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服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那土耳其的阻拦必然要写上重重的一笔。
当初土耳其在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到中国的路途上“拦路抢劫”,差点致使这艘航母服役的计划流产。
辽宁舰
瓦良格到中国
这件事要追溯到苏联解体,在那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后,苏联的军事遗产成为了各国争相抢夺的“蛋糕”。
中国也在这其中从乌克兰手里买下了苏联留下来的瓦良格号,这艘航母经过漫长的谈判和竞标后,于2000年6月离开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开始前往中国。
瓦良格号
但是这艘航母从黑海造船厂离开后,在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却遭到了土耳其的无故阻拦。
土耳其政府以瓦良格号船体太大影响其它船只通航,且船体无动力系统,可能导致搁浅等借口,拒绝瓦良格号经过。
随后中国就和土耳其开始了谈判,而谈判过程中的土耳其也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诸多非常无理的要求。
其中比较核心的几点,就有要求中国必须每年200万人次到土耳其旅游,以及中国政府需提供10亿美元保证金等。
瓦良格号
在10亿美元保证金这个问题上,土耳其当时的要求是把这笔钱存入土耳其指定的银行,并且2年内不能取出。
事实上这就是土耳其趁着要保证金,要求中国给土耳其提供一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至于土耳其要求中国每年200万人次去土耳其旅游,这个要求其实更加过分。
首先旅游本身就是商业行为,土耳其此举那就是要求中国动用行政力量来为土耳其的旅游业兜底。
其次200万人次的“旅游潮”,预计能为土耳其带来每年2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这可比10亿美元保证金狠多了。
瓦良格号
对于土耳其的无理要求中国自然不服,随后便开启了又一轮的谈判。
经过多轮沟通,情况最终得到了进展。中国这边找来了希腊作为“担保”,免除了10亿美元的保证金,转而以让渡一些武器技术,并为土耳其提供价值3.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最终土耳其同意瓦良格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中国方面和希腊方面出动大量的拖船来引导瓦良格号。
2001年11月,瓦良格号离开了停驻了16个月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了中国。
至2002年3月,瓦良格号抵达大连,2012年9月瓦良格号正式改造完成,在经过多次海试和测试后交付给中国海军,成为了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瓦良格号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对于土耳其在瓦良格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的“趁火打劫”,很多国人都对土耳其没啥好印象。
但和很多人期望的不同,中国在这件事后不仅没和土耳其交恶,反而加大了对土耳其的经济往来。
比如在一带一路项目中,中国就多次对土耳其抛出橄榄枝。在上合组织的对外经贸合作中,土耳其也往往是绕不过去的“外部合作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美国的压力
其一是在对外关系中,最忌讳的就是将国家“人格化”。
因为一个国家是诸多利益的共同体,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像现在对华关系最恶劣的美国,其内部也有要和中国搞好关系的声音。而当初土耳其之所以拦住瓦良格号,除了想“趁火打劫”外,美国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对照那一段时间的国际大事件,就会发现土耳其拦瓦良格号,和很多美国经历的大事件都对应得上。
瓦良格号被扣押的时间段,正好是当时美国对华“施加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当时一度出现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但是到2001年9月,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压力陡然降低,因为当时出现了“911事件”,美国将目光放到了中东,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全球反恐战争”。
然后到2001年11月瓦良格号得以离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中国。
911事件
所以当初瓦良格号被卡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国在背后给土耳其压力,以此遏制中国。
在美国将目光放到中东后,我国还不至于和土耳其斗气。
况且土耳其虽然是北约国家,但在冷战结束后和北约的关系正越来越差,和中国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和土耳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那就是大国智慧了。
毕竟外交就是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其二,就是土耳其那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在对外战略部署中,一带一路项目是最为核心且重要的部署。
该项目旨在完成欧亚大陆的一体化,让人类现有的“海权社会”变为“海陆并重”。
一带一路中的中欧班列
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大国,陆权的回归也意味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以及美国这个绝对的海权国家影响力的衰退。
要建成一带一路,对于欧亚大陆连接点的那几个国家,就必须在建立之初就拉进一带一路项目。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
而土耳其,恰好就处在欧亚大陆的连接点上。
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土耳其几乎就是一带一路项目的必经之地。所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土耳其也属于中国需要花大力气打通的“关节”。
土耳其愿意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该项目的建设难度就会小很多。土耳其要是不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将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