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中国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年稍长入学,学习句读、属对、声律,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27岁又开始读书。在考取进士和茂才时,都未中。不久,苏洵之父去世,其归家守丧。服除后,仍居住在乡里,闭门读书,文章一新,著有《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送其二子入京应试,朝廷诏试策论,辞不赴命。嘉祐五年(1060年),苏洵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礼书,完成《太常因革礼》100卷。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卒。
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权书》《衡论》诸作,纵谈古今,议论圆转,纵横恣肆,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苏洵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心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苏洵《六国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苏洵《心术》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苏洵《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苏洵《辨奸论》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苏洵《辨奸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苏洵《辨奸论》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苏洵《管仲论》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苏洵《辨奸论》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苏洵《辨奸论》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洵《辨奸论》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苏洵《心术》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苏洵《心术》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苏洵《六国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苏洵《六国论》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苏洵《六国论》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苏洵《六国论》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
庭有武臣,谋夫如云。——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苏洵《心术》
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苏洵《辨奸论》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苏洵《心术》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苏洵《辨奸论》
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苏洵《辨奸论》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苏洵《管仲论》
请以为赠。——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苏洵《管仲论》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苏洵《管仲论》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苏洵《管仲论》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苏洵《管仲论》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苏洵《管仲论》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苏洵《管仲论》
彼威公何人也?——苏洵《管仲论》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苏洵《管仲论》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苏洵《管仲论》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苏洵《管仲论》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苏洵《管仲论》
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苏洵《管仲论》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苏洵《管仲论》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苏洵《管仲论》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苏洵《管仲论》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苏洵《管仲论》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苏洵《管仲论》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苏洵《管仲论》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苏洵《管仲论》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苏洵《管仲论》
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苏洵《管仲论》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苏洵《管仲论》
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苏洵《管仲论》
夫何患三子者?——苏洵《管仲论》
不言可也。——苏洵《管仲论》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苏洵《管仲论》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苏洵《管仲论》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苏洵《管仲论》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何其不思之甚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苏洵《管仲论》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苏洵《管仲论》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苏洵《管仲论》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苏洵《管仲论》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苏洵《管仲论》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况与夷狄!——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苏洵《管仲论》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苏洵《管仲论》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苏洵《管仲论》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苏洵《管仲论》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苏洵《管仲论》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苏洵《管仲论》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苏洵《辨奸论》
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苏洵《辨奸论》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苏洵《辨奸论》
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苏洵《辨奸论》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苏洵《辨奸论》
其祸岂可胜言哉?——苏洵《辨奸论》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苏洵《辨奸论》
此人之至情也。——苏洵《辨奸论》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苏洵《辨奸论》
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苏洵《辨奸论》
吾子孙无遗类矣!——苏洵《辨奸论》
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苏洵《辨奸论》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苏洵《辨奸论》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苏洵《辨奸论》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天子曰:然。——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尔繄以生,惟尔父母。——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且公意不欲,如何?——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天下有大事,公可属。——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苏洵《心术》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苏洵《心术》
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苏洵《心术》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苏洵《心术》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苏洵《心术》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苏洵《心术》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苏洵《心术》
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苏洵《心术》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苏洵《心术》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苏洵《辨奸论》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苏洵《辨奸论》
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苏洵《辨奸论》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苏洵《辨奸论》
孰知祸之至于此哉?——苏洵《辨奸论》
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苏洵《辨奸论》
西人传言,有寇在垣。——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苏洵《心术》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苏洵《心术》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苏洵《心术》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苏洵《心术》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苏洵《心术》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苏洵《心术》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苏洵《心术》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苏洵《心术》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苏洵《心术》
此用长短之术也。——苏洵《心术》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苏洵《心术》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苏洵《心术》
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苏洵《心术》
知此者,可以将矣。——苏洵《心术》
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苏洵《心术》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苏洵《心术》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苏洵《心术》
天子曰嘻,命我张公。——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谓公暨暨,公来于于。——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讹言不祥,往即尔常。——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西人稽首,公我父兄。——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在西囿,草木骈骈。——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西人来观,祝公万年。——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有女娟娟,闺闼闲闲。——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有童哇哇,亦既能言。——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昔公未来,期汝弃捐。——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禾麻芃芃,仓庾崇崇。——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嗟我妇子,乐此岁丰。——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在朝廷,天子股肱。——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天子曰归,公敢不承?——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作堂严严,有庑有庭。——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西人相告,无敢逸荒。——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公归京师,公像在堂。——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故曰:弊在赂秦也。——苏洵《六国论》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苏洵《六国论》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苏洵《游嘉州龙岩》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苏洵《游嘉州龙岩》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苏洵《游嘉州龙岩》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苏洵《游嘉州龙岩》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苏洵《游嘉州龙岩》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苏洵《游嘉州龙岩》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苏洵《名二子说》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苏洵《名二子说》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名二子说》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苏洵《名二子说》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洵《名二子说》
辙乎,吾知免矣。——苏洵《名二子说》
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苏洵《木假山记》
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苏洵《木假山记》
予家有三峰。——苏洵《木假山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苏洵《木假山记》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苏洵《木假山记》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苏洵《木假山记》
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苏洵《木假山记》
吁!——苏洵《木假山记》
其可敬也夫!——苏洵《木假山记》
其可以有所感也夫!——苏洵《木假山记》
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既又反而思,其向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六人焉,今将往见之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焉,则又为之潸然出涕以悲。——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呜呼,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所恃以慰此心者,犹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思其止于四人也,则又汲汲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之所欲言。——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而留之,使不克自至于执事之庭。——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何者?——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惟李翱之文,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得当,有执事之实;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而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嘻!——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苏洵《六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