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时期是春秋战国之后另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毕竟这个时代可是出了关羽这样的武圣以及诸葛亮这样的千古智圣。
那诸葛亮的名声有多大,可以说足足带火了一个姓。自孔明先生之后,诸葛就变成了一个自带高智商光环的姓氏。而以智慧和忠诚为代表的诸葛亮相比,那司马就是奸诈和反复无常的代名词。
然而,诸葛亮的后人是否像他一样忠诚于蜀汉呢?令人想不到的是,有的后代不仅没有坚守祖训,甚至还投靠了司马家的后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代武侯诸葛亮公元234年,蜀汉大地上奏起悲乐,蜀地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抱头痛哭,因为丞相诸葛亮去世了。诸葛亮的一生波澜壮阔,早年他曾经在隆中隐居,自比管仲乐毅,而后也是真真正正地做出了事实。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很多,有一部分是史实记载,还有一部分是小说的夸大其词,但不管怎样,其中还是有一些共性可以参考,比如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还有让诸葛亮铭记一生的三顾茅庐。
当年刘备曾经三次到茅庐中请诸葛亮出山,正是这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精神打动了诸葛亮,他才接受刘备的邀请。在草庐里,诸葛亮未出家门就能明了天下大事,为刘备做出《隆中对》规划出未来的政治蓝图。
而诸葛亮的高光远不止如此,或者说《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一生的起点。多数人见识到诸葛亮的才能是在赤壁之战中,208年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出使东吴,那时候刘备虽然有野心有名望,但是唯独缺了一块地盘,在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未来中,荆州才是刘备雄图霸业的开始。
诸葛亮出使东吴一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说服东吴和刘备联合一起攻打当时最大的敌人——曹操。另一个就是想办法得到荆州这块土地,最后诸葛亮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在不少的小说传记中,都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当作诸葛亮的功劳,但诸葛亮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两军对垒更多的是依靠军事实力的差距,凭借一个军师就想打赢一场仗是不可能的。而且当时诸葛亮代表的是蜀汉的势力,但刘备可没什么兵马,在赤壁之战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因此诸葛亮最大的作用是为刘备得到了自己的地盘,后来得到了益州这块地。有了这两块军事要地,刘备也正式跻身东汉群雄之一,获得三国混战的入场券。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自称汉中王,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往后的几年既是诸葛亮人生当中最快活的的日子,也是刘备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时光。
亲朋在侧,事业有成,是个人都会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刘备称帝不过三年光景,就在白帝城去世了。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幼主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这样的品行实在难得,甚至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追逐权力地位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性,而且很多人都难以经得考验,但是诸葛亮偏偏就经住了。幼主能臣,这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组合,要知道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就是在这里出了问题,做出了叛逆的行为。但是诸葛亮不仅没夺过权,甚至连争权夺势的权臣都不去做。
这和老对手司马懿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懿也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而且和曹操的品行和思考的方式都十分相似。曹操早年只想当大汉的忠臣良将,但是看见自己皇帝似乎不行了就想着自己上位。
而司马懿也是一样,一开始老司马不过是想着和诸葛亮一世双绝,但是曹家的子孙一个接着一个突然离世,而且这些曹家子孙的表现也没多好,这种情况下,即使司马懿愿意,但他的儿子也不愿意了。
司马昭并不把曹家放在眼里,直接当街抢走了皇帝之位。对比之下,足可见诸葛亮的道德底线有多高。
理想主义的末路,现实主义的选择诸葛亮的尽心忠诚到了现代都为世人称赞,虽然很多人认为小说里的诸葛亮多智近妖,现实中的诸葛亮不可能那么聪明。但即使他没那么聪明,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近乎殉道式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不然以他的政治觉悟不可能看不出蜀汉的困局和未来的走向,但诸葛亮还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奋不顾身,求一个可能。
可最后理想不是现实的对手,诸葛亮最终命丧五丈原。
而自打诸葛亮去世,蜀汉的天塌了一半,即使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丞相原有的地位,但诸葛瞻做的远没有诸葛亮好,始终没有带领蜀汉走出过去的困境。
在蜀汉最后的岁月里,诸葛瞻努力地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希望能够延续父亲的理想。然而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蜀汉已经气数已尽,再无回天之力,即使内部还有姜维这样的忠臣在,但宦官篡权的苗头已经无法遏制。而外部还有东吴曹魏的威胁,国家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时日无多。
公元263年,在邓艾和钟会的率领下,魏军分三路进攻蜀汉。最后的绵竹之战,诸葛瞻为国家浴血奋战,流尽最后一滴血,虽不负武侯忠义之名但天意难违,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殉国而亡。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诸葛家一家都是忠臣良将,哪有为司马家打工的?其实说是打工有些不合实际,但诸葛家的后人确实有在晋朝当官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直系孙子,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
诸葛京出生的年代很复杂,他出生在蜀汉末年,成长于晋朝初年。在他出生不久蜀汉被灭、父兄都死于战争。当时的晋朝并没有对昔日的宿敌赶尽杀绝,而是将这些人迁往河东。
诸葛京虽然是蜀汉人,但是对蜀汉没有多少认知,在他成年之后,天下就只有一个国家晋。晋朝皇帝为了展示自己的宽厚仁德任用了一些三国旧臣的后代,诸葛京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由于是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京的仕途还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在晋朝初年,诸葛京被任命为郿县县令,由于政绩不错,不久后被提拔为江州刺史。
那诸葛京的做法是否是对诸葛亮的侮辱呢?其实那时候诸葛京的做法不难理解,不过是时势所迫罢了。当时曹魏已经被内部瓦解,司马氏已经上台,而蜀汉,曹魏,东吴这些叱咤一时的国家早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
诸葛京作为诸葛亮的后裔能做的又有多少?那时刘备唯一指定继承人已经乐不思蜀了,诸葛京一个丞相的孙子再急也没有用。因此诸葛京的做法也是经历了多番的考量,他原本是是曹魏的俘虏,刚刚住在河东没两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
为了家族的未来诸葛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意料之中。
其实诸葛京不是第一个做晋官的蜀汉人,当时和诸葛京同时做官的人很多,因为司马炎在登基之后,罗宪为其推荐了不少人,诸葛京就在其中。当时还在晋朝的朝堂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好在诸葛京没有辱没祖上的名头,在晋朝也发挥了自己的才干。
结语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当年诸葛亮天赋绝伦也无法带领蜀汉崛起,5次北伐最终还是天不假年。诸葛京也是如此,在他生活的年代,蜀汉已经成为过去,祖辈的梦想也是水中望月,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虽然现实很残酷,但立足现实也是一个无法谴责的选项。我们无法立足那个时代,也没有资格谈论那个时代的人。如果我们去嘲笑挖苦冢中枯骨,那些枯骨又该怎么看待我们这些人。
历史的硝烟弥漫着过去的尘埃,现实的语调终究无法承担过去的重量,即使那很轻但是经过时间的打磨积累,再轻的重量也会像一圈又一圈的羽毛紧紧的裹着人压抑的让人窒息。我们能承载的只有现在或者未来。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