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半夜起床,意外发现公婆丑事,她悄悄端出三道菜

时髦蛋糕文化 2025-01-12 04:02:36

儿媳半夜起夜,意外撞破公婆丑事,她悄悄端出三道菜

翠花嫁到李家后,对公婆孝顺,对丈夫体贴,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可谁承想,这平静的日子底下,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寒风嗖嗖地刮着,树叶哗哗作响。

翠花半夜被尿憋醒了,她轻手轻脚地下了床,生怕吵醒丈夫。

她披上衣服,摸索着走到院子里,打算去茅房。

刚走到院子中央,她突然听见公婆屋里有动静,那声音咋听咋不对劲儿。

翠花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大半夜的,公婆在干啥呢?

她悄悄地靠近窗户,用手指轻轻捅破窗户纸,往里头一瞅,这一瞅不要紧,差点儿没把她魂儿给吓飞了!

只见公婆屋里点着昏黄的油灯,老李头穿着一身破衣裳,脸上涂得花里胡哨的,跟唱戏的似的。

王婆则穿着一身红艳艳的衣裳,头上还插着几朵大红花,俩人正对着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摆着一个香炉,香炉里香烟缭绕,俩人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搞啥神秘的仪式。

翠花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老两口葫芦里卖的啥药?

她屏住呼吸,继续听。

只听老李头说:“老伴儿啊,咱这事儿能成吗?

万一被儿子儿媳知道了,可咋整?”王婆瞪了他一眼,说:“怕啥!

这事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咱俩不说,谁能知道?

再说了,为了咱儿子的前程,咱俩也得豁出去了!”

翠花越听越迷糊,心想:啥前程?

这老两口到底在捣鼓啥?

她正琢磨呢,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鸡鸣声,天快亮了。

老李头和王婆慌忙收拾了一番,把香炉啥的都藏了起来,这才躺下睡觉。

翠花心里跟揣了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

她也没心思去茅房了,悄悄地回到屋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她琢磨着这事儿肯定不简单,得找个机会问问丈夫。

第二天一大早,翠花就起了床,开始忙活家务。

小李子也醒了,揉着眼睛问她:“翠花,你咋起这么早?

昨晚没睡好啊?”翠花勉强笑了笑,说:“没啥,就是有点儿失眠。”说完,她就去厨房做饭了。

吃过早饭,翠花趁着公婆出去串门儿的功夫,把小李子拉到屋里,把昨晚的事儿跟他说了一遍。

小李子一听,也愣住了,说:“这不可能吧?

我爹娘咋能干出这事儿来?”翠花说:“我也希望是我看错了,可那事儿明摆着,不信你今晚自己瞅瞅去。”

小李子心里犯难,不知道该咋办。

他想了一会儿,说:“要不咱先问问我爹娘吧,说不定是咱误会了。”翠花摇摇头,说:“这事儿不能明着问,得暗地里查清楚。”说完,她就开始琢磨咋个查法。

到了晚上,翠花假装睡着,其实眼睛睁得老大。

过了一会儿,她听见公婆屋里又有动静了,赶紧悄悄起床,溜到院子里。

这回她学聪明了,没靠窗户,而是绕着屋子转了一圈,想找个能听见屋里说话的地方。

她转到屋子后面,听见窗户底下有个洞,声音就是从那儿传出来的。

她蹲下身子,耳朵贴在洞口上,仔细地听。

这一听,又把她吓了一跳!

原来,老李头和王婆正在商量着要把家里的一件宝贝卖出去,换一笔大钱,好给儿子在城里谋个差事。

翠花心里纳闷:咱家有啥宝贝?

我咋不知道?

只听王婆说:“老伴儿啊,这事儿得赶紧办,再拖就来不及了。

咱儿子在村里待了这么多年,一直没啥出息,要是能在城里谋个差事,那可就光宗耀祖了。”老李头点点头,说:“嗯,我知道。

可我担心的是,那宝贝要是卖了,咱以后咋办?”王婆说:“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了儿子的前程,咱也得豁出去了!”

翠花越听越心惊,心想:这老两口说的宝贝到底是啥?

他们要把宝贝卖给谁呢?

她决定明天一早起来,好好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啥线索。

第二天一大早,翠花就起了床,开始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

她找了半天,也没啥发现。

她心想:难道这宝贝不在家里?

那会在哪儿呢?

她琢磨着这事儿得慢慢来,不能急。

到了晚上,翠花又悄悄地起来,想听听公婆还有啥动静。

这回她学聪明了,没直接靠窗户,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着,眼睛紧紧地盯着公婆的屋子。

过了一会儿,她看见公婆屋里亮起了灯,接着就看见老李头鬼鬼祟祟地从屋里出来,手里抱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翠花心里一紧,心想:这莫非就是他们说的宝贝?

她悄悄地跟了上去,想看看老李头要把宝贝带到哪儿去。

只见老李头一路小跑,来到了村头的大槐树下,跟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接头。

翠花躲在暗处,听不见他们说啥,但能看见他们比划着啥。

过了一会儿,老李头把宝贝交给了黑衣人,黑衣人给了他一袋银子。

老李头接过银子,数了数,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就往回走。

翠花见状,赶紧悄悄地跟在后面,想看看他要把银子藏到哪儿去。

老李头回到家,把银子藏在了厨房的灶台下面。

翠花心里有了数,决定明儿一早起来,把银子取出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啥线索。

到了第二天,翠花早早地起了床,趁着公婆还没起床,悄悄地溜进厨房,把灶台下的银子取了出来。

她打开一看,好家伙,满满一袋银子!

她心里琢磨着:这老两口为了儿子的前程,可真是豁出去了!

可这事儿到底该咋办呢?

她决定先不跟丈夫说,自己悄悄地查清楚再说。

到了晚上,翠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她琢磨着这事儿得找个啥法子,既能保住宝贝,又能让公婆和丈夫知道真相。

她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好法子来。

到了半夜,她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悄悄地起床,来到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她要做三道菜,一道是给公婆的,一道是给丈夫的,还有一道是给自己的。

她先给公婆做了一道“红烧排骨”,这道菜寓意着“骨肉相连”,她想借此提醒公婆,一家人要团团圆圆,不要为了钱财伤了和气。

她又给丈夫做了一道“清蒸鱼”,这道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她想借此告诉丈夫,家里的日子已经够好了,不要为了前程去冒险。

最后,她给自己做了一道“炒青菜”,这道菜寓意着“清清白白”,她想借此表明自己的立场,她不会为了钱财去做违背良心的事儿。

三道菜做好了,翠花把它们端到了桌子上,然后悄悄地回到屋里躺下。

她想看看明天一早,公婆和丈夫看到这三道菜会有啥反应。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公婆和丈夫都起了床,来到厨房吃早饭。

他们看到这三道菜,都愣住了。

老李头和王婆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几分。

小李子则挠挠头,不知道这是咋回事。

翠花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说:“爹娘,相公,今儿个我做了三道菜,你们尝尝看咋样。”说完,她就坐下来,开始吃饭。

老李头和王婆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翠花葫芦里卖的啥药。

他们拿起筷子,夹起排骨咬了一口,味道不错,可心里却不是滋味。

小李子则夹起鱼肉,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翠花看着他们,心里暗暗地琢磨着:这戏,该咋唱下去呢?

翠花瞧着公婆和丈夫那模样,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却也不急着挑破。

她慢条斯理地吃着饭,偶尔夹一筷子青菜,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老李头憋不住了,放下筷子,干咳两声,说道:“翠花啊,这菜做得挺好,可咋都是素的?

没点儿荤腥儿?”

翠花微微一笑,说道:“爹,这青菜啊,吃着清淡,可心里头敞亮。

咱家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没短过吃喝,我觉得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王婆一听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心里头嘀咕:这死丫头片子,话里有话啊!

可面上还得装糊涂,说道:“是啊,翠花说得在理,咱家确实该知足常乐。”

小李子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插嘴道:“翠花,你今天这是唱的哪出啊?

咋还整出哲学来了?”

翠花瞅瞅丈夫,眼神里满是温柔,说道:“相公,你细品品,这菜里头有讲究呢。”

小李子挠挠头,还是一脸茫然。

翠花也不着急,她知道这事儿得慢慢来,得让他们自己悟出来。

饭后,翠花收拾碗筷,公婆和丈夫则坐在堂屋里头抽烟袋锅子,一个个闷不作声,心里头都在合计翠花那话里的意思。

过了晌午,翠花见时机差不多了,便提议说道:“爹娘,相公,咱一块儿去后院瞅瞅咱家的老槐树吧,我今儿个发现那树上长了个挺大的槐瘤子,挺有意思的。”

老李头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那槐瘤子他清楚,昨儿个跟黑衣人接头就是在那儿。

他瞅瞅王婆,王婆也是一脸紧张,可这事儿瞒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跟着翠花去了后院。

到了后院,翠花指着那槐瘤子说道:“你们看,这就是咱家的‘宝贝’吧?”

老李头和王婆一听这话,差点儿没瘫地上。

小李子更是一头雾水,问道:“翠花,你这是啥意思?”

翠花叹了口气,说道:“相公,你爹娘为了你的前程,把咱家的‘宝贝’给卖了,换成了银子。”

小李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说道:“啥?

咱家还有宝贝?

卖了?

爹娘,这是咋回事啊?”

老李头和王婆见瞒不住了,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那槐瘤子底下埋着一坛子金子,是他们祖上留下来的。

老李头和王婆想着用这金子给小李子在城里谋个差事,这才铤而走险,把金子给卖了。

翠花听完,心里头五味杂陈。

她瞅瞅公婆,又瞅瞅丈夫,说道:“爹娘,相公,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可这事儿做得不对。

咱家虽不富裕,但咱活得坦荡。

用那金子换来的前程,咱心里头能踏实吗?”

老李头和王婆一听这话,羞愧得低下了头。

小李子也是满脸通红,说道:“翠花,你说得对,是我错了。

咱不能用那不光彩的手段去换前程。”

翠花见他们认了错,心里头也舒坦了不少。

她说道:“这事儿已经过去了,咱就不提了。

重要的是,咱得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做事得光明磊落。”

老李头和王婆连连点头,说道:“翠花啊,你说得对,咱以后做事一定光明磊落。”

这事儿过后,老李头和王婆把卖金子的银子要了回来,又悄悄地埋回了槐瘤子底下。

他们知道,那金子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得留给子孙后代,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就给卖了。

小李子也受到了教训,不再想着靠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前程。

他开始努力学习,想着靠自己的本事去闯出一片天地。

翠花呢,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公婆,体贴丈夫。

她知道,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翠花还是会时不时地做几道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饭。

老李头和王婆也常常会跟翠花和小李子讲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村里头的人都说,李家真是有福气,娶了个这么好的儿媳。

翠花听了,心里头美滋滋的。

她知道,这都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小李子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钱。

老李头和王婆看着儿子有出息了,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翠花呢,也在村里头开了个小卖店,生意红红火火的。

一家人虽然各自忙碌,但心却始终连在一起。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那饭桌上,总会有翠花亲手做的几道好菜,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村里头的人都说,李家真是有福气,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翠花听了,心里头更是乐开了花。

她知道,这都是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结果。

如今,李家已经成为了村里头的一户大户人家。

每当有人问起他们成功的秘诀时,他们总是会笑着回答:“没啥秘诀,就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这就是李家的故事。

一个关于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翠花的智慧与善良,看到了老李头和王婆的悔悟与改变,也看到了小李子的成长与进步。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团结与和谐,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 阅读:3
时髦蛋糕文化

时髦蛋糕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