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骗局在清朝就已经有了,如今还有无数人上当受骗

武成历史 2025-02-13 14:58:34

人最大的委屈是上当受骗。

他们狡猾恶毒,往往趁人之虚,用各种花言巧语或者手段行骗。善良的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招,造成损失。骗子猖獗屡禁不止,他们行骗的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花样百出。但无论多么高明的骗术实际上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从而达到骗人的目的。

我们今天说的晚清的三个骗局,其实都十分简单。但就是这样的模式时至今日依然大行其道,让人上当。

第一个骗局:假攀高官之亲行骗。清朝有位宰相权势很大而且乐于提拔年轻人,一位姓吴的学生就是经过这位宰相的举荐做了地方官。这位吴姓官员很是感激宰相,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飞黄腾达能够给宰相助力报恩。有一天,一位少年突然找上了身为一方父母官的吴老爷,说自己就是那位宰相的儿子,现在身处异地急需用钱,想借白银两千两。这位年轻人谈吐不凡且气质矜贵,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出行的排场非常大,而宰相又是低调的人,不太会让儿子这样。

吴老爷就让身边一个跟宰相公子有过来往的随从去试探,没想到那年轻人反倒主动与随从攀谈,说了许多随从不了解的事,这下随从也分不出来了。吴老爷又想到自己和宰相公子是有些书信的,于是向那个年轻人求字,实际上是为了检验笔记。那年轻人爽快答应,但正要准备写时突然大怒,说吴老爷将自己当成了卖字的乞丐,立刻就要走人。吴老爷一下子慌了,赶忙道歉并且奉上金银,那公子起先还不肯,再三劝说才收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吴老爷才得到确切的消息,那公子就是假的,自己因为心虚被骗了。

第二个骗局:博得下官同情心行骗。说是有一个在京城做官的老爷,他的儿子很是不肖,最终忍无可忍的他将儿子赶出了家门,此后不知去向。这事不算小,很多人都知道。后来他外调去别地做官,当地官员和百姓都来欢迎,场面十分盛大。

就在此时,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突然来到官员面前,一下就跪下了并大声号哭。众人都被吓了一跳,只听那乞丐哭诉自己是个不孝子,现在知道错了只求父亲能够原谅自己,让自己回家,说完后还一个劲地磕头。众人都愣住了,官员更是惊讶,因为这个乞丐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二话不说让人把他捆起来,交给专门处理此事的首府。

首府审问,此人说自己就是被逐出家门的那个儿子,现在后悔了,决定用功读书,一定好好考个功名。首府原先也是不信的,但问及他的家世时他对答如流,而且都和那位官员对得上,不像是作假。之后又考验他的学问,那人也表现不错,虽然不算什么经世之才,知识也没有十分牢固,但可以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之后又进行各种检验,发现此人确实是官员的儿子。

首府赶忙好吃好喝招待,并且亲自去劝说官员,可官员根本不承认,他只让那乞丐赶快离开。既没有赶尽杀绝,也不打算认下,这看起来似乎就是个顽固的老父亲,众人对那乞丐的信任又加深一层。他们将乞丐叫来,乞丐知道情况后哭着说父亲还是生气,愿意先去考取功名,等到有所成就回来,那个时候父亲一定不会再生气的。众人一听有道理,而且这可是结交官员的大好机会,于是争着为他准备盘缠。

后来此人杳无音信,官员听说众人还准备了盘缠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那乞丐只是个骗子,他不赶尽杀绝也只是慈悲心肠,没想到被人误会,还让众人白花一笔钱。

第三个骗局:两头调包挖坑行骗。有天一个人来到店里,此人的打扮一看就是非常有钱的样子,之后他拿出的东西果然也是价值不菲,一对十分精美的金手镯。掌柜的十分高兴,拿在手里就看了起来,这位富人却不耐烦了,让掌柜赶紧把银票给他,有急用。掌柜粗略一看东西没什么问题,加上此人确实气度不凡,于是痛快地给了钱。后来没多久,一个乞丐进来了,掌柜正要赶人,就听乞丐说刚刚那人是骗子,东西是假的。掌柜一听赶忙拿起手镯仔细检查,发现确实是假的,乞丐此时自告奋勇,说看见富商往哪里去了,可以帮忙带路。

掌柜的连忙跟上去,没多久见到了那个富人,那富人听了金手镯是假的后表现出了惊讶,之后连连道歉说自己也是不知情,立刻将银票如数退还。掌柜的松了一口气,拿着银票回了当铺。

谁知过了几天掌柜拿着银票去钱庄还钱却被告知这是假的。原来银票已经被调包,那乞丐和富人是一伙儿的,他们联合来了一出空手套白狼。

追逐名利是人的本性,历史上的各种骗局花样迭出,防不胜防,但他们的骗术如出一辙。所有成功的骗局都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溜须拍马、贪图便宜、虚荣投机等等。不知道你身边有人上过当吗?

0 阅读:78
武成历史

武成历史

欢迎朋友们欣赏我的图文和问答,共同分享历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