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鼓励泽连斯基不要气馁,说乌克兰赢了,俄罗斯才占你20%领土

远方风林 2025-03-04 15:36:30

华盛顿与基辅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当泽连斯基结束备受冷遇的访美之行后,欧洲多国试图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却暴露出西方阵营内部日益复杂的分歧。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唐宁街10号紧急会见泽连斯基,承诺推动美乌和解。然而,特朗普团队在24小时内明确拒绝调解提议,坚持要求乌克兰总统就白宫争吵事件道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分析显示,英国对乌军援已占其年度国防预算的13%,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斯塔默的“坚定支持”表态显得力不从心。

作为乌克兰最活跃的东欧盟友,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提出惊人观点:“俄罗斯三年仅控制乌克兰20%领土,恰恰证明乌军战略成功。”这种“逆向激励”背后,是波兰自身的安全焦虑——该国2023年国防开支达GDP的4.7%,向北约东翼增派1.5万兵力,并在波白边境加速部署“刺猬”防御系统。华沙的军事化进程与其对乌立场形成微妙共振。

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虽重申支持乌克兰,但分别将坦克交付计划推迟6个月和9个月。相比之下,加拿大宣布追加8.4亿加元无人机援助,成为少数实质性增援的国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修补关系”建议遭基辅冷处理,反映出跨大西洋联盟协调机制正在失效。

回顾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当时的军费仅占GDP的1.2%,远未达到北约标准。波罗申科政府的亲西方政策未能换来安全保障,反而刺激俄罗斯采取更果断行动。如今的战场僵局,某种程度上是过去十年政策累积的产物——乌军虽获得西方650亿美元军援,但重装备到位率不足45%。

波兰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凸显中小国家的战略困境。作为北约“东大门”,其境内“特朗普堡”基地扩建工程加速推进,未来将容纳5500名美军。这种选边站队虽获得短期安全承诺,却使该国成为俄导弹防御系统的首要目标。西科尔斯基的“精神胜利法”,本质上是将复杂的地缘危机简化为舆论战策略。

当前的乌克兰危机已超越单纯军事对抗,成为检验国际秩序韧性的试金石。当美国军援在国会卡壳、欧盟经济疲软制约援助力度,基辅的未来或许不取决于战场得失,而在于大国博弈的天平如何倾斜。波兰的“另类支持”能否转化为实质筹码,仍是未知数。

0 阅读:99

评论列表

昷昷恭人

昷昷恭人

3
2025-03-04 20:56

文中北约秘书长还是"斯托尔滕贝格"?拉黑。

远方风林

远方风林

人有所短,阅事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