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996,跨越007,长久的加班文化下,最近有些大厂,开始掀起了“反内卷”的浪潮。
一、996退场,大厂开始反内卷近期,一场以“强制下班”为标签的职场反内卷行动悄然兴起,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
2月27日,大疆深圳总部推行强制晚上9点下班政策,每到晚上9点,主管与HR轮番“赶人”,强制员工下班。
3月10日,美的被爆“强制18点20分下班”,冲上热搜。多个美的官方账号回应“没错,正是我们,准点下班”。
另一制造业巨头海尔,也被曝出推行“强制双休”政策。公司规定,周六严禁员工到岗,食堂同步停运。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加班,需提前一周申请审批。
当无意义的加班文化异化为企业内卷的典型症状,其危害已突破组织边界——长期超负荷工作不仅侵蚀了员工的身心健康,更引发了效率低下、职场倦怠等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猝死等问题。
打工人苦加班久矣,强制下班的试行,也顺应了许多职场人的心声。
上过班的人都知道,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加班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多少”和“接受”的问题。
前段时间,某门店发布的一则内部通报引发网友热议:两名裱花师因“主动加班29小时通宵赶制产品”受到表彰,每人获得1000元奖励。
这个激励宣传,却在社交平台上发酵成一场关于“拼搏与剥削”的全民讨论,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将超长待机包装成正能量宣传。
职场中,加班现象屡见不鲜,国家数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是49.1小时,在过去三个处于微涨状态。
关于加班,打工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执行;另一种认为,只要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加班也未尝不可。
为了完成紧急任务而进行的加班,大多数人都并不抗拒,然而为了耗时间的“形式主义”加班,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多数人的内心意愿。
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希望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追求更健康、可持续且高效的工作方式。
三、我们离反内卷还有多远?近期,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提出:“996”长时间工作是非常不理想的!我们应该“8小时工作 8小时休息 8小时个人时间”。
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其中提到,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如今,在社会舆论下和政府监管部门持续关注的压力下,“反内卷”已经成为时代共识。
企业“强制下班”的举措,是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号召,另外一方面也是随着AI工具的发展,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可以通过AI辅助提升效率,让职场人能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
据央视网发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头部企业带头抵制加班文化,可以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形成新风尚,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
然而,破解延长劳动时间和隐性加班的问题,仍面临一系列障碍,需要企业和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同时也需要员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当职场体系被重塑之后,从“卷时长”转变为“卷人效”,绩效考核体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企业会通过产出价值和未来贡献来衡量人员价值。
在新的职场文化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善用各种辅助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法,成为真正的“技术咖”和“业务咖”。
当大厂开始带头反内卷,我们也在开启新的职场篇章,希望我们在新的职场文化下,既能平衡工作与生活,又能创造自己的价值。#强制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