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是保护动物吗,如何分辨养殖鳖和野生鳖,一起来看

泰瑞看看 2023-06-08 16:07:04

根据数据,在距离今天大约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了可以吃鳖的记录,直到现在,鳖在我们国家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一点从我们国家大约35万吨的鳖年产量就可以看出。

 鳖是鳖科下三十多种生物的总名,在中国有四种:中华鳖、山鳖、乌鳖和斑鳖,乌鳖是濒临灭绝的生物,受到了国家的保护,乌鳖也被称为沙鳖,并且在中国,中华鳖所占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可以说,中华鳖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鳖类。因此,中华鳖作为一种普通的食用鱼类是否意味着其不受保护?不会,因为中华鳖是一种繁殖能力强,中华鳖的种群也从一个普通的濒危物种,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的生物之一。

说到三有,咱们就多说两句,中华鳖虽然也受保护,但在等级上却不如国家一二级保护,因此,这两种动物都被列为保护动物,不得擅自杀害。但是,因为“野生”的原因,即便是现在,在乡村和城市的交界处,依旧可以见到贩卖中华鳖的小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购买,因为他们不会分辨,所以才会被忽悠。

但事实上,尽管同为中华鳖,但是野生的和驯化的却有着天壤之别,那么,我们就来谈谈怎么分辨吧?区分野鳖与养鳖的普遍误解?

对于如何区分野生与饲养的鳖,有一个一度被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肚子和油的颜色,饲养的鳖的肚子一般都是灰白色,而野生鳖的肚子一般都是黄色,同时,饲养鳖的油也是黄色,只是黄得有些过深,这是由于添加了脂肪的饲料所造成的,而野生鳖的油则是黄光。这种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很有效,但自从二十一世纪之后,很多省份都开始将黄河鳖当成了重要的水产动物,例如荥阳市,就投资了三千万来饲养黄河鳖。但随着黄河鳖的上市,这种鉴别方式已经失去了作用。

 黄河鳖是中华鳖的一种,也是黄河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一般的中华鳖都会变色,唯独黄河鳖不会变色,并且在饲养之后,还会呈现出“三黄”,一种是油黄,一种是背黄和背黄。目前,全国饲养黄河鳖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百万头,因此,用旧有的办法来区分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在碰上黄河鳖时,根本不起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区分野鳖与家养鳖?虽然有些乌鳖的肚子是黄色的,但黄河鳖的数量并没有中华鳖那么多,就算是黄河鳖,肚子也有百分之十五是灰色的,所以这种做法还是可以借鉴的。由于生活环境和食物的不同,饲养的乌鳖和野生的乌鳖有四个很大的区别。

第一,从性格上来说。乌鳖与其他乌鳖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乌鳖的脑袋和四条腿的伸缩能力,乌鳖一般不能把脑袋和四条腿都收回去,所以乌鳖的攻击力要高于乌鳖(除了鳄鳖哈),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一只乌鳖是不是被驯化的,所以当你接近一只中华鳖的时候,乌鳖并没有攻击你,而是畏畏缩缩的,那么很有可能是被驯化的。另外,这只野鳖很敏捷,我们还可以将其翻身,肚皮向天,只要能迅速翻身,那就有很大可能是一只野鳖。

 第二步:观察利爪。中华鳖是一种生活在水下的生物,它喜欢在水下挖掘淤泥,然后躲在水下,冬天的时候,它会在水下挖掘出一个洞穴来进行冬眠,这也让中华鳖拥有了一双非常锋利的钳子。而养鳖则不一样,因为是圈养,所以没有太多的用处,所以他们的爪子都很粗糙,很短,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

 第三件事,就是它的鳖壳。同样体型的中华鳖,一般都要比人工饲养的要老两岁以上,人工饲养的可以通过吃东西来补充自己的重量,但有些地方却不能这么做,例如鳖壳。同样重量的乌鳖,其背部的甲壳要比人工饲养的乌鳖更大,也更有光泽。另外,在鳖壳周围还有一圈鳖壳,因为饲养鳖壳的时间比较短,所以鳖壳比较小,比较薄,而野生鳖壳的厚度比较大。

第四,观察腹部的鳞片。腹部鳞片我们前面提到,野生乌鳖的腹部鳞片一般为黄褐色,另外,它们的腹部鳞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血管。在野外发现的乌鳖,其腹部甲壳上有明显的血管,这是人工饲养乌鳖所没有的特点。

我们这里的每一种牲畜,都是从野外采集来的,并不代表它们就是可以食用的,就拿中华鳖来说,它们是被驯化的,被驯化的,它们可以吃鹿茸,也可以吃鹿肉,但是被驯化的,却是一种罪过。因此,在野外与人工饲养的中华鳖要小心辨别,避免由于不明原因而误食国家保护的生物。
2 阅读:38
评论列表
  • 2023-06-08 16:39

    写的不错[玫瑰]

  • 2023-06-08 16:21

    保不保护不好说 经常吃[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