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诗人闺怨诗写得最好?读读他写的这7首闺怨诗便知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20 14:20:47

闺怨诗和宫怨诗是诗中常见主题,最优秀的闺(宫)怨诗都是男诗人所写,例如李白、白居易、杜牧等大诗人都曾经写过很多经典的闺怨诗,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闺怨诗和宫怨诗写得最好的大诗人是哪位?我认为是“七绝圣手”王昌龄,不信?读读下面他的这7首闺怨诗佳作便知。

第1首 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是闺怨诗的千古绝唱,用语自然、流畅、生动,“起承转合”教科书般完美。

闺中少妇初始不觉得愁,她登楼赏春,天真烂漫,当她忽见春来柳新,勾起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忧伤,但夫君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她陡然后悔,不该让夫君远走啊,如今徒留自己空守闺房,虚度岁月。

此诗并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苦溢出满纸,很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第2首 王昌龄的《长信怨》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长信怨》是王昌龄的宫怨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情景交融,通过梧桐黄叶、秋霜、玉枕、宫漏等物象衬托主人公孤苦、寂寞的情感,孤独溢出满纸,愁绪满怀,连绵不绝。

第3首 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宫怨诗委婉含蓄,主人公深深的怨恨隐藏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高妙的艺术手法。

主人公感慨自己早已失宠,幽闭深宫中,未曾逝去的容颜如今还不及寒鸦,寒鸦还能带着昭阳宫的日影过来呢!

此诗对比强烈,可见宫人内心之凄苦,幽怨之深沉,这是对封建社会宫选制度强烈的批判和谴责。

第4首 王昌龄《长信怨》五首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

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

红罗帐里不胜情。

这也是一首宫怨诗佳作,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而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

此诗利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刻画了失宠嫔妃与得宠嫔妃的天壤之别,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失宠嫔妃的深深同情。

第5首 王昌龄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宫怨诗,此诗借景抒情,虽然写宫怨,但全诗无一个“怨”字,而是利用精彩的对比手法,以新人受宠之欢,衬托旧人失宠之怨,是对古代宫选制度和皇族荒淫腐朽生活的强烈谴责。

第6首 王昌龄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被幽闭在深宫中的少女和她一连串的动作和意态,她想把怨情倾注向被宠幸的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连望都望不见,更加衬托了她孤苦落寞和处境之可怜。

此诗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可看到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第7首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侧面闺怨诗”。

此诗写戍边战士黄昏时刻思乡怀亲之情,通过“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边城明“月”,等边塞景象衬托出“金闺万里愁”,笔调苍凉,境象旷远,离愁尽染,极具艺术感染力。

王昌龄7首宫怨诗和闺怨诗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精彩纷呈,水平极高,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这些诗可见王昌龄确实对得起“闺怨诗第一人”的称号。

朋友们,你心目中的“闺怨诗”第一人是哪位?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0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