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相亲,到场发现她竟是我老师,更想不到的是她要我快娶她

慢步娱乐 2024-12-06 05:34:52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小川,今天这个相亲对象可是县里一中的老师,你可千万别错过。"

刘姨的话还在耳边回响,陈川推开包间门的一瞬间,却怔住了。

熟悉的背影,优雅的气质,那个转身的刹那,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竟然是她!

01

陈川出生在西南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庄。这里的清晨总是被雄鸡的啼鸣唤醒,夜晚则伴随着虫鸣入睡。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劳作。

为了让陈川能上学,父亲每天凌晨三点就要去镇上卖菜,母亲则在地里加倍干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佝偻的背影深深刻在陈川的记忆里。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陈川就要翻山越岭走上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镇上上学。寒冬腊月,山路结冰,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夏天暴雨,泥泞的山路让他一身泥浆也不敢停歇。书包里装着从家里带的冷馒头和咸菜,这是他一天的干粮。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搬进学校宿舍那天,母亲硬是塞给他五十块钱:"儿子,这是妈这几个月省下的,你要好好吃饭。"陈川握着那皱巴巴的钱,眼眶湿润。

可县一中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这里的同学大多来自城里,穿着光鲜,说话洋气。课间休息时,他们三五成群地去小卖部买零食,而陈川只能躲在教室角落,默默啃着带来的干粮。

即便家里好不容易借钱给他买了一套新校服,他也不敢穿出来显摆。那件深蓝色的校服被他小心翼翼地挂在宿舍衣柜里,只有重要场合才舍得穿。这种自卑,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

一切的转机发生在高二开学那天。新来的语文老师苏雅走进教室时,整个班级都安静了。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裙,举止优雅,说话温柔,像春风一样让人倍感温暖。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语文老师苏雅。"她微笑着说,"在我的课堂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陈川永远记得第一次上苏雅的课。那天她在讲《背影》,说到作者目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月台的场景时,陈川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下课后,苏雅叫住了正要离开的他。

"陈川,我看你上课时很投入。"苏雅温和地说,"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陈川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想到了我爸爸。他每天凌晨去镇上卖菜,背着箩筐的样子,跟课文里写的很像。"

苏雅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说:"你很孝顺。下次作文课,把你的故事写下来好吗?我很想看看你眼中的父母。"

02

就这样,陈川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在苏雅的鼓励下,他开始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起来。每当他回答问题时,苏雅总会投来赞许的目光,这让他倍受鼓舞。

一个月后的作文课上,苏雅布置了题目《家乡的夜晚》。其他同学都在写城市的霓虹灯,而陈川却写了山村的星空和父母辛勤劳作的背影。那天晚上,他趴在宿舍的书桌前写了整整三个小时:

"月光如水,洒在蜿蜒的山路上。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家的轮廓。田间小路上,父亲扛着锄头疲惫地往家走,布满老茧的手仍紧握着工具,仿佛那是全家的希望。门前,母亲伫立良久,佝偻的身影被油灯拉得很长很长......"

批改作文时,苏雅破天荒地给了他满分。她在课堂上朗读了陈川的文章,声音轻柔,仿佛在讲一个感人的故事。读完后,她亲手把作文本递给他:"这篇文章让我仿佛看到了你眼里的家乡,你的文字很有力量。"

那是陈川人生第一次被老师当众表扬,那种被认可的感觉让他感动得想哭。放学后,他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里涌动着说不出的滋味。

从那以后,陈川开始期待每一节语文课。苏雅不仅教他们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她常说:"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记录,因为那里藏着最真实的感动。"

意外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午休时分。陈川正在教室角落啃着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几个穿着名牌衣服的男生围了上来。为首的是班里有名的富家子弟张浩。

"哟,又在吃干馒头啊?"张浩戏谑地说,"要不要尝尝我们的盒饭?"说着,他故意把打翻的酱油淋在陈川的校服上。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陈川握紧了拳头,眼眶发红。这是他唯一一套新校服,是父母东拼西凑给他买的。

"张浩!"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苏雅站在那里,眼神锐利,"请你来一趟办公室。"

第二天,张浩主动向陈川道歉,态度诚恳。后来陈川才知道,苏雅不仅找张浩谈了话,还联系了他的父母。这件事之后,张浩竟然成了陈川最好的朋友。

班里的气氛渐渐发生了变化。陈川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孩子,他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然而,好景不长。

一次课后,班里的课代表李莹红着脸递给陈川一封信:"这是给苏老师的,你能帮我转交吗?"

0 阅读:0
慢步娱乐

慢步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