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降到了12%,水旱、风沙灾害事件频发。特别是在被称为“三北”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沙化的土地面积占到全国的9成,森林覆盖率更是只有5%。每到春季,风沙起、漫天黄土,遮蔽道路,大半个中国受影响,北方的居民吃尽了苦头。
为了解决沙尘生态灾难,“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正是从这一时期启动,计划用70多年的时间,在三北地区建设一条南北宽度560公里到1460公里,东西长度4480公里的f防护林工程,覆盖面积407万平方公里,近半个中国都在其范围内。这一项目也被称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三北防护林建设不久后,质疑的声音也有不少,为何出现如此情况呢?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争议
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总面积接近150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内生态薄弱,开垦采伐严重。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沙漠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张1500多平方公里,到7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近2亿亩的农田受到风沙的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此外,还有1.5亿亩的草场退化严重。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黄土高原一带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16亿吨,使得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悬河。
面对此困局,唯有进行大力度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通过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来改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现象。
到2000年左右,“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累计完成造林2203万公顷,超额完成制定的任务,区域内森林总蓄积净增加2.35亿立方米,占同期全国森林蓄积净增量的50%。
但从这一时期开始,有关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质疑越来越多,甚至有专家表示防护林并没有有效阻止风沙的侵袭,在西北干旱的地区盲目的植树造林工程反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反对者认为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不适合大规模植树造林,我国西北防护林工程很多区域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甚至是 300毫米以下,并且有些地方属于草原、荒山地区,不宜植树造林。一些已经建成的人工林,由于蒸腾耗水量过大,导致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位降低,树木生长发育受到水分胁迫,致使养分、微生物等不协调,诱发树势衰弱,极易遭受病虫害等侵入。
此外,为了保证这些树木的供水,护林人员不得不把地下水乃至黄河水抽到山上浇灌林木。就经济层面而论,此做法实非合算之举,亦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
事实上,三北防护林自建设以来,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干旱的沙化区域走出了一条“光伏+治沙+梭梭+中药材+企业+农牧民利益联结”等6个治理模式。研究推广节水抗旱造林集成技术、盐碱地造林技术、无水栽培技术、退化草原修复技术,为提高地区防沙治沙成效提供科技支撑。
三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自“三北工程”启动以来,总投入1200多亿元,不足三峡水电建设的的一半支出。取得了巨大成就,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4%。森林木材的蓄积量净增超14亿立方米,占到全国森林储蓄量的十五分之一。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流失面积相对减少67%。黄河干流年总输沙量仅为9500万吨,这一数字与50年代9亿吨的年均值相比,暴减了9成,整个黄河流域的输沙量降低到3亿吨以内,某些河段比长江还要清澈。古人所畅想的:“俟河之清”已经变为现实。
从经济效益看,有效庇护农田4.5亿亩,防护效应使工程区粮食年均增产1060万吨,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果产业基地,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
至于生态效益更是明显,四大沙地绿化提高,毛乌素沙地基本上消失,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降水量增加,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5万亿元。
一言以蔽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勒石记功!
蓝天
消灭沙漠,还我青山绿水…华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