783d1.png)
看完这部电影,尤其是看到最后段,宝莉也不争房产证、说出当时如果同意离婚就好了,我觉得她是真的释怀了。
到后面建建对她说,咱俩都是半辈子过去的人了,不怕什么万箭穿心。那一刻,我真的破防了,为她感到心酸,辛劳苦涩的半辈子啊,够了。愿她的下半生得善待。
电影开头展现了李宝莉是这样一个斤斤计较、蛮横市侩、强势泼辣的小市民形象,对丈夫毫无尊重。可以说她没有教养,原生家庭的影响加上不爱读书,养成了她粗犷的性格。
慢慢看下去,对电影抽丝剥茧,也能看到她母性、坚韧、柔软甚至卑微的一面。
婚姻篇
01经济基础影响闺蜜两人气量的不同
经济的强大,能免去生活的磨难。宝莉的闺蜜小景,同样遭遇婚姻不幸,丈夫在外面花花世界,她虽然没有得到爱,但是得到足够的钱。强大的物质基础,不仅是满足自己物欲的享受,优渥丰富的生活,更让她见识到更大更好的世界,见识多了自然不囿于婚姻这一小方天地。能让人心态平衡,看事情也通透些。
而宝莉,没有得到爱也不够有钱。丈夫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分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离富裕还远远不够。
02 控制欲作祟,只会把爱人越推越远
宝莉不想离婚,但是她没有办法,只能苦苦地捆绑住这个男人,甚至用孩子来牵制丈夫,思想的狭隘、方法的笨拙只会把爱人越推越远。
闺蜜小景心疼宝莉,何必牵着互相消耗呢!但是当时她不懂,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03心态的不平衡为这段婚姻埋下隐患
从一开始,宝莉就嫌弃丈夫是个乡下人,自认为姿色不错,嫁给他就应该毫无道理地对自己好。这从一开始就是心态上的错误。日后婚姻生活的琐碎、情绪上的不满足只会让自己陷入计较的漩涡。
进入婚姻就当不计前嫌。
亲情篇
与儿子这一生的缘分,更像是一场还债。
儿子小宝对年幼失去父亲的执念,让他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虽然宝莉是有着很多缺点的一个人,但是在赚钱养家这件事上真的尽心尽力。
当小宝在高考结束后提出要断绝母子关系时,我想宝莉真的宛如万箭穿心。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为了什么啊?在这一刻,夹杂着不解、惊愕、愤怒、悲凉,对这么多年的辛劳都幻灭。
宝莉和丈夫的恩怨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儿子没资格说三道四。但母亲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挑扁担的养育之恩不能忘。况且,父亲不堪身心压力跳江而亡,对孩子陪伴的缺失,这个事情也不能全怪在宝莉身上。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真正的主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生存意志&人情冷暖篇
宝莉在店里卖袜子的时候就对何嫂子照顾有加,后来何嫂子儿子出事,在自己本身经济不宽裕的时候又借给她1000块钱。
她对何嫂子的态度,和对搬家工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她身上呈现的人性的多面性、人格的分裂性,也许是因为,只有女人才会体谅女人,也只有女人才会心疼女人吧。生活不易,自己最柔软的一面,可惜丈夫看不到。
宝莉的丈夫马学武虽然也面临人生的一些变故,但轻易地放弃生命实是懦夫之举。
宝莉是个可怜人,在市街小巷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没有得到爱,也还是生活在底层。但是她身上表现出的坚韧和力量,实是普通人身上的真实写照。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场只关于自己的修行。生活不总是称心如意的,夹杂着很多的苦涩、无以言说。痛苦都是积压在心里,慢慢消化,随着年月的发酵、阅历的加深像老牛反刍一样,一遍遍体会、琢磨、领悟。时间到了,对过往看得更深刻透彻,慢慢也就都放下了。
我们都是时间的匆匆过客,紧握着的手,又能抓住多少?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这就是我们能做的全部了。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人生的无常,心态也就平和了。
愿世间的女孩子,能得到许多的爱,没有爱那就有很多的钱。纵使这条成长的道路充满磨难,但是奔向自由的热情无法阻挡。
专注写作打磨一技之长,分享所思所悟。喜欢我就给我一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