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总指挥究竟是谁?白崇禧撵走冯玉祥,才是三易主帅的节点

奋发图强噢 2024-11-07 02:11:30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一枪在八字桥打响。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投入了近百万中国军队,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首次大规模会战。然而,关于这场会战的最高统帅,历史记载却颇为混乱。有说是张治中、有说是冯玉祥,更有说是蒋介石亲自指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说法?战役期间指挥权的变更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张治中的七日主帅

1935年春,张治中正式接任京沪警备司令一职。这个任命绝非偶然,因为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正是他率领第五军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在上海城区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经过那场战役,张治中对日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方式有了深刻认识。

在接任京沪警备司令后,张治中立即着手部署防务。他将指挥部设在南京,同时在苏州设立了秘密的野战指挥所。为了掩人耳目,这个指挥所被命名为"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此外,他还在南京至上海之间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些准备工作为后来的淞沪会战奠定了基础。

1937年8月9日,虹桥机场附近发生了日本海军少尉大山勇夫被击毙事件。这一事件迅速激化了中日双方的矛盾。8月11日深夜,张治中被紧急召见。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他向最高当局汇报了上海地区的军事部署情况,并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术建议。

张治中的计划是这样的:以第87师、第88师为主攻部队,第36师为预备队,加上独立第20旅的火力支援,对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突袭。这支部队被整编为第9集团军,总兵力达到4万余人,而当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仅有4000余人。

8月13日下午,战斗在八字桥意外打响。易瑾营长率领第88师先头部队与日军遭遇,并在简短的判断后果断开火。这一枪,比原定的进攻时间提前了近12小时。张治中接到战报后,立即调整作战计划,命令各部队按照预定方案向日军发起进攻。

然而,战事的发展并未如张治中所料。日军依托租界内的混凝土碉堡顽强抵抗,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在火力配合和巷战经验上却显示出明显不足。更为关键的是,日本海军的舰队很快赶到,用舰炮火力支援陆战队的防御。

到8月18日,情况发生了重大转折。日本陆军派遣军的两个师团已经从本土启程,准备增援上海。这意味着战事即将全面升级,局部冲突将演变为大规模会战。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南京方面决定调整指挥体制,开始筹建战区制度。这一决定,也标志着张治中作为淞沪会战最高指挥官的时期即将结束。

二、顾祝同的幕后运筹

顾祝同作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早在北伐时期就以军事才能著称。1937年8月中旬,当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在上海城区陷入苦战时,顾祝同正在南京主持军务。作为军政部次长,他开始筹划更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8月19日,日军第3师团在吴淞口登陆,第11师团在金山卫登陆。面对日军的迅速增援,单靠第9集团军已无法应对。顾祝同立即向最高当局建议,调集更多部队增援上海。他首先调动了第36师和独立第20旅,随后又调集了广东的第60军、福建的第55师等部队北上支援。

在调兵遣将的同时,顾祝同还负责协调各路援军之间的关系。当时驰援上海的部队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中央军系统,也有地方军阀的部队。比如广东的第60军就是由陈济棠的旧部改编而来,与中央军之间存在不小的隔阂。顾祝同通过个人威望和组织能力,逐步理顺了各部队之间的指挥关系。

8月23日,顾祝同在杭州主持军事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这个指挥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淞沪会战的指挥体系开始走向正规化。在张治中担任第9集团军总司令期间,顾祝同实际上扮演了军令传达和后勤保障的角色。

随着战事的扩大,顾祝同与张治中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张治中作为京沪警备司令,对上海地区的防务具有完全的指挥权。但现在,随着援军的不断到达,这种单一的指挥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战场需要。顾祝同开始逐步接管军队调动的实权。

9月初,顾祝同在南京组建了战时军需供应处,负责统筹调配各部队的弹药和粮饷供应。这个机构的设立,使得他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各部队如果需要补充弹药或其他军需物资,都必须通过顾祝同的协调。

在罗店战役期间,顾祝同更是多次亲赴前线,协调第9集团军与其他援军之间的作战行动。他提出了"以守为攻,诱敌深入"的战术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最高当局的认可,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后,顾祝同进一步扩大了前敌总指挥部的职权。他不仅负责军令的传达,还开始直接参与战役计划的制定。这种指挥体制的变化,为后来冯玉祥出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埋下了伏笔。

三、冯玉祥的短暂统帅

1937年9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正式成立第三战区,任命冯玉祥为司令长官。这位曾在北洋时期叱咤风云的"基督将军",时年55岁,此前已经淡出军界多年。他的出任,在当时引发了诸多揣测。

冯玉祥抵达上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张公洞一带设立指挥所。这个位于上海郊区的山洞,成为了他指挥淞沪会战的中枢。在这里,冯玉祥不仅处理军务,还常常写诗抒发爱国情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誓守淞沪战到底,中华儿女不投降"这副对联,被张贴在指挥所的门口。

然而,冯玉祥面临的局势异常严峻。此时日军已经增兵至15万人,并在海军的配合下,形成了对上海的三面包围之势。更为棘手的是,原本属于西北军系统的部队,在过去几年间已经逐渐瓦解。冯玉祥虽然名义上统帅全局,但实际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却极为有限。

9月下旬,白崇禧以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的身份,来到第三战区进行战场视察。这位被誉为"小诸葛"的军事家,对战区的指挥体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白崇禧认为,冯玉祥虽然威望甚高,但长期脱离军事工作,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已经跟不上时代。

在视察期间,白崇禧发现了几个严重的问题。首先,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不足。以9月23日的月浦战役为例,第55师与第57师在进攻时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两个师分别遭到日军的各个击破。其次,战区司令部对新式武器的运用缺乏经验,尤其是在对空防御和反装甲作战方面,显得准备不足。

更为关键的是,冯玉祥采用的依托城市固守的战术,在面对日军的现代化装备时暴露出明显弱点。日军的战车部队和海军舰炮,不断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而冯玉祥却仍在强调"固守阵地"的传统战法,这引起了白崇禧的强烈不满。

白崇禧返回南京后,立即向最高当局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报告中指出,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指挥体制,不仅无法有效遏制日军的进攻,更可能导致整个长江下游防线的崩溃。这份报告对后来冯玉祥的去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0月初,当日军开始对罗店发动新一轮猛攻时,冯玉祥的指挥权已经受到严重制约。各部队开始直接接受南京方面的指令,战区司令部的统筹作用大为削弱。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最终导致了第三战区指挥体制的重大调整。

四、白崇禧的一系列建议

1937年10月中旬,白崇禧在南京主持军事会议,针对淞沪战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涉及战术层面的调整,更包含了对整个第三战区指挥体制的重大改革。

白崇禧首先提出了"纵深防御"的作战方案。他认为,面对日军优势火力,应该放弃单纯依托城市固守的战术,而是建立起由前沿阵地、主防御阵地和预备阵地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这一建议的提出,源于他对日军作战特点的深入研究。

在具体部署上,白崇禧建议将防线向西延伸至苏州河一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中国军队被压缩在狭小的上海市区内。他还提议在昆山、太仓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以应对日军可能的迂回包抹。这些建议得到了最高当局的重视。

10月18日,白崇禧亲自前往第三战区前线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现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存在严重问题。于是,他立即着手改革通信系统,在各师之间建立起直接的电台联络网。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关于军队调动,白崇禧提出了"机动预备队"的概念。他建议从各军中抽调精锐部队,组成战区机动预备队,以应对日军可能的突破。这支预备队由两个师的兵力组成,平时驻扎在后方,一旦前线发生突发情况,即可迅速增援。

在装备配置方面,白崇禧特别强调了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性。他建议在各师配备至少一个反坦克连,并在适当地段布设反坦克壕沟和地雷阵。这些措施对遏制日军装甲部队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10月下旬,白崇禧又提出了调整炮兵部署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将分散在各部队的炮兵集中起来,统一指挥,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网。这一建议得到采纳后,中国军队的火力优势在局部战场上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后勤保障方面,白崇禧提出了"三线补给"的方案。第一线是各部队携带的战斗物资,第二线是师级后勤单位,第三线则是战区统一调配的战略储备。这种补给体系的建立,使得前线部队的弹药供应更加稳定。

此外,白崇禧还特别关注伤员转运问题。他建议在苏州、无锡等地建立野战医院,并组织专门的伤员转运队。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前线将士的医疗保障条件。

对于制空权问题,白崇禧提出了"地空协同"的作战方案。他建议在重要据点周围布置高射机枪阵地,同时利用伪装和工事遮蔽来减少日军空袭的效果。这些防空措施虽然无法彻底解决制空权劣势的问题,但确实降低了部队的伤亡率。

五、陈诚的最终指挥

1937年10月底,陈诚正式接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一职。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陈诚此前在江西剿匪战役中已经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接任后的第一个决定是重新调整防御部署,将主力部队向西收缩至苏州河沿线。

陈诚上任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确定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在日军主力压境时,中国军队采取战略性撤退,但在关键地区仍然保持强有力的抵抗。11月初的罗店反击战就是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

在指挥体制上,陈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将战区司令部划分为作战、情报、后勤三个主要部门,每个部门都配备专职参谋。这种体制的建立,使得战区的指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他还在各师派驻联络官,确保命令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基层部队。

11月5日,日军在青浦方向发动猛攻。陈诚立即调集预备队迎击,并指挥炮兵部队对日军集结地实施火力打击。这次战斗中,中国军队首次尝试了"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战术,给予日军重创。这次成功的指挥,展现了陈诚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

在后勤保障方面,陈诚特别重视弹药补给问题。他在常州设立了战区弹药总库,并建立起完整的运输线路。为了保证运输安全,他还专门组建了护路部队,确保补给线路的畅通。这些措施为持久作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陈诚还特别注意对敌情的研判。他在司令部设立了专门的情报分析室,每天都要亲自听取情报汇报。通过对日军行动模式的分析,他准确预判了日军将从金山卫方向发动新的进攻。这一判断为后来的防御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11月中旬,日军开始向嘉定、青浦一线发动总攻。面对这一局面,陈诚采取了"弹性防御"的战术。他命令各部队在遭遇优势兵力时可以主动后撤,但必须确保有序撤退,不得造成混乱。这种战术既保存了实力,又避免了部队陷入被围歼的危险。

在战役指挥中,陈诚特别强调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他要求步兵进攻时必须有炮兵的火力支援,撤退时也要有掩护部队的配合。这种严密的协同作战体系,使得中国军队即使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仍能与日军展开有效对抗。

11月下旬,随着战局的发展,陈诚开始考虑战略转移的问题。他在太湖以西的地区布置了多道防线,为后续的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同时,他还安排工兵部队对苏州河沿岸的重要桥梁进行加固,为可能的战略撤退准备交通设施。

在最后的几次战斗中,陈诚展现出了出色的临机决断能力。他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使得中国军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直到11月底撤出上海,整个撤退过程都保持着相当的秩序。

0 阅读:0

奋发图强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