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长期积弱,散户亏钱如流水,但“市场毒瘤”们却总能逍遥法外。问题来了——个人操纵市场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到底哪个危害更大?该罚得更狠?

先看操纵市场,典型如“庄家”控盘、虚假申报、对倒交易等,目的是短期拉抬股价割韭菜。按现行法规,违法所得1亿,最高可罚3亿,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这看似严厉,但实际操作中,真正被罚到倾家荡产的案例寥寥无几,更多是“罚酒三杯”,比如某私募大佬操纵市场赚了4.5亿,最终只罚了1.4亿,还能继续混圈子。
而财务造假呢?性质更恶劣!上市公司系统性造假,虚增利润、隐瞒债务、伪造现金流,直接扭曲企业价值,让投资者基于虚假信息决策。康美药业300亿造假,ST长生疫苗数据造假,坑害的是整个市场信任基础。但按《证券法》,财务造假顶格罚款仅60万,即使新修订后提高到1000万,相比动辄几十亿的造假金额,仍是九牛一毛。

同样是“骗钱”,为什么造假比操纵市场罚得轻? 操纵市场影响短期股价,而财务造假摧毁的是长期投资逻辑。一个让散户亏一时,一个让所有人不敢信财报。孰轻孰重?
再看罚款比例。操纵市场“赚1亿罚3亿”,那造假1亿该罚多少?按危害性,至少该是10倍起步!毕竟造假不只是一次性收割,而是持续数年欺骗市场,破坏力远超短线操纵。可现实呢?某公司虚增利润20亿,罚款500万——相当于诈骗20亿只判了2.5天房租,荒谬至极!
更气人的是,造假成本低到令人发指。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罚款几十万;散户跟风买股亏光本金,却无处申冤。这种扭曲的惩戒体系,直接导致A股“劣币驱逐良币”。为什么垃圾股总能炒上天?因为造假代价太低,而做局拉股价的“庄家文化”却屡禁不止。

监管层总说要“零容忍”,但罚则不改,一切都是空谈。美股对财务造假动辄罚到破产+高管坐牢(如安然事件),而我们的60万封顶罚款,简直是在鼓励犯罪。如果真想提振市场信心,就该让造假者倾家荡产,让操纵市场者牢底坐穿。否则,散户永远只是砧板上的肉。
A股长期颓势的根源,不是缺资金,而是缺信任。当造假比摆摊卖红薯的风险还低,谁还敢长期投资?当“罚3倍”只针对操纵市场却放过造假,监管的板子是不是打偏了?
市场不需要救市资金托指数,只需要一把真正锋利的刀——对财务造假,罚到破产+刑事追责;对操纵市场,没收全部所得+行业禁入。只有让作恶者疼到骨头里,A股才能从“赌场”变回“市场”。否则,任何牛市,都只是下一轮割韭菜的前戏。
用户10xxx71
要想股市能涨起来,必须改变规则,公平公正。第一取消量化,再就是现在机构和大户都能做空挣钱,散户不能做空,所以散户就是待宰的羔羊,机构和大户都想做空挣钱,除了散户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其他都在做空挣钱,这样的股市一方面不公平另一方面肯定涨不起来,除非关闭量化,关闭融券做空,要不就让所以散户也能融券做空。而且必须关闭转融通,禁止程序量化。每月两次的股指、期权交割日必需改为两个月一次,,还有分红没达到融资额的80%禁止减持。什么是公平?就是机构投资者能做空赚钱,中小投资者也必须可以,机构投资者可以T+0,中小投资者也必须可以。要不就取消转融通,取消融券做空机制,而且必须取消量化。要实行散户T+0,机构投资者T➕1这样才公平啊。财务造假、虚假上市赔付制度必须出台。T+O如果不推出,那股指期货就暂停。必须停止量化交易,散户在量化交易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 这再就是融券做空还钱就能平账这对散户更不公平,别的国家是融券必须还券,做空要是涨得太多更要必须还券,直到强平,可我们股市呢听说可以不用还券直接还钱就行,这股市可是真会进步真会变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