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孩子5个博士的浙江乡村医生:我想做慈善,儿女:我们拿200万

战场华碧莹 2024-12-10 21:30:33

2024年初春的一天,细雨绵绵的浙江温州瑞安市,一座礼堂,座无虚席。从大洋彼岸专程赶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蔡天文,庄重地向大家宣布:他和弟弟妹妹专门拿出200万元,给父亲做慈善!

话语一出,台下掌声雷动,84岁高龄的老父亲眼睛湿润了。

而发言的这位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只是老父亲众多博士儿女的一个,这位老父亲在浙江可是大名鼎鼎,他更牛的孩子35岁就成为哈佛大学的正教授,6个孩子中最次一个也是硕士 ,有5个是博士,他就是被称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

此刻的蔡笑晚泪中含笑:"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哈佛最年轻教授的诞生

2022年的秋天,哈佛大学教务会议上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华裔学者蔡天西以破格晋升的方式,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这位今年刚满45岁的女教授,不仅在量子物理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更带领团队攻克了困扰学界多年的理论难题。

蔡天西就是蔡笑晚的小女儿,也是蔡家5博1硕儿女中最小的一个。

次天西

"从小天西就不是一般的孩子。"说起小女儿的成长历程,蔡笑晚滔滔不绝。1977年出生的蔡天西,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5岁时,她就把居里夫人的照片贴在床头,立志要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照片说:"居里奶奶早安!"

但天真的梦想很快遇到了现实的挑战。12岁那年,天西因跳级考入重点高中,却遭到同学们的排挤和嘲笑。"那段时间她很痛苦,甚至一度想要轻生。"蔡笑晚回忆道。为了开导女儿,他连夜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信,讲述了居里夫人求学时期同样遭遇的困境。"爸爸相信,真正的天才不会被打倒,而是会在逆境中愈挫愈勇。"这封信成了天西一生的精神支柱。

在父亲的鼓励下,天西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学习。16岁,她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18岁,她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在MIT攻读博士期间,她经常通宵达旦泡在实验室,创下了一年发表12篇顶级期刊论文的纪录。22岁获得博士学位后,她被哈佛大学破格录用为助理教授,26岁晋升副教授,28岁获得终身教职。

目前,蔡天西在哈佛一边带博士生,一边从事着生物医学的前沿研究,在哈佛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然而,天西的成功并非蔡家的孤例。

硕博“葫芦娃”

然而,天西的成功并非蔡家的孤例。在她之前,她的五个哥哥已经为家族铺就了一条通向学术殿堂的金光大道。

大哥蔡天文的故事最具传奇色彩。15岁考入杭州大学数学系,19岁保送上海交大研究生,后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康奈尔大学读博期间,他提出的统计学新理论引起轰动,毕业后被宾夕法尼亚大学直接聘为终身教授。2008年,他还获得了被誉为"统计学诺贝尔奖"的考普斯会长奖。

蔡天文

蔡家的二儿子蔡天武则是家里的"物理天才"。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他就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相中,破格收为关门弟子。25岁就拿到激光物理博士学位的他,本可以在学界继续发展,却毅然选择了华尔街。凭借对数据的敏锐直觉,他很快在金融界崭露头角,现已是高盛公司副总裁。

蔡家全家福

"要说最特别的,可能要数老三天思了。"蔡笑晚说。

三儿子蔡天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完本科后,赴美攻读博士。但在即将完成学业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我觉得中国的发展机遇更大。"带着这个信念,他放弃了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办实业。如今,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翘楚。

四儿子蔡天润的经历则充满戏剧性。少年时期的他痴迷武术,曾经离家出走去了少林寺。但在蔡笑晚的循循善诱下,他重返校园,后来考取了阿肯色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现在国内开办私立医院,年营收过亿。

五儿子蔡天君,虽然只有中科大的硕士学位,但在建设银行的工作同样出类拔萃,已经成为总行的核心骨干。

三、奇迹起点

这个堪称传奇的教育神话,要从一个改名的故事说起。

1967年,26岁的蔡笑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给孩子取名时,他也给自己改了名字,从原来的"蔡宝龙"改为"蔡笑晚",寓意要在暮年时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果,老来能笑。

这个看似随意的改名,却暗含着他对下一代教育的雄心壮志。但此时的蔡笑晚,还只是一个命运多舛的落魄青年。

1941年出生的他,原本出身优渥,父亲是中央法医研究所的高级法医。然而"十年大活动"开始后,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正在读高中的他被迫退学。

年青时的蔡笑晚

但命运的打击并未击垮这个倔强的年轻人。他一边在小学代课,一边疯狂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位开明校长的推荐下,他终于考入杭州大学物理系。然而天不遂人愿,1962年父亲因病去世,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乡,继承父亲的村医职业。

"那时候我就想明白了,既然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就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蔡笑晚说。为了能够自由支配时间教育孩子,他选择继续当个体医生,在老屋一楼开了一间小诊所。

独特教育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蔡笑晚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他把"早期教育"、"立志"和"自学"作为培养孩子的三大关键。

"我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唤醒得有多早。"蔡笑晚说。大儿子蔡天文还在襁褓中时,他就开始了数学启蒙。每天给孩子把尿时,就点着孩子的下巴数数;给孩子拍嗝时,就数拍几下。8个月大的天文就会数数,一岁就认识10以内的数字。这种看似疯狂的早教方式,在其他5个孩子身上同样奏效。

家里的墙上贴满了科学家的画像,他每天给孩子们讲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故事。"我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明白自己也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人。"蔡笑晚说。

但最让人动容的,是他手抄课本的故事。由于当时教材奇缺,蔡笑晚硬是靠手抄积累了几柜子的课本和习题。每天完成医生工作后,他都要花几个小时抄写第二天孩子们要用的资料。"那时候连纸都很珍贵,我就把药品说明书的背面也利用起来。"蔡笑晚回忆道。

而且,蔡笑晚还有个行万里路的教育,就是带孩子到各地去旅游,领孩子们游遍全国各地。

爱与沟通

不过,蔡笑晚最引以为傲的不是孩子们的学历,而是他们的品格。"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在32平米的破旧老屋里,他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空间。

楼上的床板经常变成乒乓球台,墙角是孩子们表演节目的"舞台",家里经常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或者去海边观察潮汐现象。"学习不应该是痛苦的,而应该充满乐趣。"这是他的教育理念。

最难能可贵的是,蔡家从来不会因为学习问题起争执。"爸爸特别善于和我们沟通,他会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二儿子蔡天武说。为了保持与孩子的交流,蔡笑晚坚持给每个孩子写信,光是写给小女儿的信就多达117封。

六、后续之路

如今,蔡家的第三代也在延续着这份教育传奇。大孙子和大孙女都考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展现出与父辈同样优秀的天赋。而蔡笑晚的教育故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了24个字:"三个关键:早教、立志、自学;四个要点:品德、快乐、关爱、沟通。"

他还曾发出由衷的感慨:"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投资孩子的教育。这笔投资,我没有看错。"

六个孩子,5个博士、1个硕士,都成了材,按理说此时的蔡笑晚,应该和老伴安享晚年,甚至可以像不少儿女在国外的中国老人一样,到大洋彼岸和儿女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了!

但也许是他太想让他的24个字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中国家长领会,太想让更多家庭像他一样培养出顶尖人才,所以蔡笑晚涉足了早教领域,成立了科教集团,开始用自己培养子女的经验培养全国各地更多的孩子。

但在他的培训进行过程中,招来很多批评,有人评价“没有多少出色之处,和一线城市的二流早教机构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人对他在自己儿女教育方面取得的辉煌教育成果也不以为然,认为他“是在别人不关注教育的时候,很关注教育,最后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更有甚者,直接抨击他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说他“曾经招了一个内蒙古的学生,那个学生父母把小孩丢在他那边,那小孩意见很大”。并因此痛斥“教务不能拿来骗钱啊!”

面对这些非议,蔡笑晚没有公开回应,但他的重心已悄然转变。

七、暮年飞跃

开头这一幕,就是上述转变的具体体现——孩子们拿出两百万元,支持老爸蔡笑晚做慈善,并成立以蔡笑晚本人名字命名的教育慈善基金会。

会上透露,该慈善事业会先在温州瑞安中学实施。但大儿子蔡天文表示:“未来扩大到更大的范围,覆盖更多的学子!”

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孩子能早日得到该慈善基金的资助,更多普通家庭有像蔡家子女一样优秀的人才不断涌现!

这将是已84岁的“人才魔术师”蔡笑晚,人至暮年,由“我的事业是父亲”到“我的事业是慈善”的一次重大飞跃!

0 阅读:0

战场华碧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