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从外地回了一趟老家,在村里度过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初二一大早,就接到同学的电话,邀请去县城,几个高中同学小聚一次。
常年在外的原因,很难有机会与同学见面,对于同学的邀请,欣然接受,在约定的时间准时赶到了县城。
同学相聚,自然话题都围绕校园时光,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母校现在的情况。
我们的母校,是县城最好的高中,不过,全县范围内,也仅仅只有两所高中。
虽然学校不大,但我们在学校读书的那些年,隔个三五年都偶尔有一个把同学考入清北,至于华五院校,几乎每年都有同学考取。
聊到母校,当然少不了升学情况,恰好有一个同学在县里的教育局就职,通过他的口中了解到母校现在的情况。
去年,母校共有1100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百分之五十,其中一本上线不到二十,全校也是全县理科最高只有660分。
这个全县的状元,虽然超出了一本线100多分,但距离华五院校差20多分,清北更不用说了,分数差距更大。
就连现在比较热门的电子科大,根据教育局同学的说法,县里的状元距离录取线还差好几分,最后状元同学不得不选择了一所中下游的985学校。

县里的状元,连电子科大这样的中游985都没考上,其他的学生录取结果可想而知,得知这一情况,大家都唏嘘不已。
根据教育局同学的说法,其实这种情况在县一级的高中,还很普遍,只不过我们这个小县城表现更为突出。
首先:优秀学生流失情况很严重,每年中考结束,全县中考前200名的学生,有一多半都选择去市里的高中就读,甚至还有学生去省城高中求学,留在县城高中就读的优秀学生寥寥无几,县城高中在生源这个第一关就处于落后一步的状态。
其次:这些年,就业压力比较大,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到市一级的高中就业比较多,但到我们这个小县城任教的屈指可数,县里高中师资力量明显与市里的高中差一大截。
第三:县城高中学生的家长,不少人都在外地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平时放假都是爷爷奶奶在管,时常处于散养状态,全凭学生自觉,这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随着上级对县城高中教育重视力度的加大,相信这种局面会逐步改变,这也是县城高中生家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