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原矿泥料

紫砂壶见文化 2025-03-21 12:18:44

在紫砂壶选购的旅程中,你是否常被商家口中的“原矿泥料”所吸引,认为这便是品质的保证?但真相是否如此简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泥料背后的神秘面纱。

谈及“原矿泥料”,坊间流传着两种声音。其一,源自黄龙山的泥料,方能称为原矿;其二,则强调未经任何添加,纯净如初的开采泥料,即为原矿。然而,这两者的界定,实则难以直接评判泥料的优劣。原矿与否,并非衡量泥料好坏的金科玉律。好泥料,或许藏于原矿之中,亦可能脱胎于精心调配的非原矿。

那么,为何“原矿泥料”的风潮如此盛行?这背后,离不开商家的精心策划。当黄龙山的紫砂矿开采受限,一场关于泥料的“炒作盛宴”悄然拉开序幕。一些敏锐的商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以“原矿泥料”为噱头,推高价格,从中渔利。事实上,泥料间的差异,虽确实存在,却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悬殊。

评判泥料的优劣,其关键在于“炼泥”的艺术。作为紫砂泥料制作的核心环节,炼泥不仅涉及风干、碾磨等基础工序,更需精准调配泥料中的水砂泥比例。过多的砂,将导致泥料失去可塑性;而过多的泥,则易于变形,难以成型。且每一种泥料,都有其独特的脾性,对应的炼泥之法亦各不相同。

因此,泥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炼泥的配方。各家都有其独到的炼泥秘方,即便是同种矿料,在不同匠人之手,也能炼出截然不同的泥质。这些秘方,往往世代相传,秘不示人。

一般而言,一把好壶,其泥料应易于包浆,水色润泽,质感细腻。这样的泥料,砂泥比例恰到好处,制壶过程中不易干燥,且可塑性强。对于“原矿泥料”的迷思,你是否已豁然开朗?其实,选壶之时,无需过分纠结于是否原矿。因为原矿泥料,未必尽善尽美;而外矿泥料,亦不乏佳品。

0 阅读:0
紫砂壶见文化

紫砂壶见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