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洛阳街头,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映照着街头的繁忙景象。突然,千百名少女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驱使,纷纷从四周涌向一位乘车游览的公子。他们的手中紧握着红彤彤的小苹果,这些苹果如同鲜艳的宝石般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随着她们的涌动,那些红彤彤的小苹果纷纷从她们手中投出,如同天女散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空中。它们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在那位青年的怀里和车里,瞬间将整个车厢和青年的身体覆盖。
那青年仿佛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他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动的气息,吸引着那些少女的目光。她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投出苹果,那些苹果不仅代表着她们的心意,更是她们对这位青年的爱慕和祝福。只要有他出现,洛阳的街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欢呼声,人们都在为这由他引起的盛况欢呼。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作潘岳,洛阳人专门为这个传递喜爱之意的扔水果奇特景象发明了一个成语——"掷果盈车"。
凭一张俊美之脸而收获满车鲜果,此等美事,唯潘岳能之。须知,大才子左思曾欲效仿其在洛阳街头招摇过市,然非但未得“掷果盈车”,反遭掷砖头、唾沫,致身心俱受创。
金谷园金谷园是西晋大官僚地主石崇的别墅。据历史记载,西晋时期石崇为纵情放逸,巧妙地依凭邙山的翠色,临谷水的碧波,建造了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花园。这里的建筑随地形起伏,错落有致,楼台亭阁与池沼碧波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茂盛的树木郁郁葱葱,修长的竹子亭亭玉立,百花争妍,芬芳袭人,整个花园犹如天宫琼宇,美轮美奂。洛阳八大景一的“金谷春晴”指的就是这里的春天美景。在西晋王朝的统治时期,金谷园里发生了许多奇特的事情,足以揭示当时石崇的奢华糜烂的生活。
由于金谷园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我们没有办亲眼目睹那座堪比人间仙境的园林的盛景,也很难想象当年在金谷园中举办的那些盛宴究竟是怎样的穷奢极欲,但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做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当年的金谷园就算是比起皇帝的御花园也毫不逊色,甚至比御花园还要宏大和优美。
据说在石崇的金谷园中,厕所里放着甲煎粉、沉香汁之类的名贵香料,凡是上厕所的,都能看到厕所里有十多个穿着华丽的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仆恭立侍候。说实在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实是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顺利解决如厕问题,那还真的是压力山大啊!
在金谷园,石崇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每日设宴欢饮,如群芳竞艳。每当来宾酒杯不能一饮而尽,石崇便让侍卫将那劝酒的美人斩杀。那日,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走进了这金谷园,王导因不善饮酒,故未饮即醉。为避免石崇因己而杀奴婢,他只好勉力饮下,以醉泥之态倒下。然而王敦,那三杯酒的美人前来劝酒时,他却坚拒不饮,结果三个奴婢因他而失去了生命。
我相信,但凡学过历史的人的都知道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具体怎么个斗法,您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查一下相关的资料,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一句话,石崇和王恺之间为了比富,是无所不用其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潘安说潘岳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说到“潘安”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都知道。因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四个可称男人中颜值天花板的存在,他们就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和卫玠,而潘岳就是其中的潘安。潘岳,字安仁,后人写文章时为了讲究对仗和押韵,把“仁”字省略,称他“潘安”。
据说潘安容貌如画,风度翩翩,他就像是璀璨的明珠,无论走到哪里都闪耀着令人瞩目的光芒。尽管史书和画卷并未详细描绘他的身高和面貌,但在《晋书》,《世说新语》和《文心雕龙》等诸多典籍中,都对他极尽赞美之词。在以后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民间俗语中,他的名字也是频频出现,广为人知,人们常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某个男子长得好。
但在仕图上,潘岳可就没那么风光了。某天,晋武帝心血来潮,脱下龙换上农装,带着后宫妃嫔下地劳动,皇后牵牛、皇帝耕地,向天下人充分展示了自己过硬的农耕技术。这场政治作秀引得有心投机的文人们纷纷作诗逢迎,但只有潘岳所作的一首《藉田赋》,因为中心突出、思想深刻、语言优美而得到司马炎赏识,一时成为经典,被广为传诵。但这也引起了朝中的权臣对他的才情的妒忌,从而故意安排他到河阳县(今洛阳吉利区)当县令,并且十年都没有得到升迁。
在河阳,潘岳每日悠然于田园之间,精心种植菜园,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他在《闲居赋》中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那份安逸与自在,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后世明朝时期,有一位御史王献臣,他在官场失意后选择了回到故乡休养,在苏州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将自己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取名为“拙政园”。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来自于潘岳的《闲居赋》中,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理想。
在潘岳领导下,河阳百姓过上了美好的田园生活。他们一起在桃树下漫步,品尝美酒,欣赏着美丽的桃花,同时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时光。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生活,让人们为潘岳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花县"。这是人们对他的爱戴与尊重,也是对他治理河阳的肯定。
二十四友元康六年,春风吹过洛阳的街巷,征西大将军王诩即将启程前往长安。为了送别这位英勇的将军,石崇在金谷园设下了一场别致的宴会。应邀而来的,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有才情出众、洛阳纸贵的左思,有太康之英、风华绝代的陆机及其兄弟陆云等文学名流。
月光如水,照在金谷园的繁花盛景之中。宴席间,为了增添诗意,大家约定,若有人赋诗未能按时完成,将罚酒三斗。这一场宴会,不仅开创了斗诗罚酒的历史先河,更缔造了中国第一次纯粹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
宴会之后,石崇将众人的诗作汇集成集,亲自撰写了《金谷诗序》。这份珍贵的诗集,犹如一颗繁星照亮了后世文人的创作之路。王羲之等人在其后效仿,于是有了那场风华绝代的“兰亭雅集”和流芳百世的《兰亭集序》。
“金谷宴集”之后,金谷园正式成为二十四位文学名流聚会宴饮、谈笑风生、吟诗作赋的圣地。石崇、潘岳等参与者也因此获得了新的集体头衔——“金谷二十四友”。这里汇聚了当时文坛的泰斗级人物,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占据了西晋诗歌的半壁江山,见证了一个时代文化的繁荣。
若是金谷二十四友只是在文学上志同道合,把酒论诗,可能会给后人留下更多美好的故事。但当潘岳与高级官员如石崇等结交后,仕途变得一帆风顺后,他开始主动当时政坛新秀--刚刚二十出头的鲁国公贾谧。贾谧是贾南风的外甥,随着贾后专权的崛起,他也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有趣的是,贾谧同样拒绝做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文学也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于是,人们开始称赞他的文采可与汉代大才子贾谊比肩,这个马屁拍得正中鲁国公下怀,年轻人立刻飘飘然起来,开始以文学引领者自居,像开门做生意一样欢迎各路文学爱好者前来交流切磋。一时间,贾府门庭若市,文人们在此畅谈诗文,交流心得,仿佛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汇聚于此。
金谷二十四友,那些风华绝代的才子们,亦不甘寂寞,紧紧抓住政治的春风,跻身于权贵的盛宴。他们以优美的文笔,歌颂着鲁国公的英勇与智慧,陆机献上颂诗,为贾谧的荣光添砖加瓦。而潘岳和石崇,更是在送别贾谧时,无视尘土飞扬,跪拜于车前,以示敬意,此举被洛阳人称为“望尘而拜”。
潘岳之流,竟以司马遹之音矫制于贾后之诬陷,参与伪造证据,致使金谷园之繁华,一朝散尽。石崇亦因此成为政治牺牲品,与潘岳同遭败绩。而金谷二十四友之左思,虽曾依附于贾谧,然在八王之乱之后,决然离去,归隐田园,重拾魏晋文人自由与独立之风。彼时精神之复兴,皆赖左思之力,一线希望由此得以留存。
曲终人散石崇的一生可谓穷奢极欲,他在金谷园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园中的美女如云视而不见,却对一名歌女绿珠情有独钟。绿珠姑娘是他在南方为官时所得,他为绿珠姑娘在金谷园中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妆楼,取名为“绿珠楼”,与绿珠姑娘倒也算是情投意合。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石崇的政治靠山贾皇后被废,石崇也被免除了职务,朝廷中的政敌赵王伦掌握了实权。
赵王伦手下一员大将孙秀对绿珠姑娘的美色垂涎已久,但因为害怕石崇的权势而不敢轻举妄动。在得知石崇政治上倒台后,他多次派人到石崇的别墅索要绿珠。石崇将别墅中的美女悉数推出,任由孙秀的手下挑选,却始终不愿交出绿珠姑娘。孙秀无奈之下只好与赵王伦商议,最终打着皇上的招牌包围金谷园,强行索要绿珠。绿珠姑娘因不愿意屈服,选择了坠楼而死。
孙秀未能得逞,气得咬牙切齿,向皇上诬告石崇谋反。皇帝竟然听信了孙秀的话,将石崇及其家人全部抓起来斩首示众,石崇的家产也被朝廷没收。从此以后,繁华的金谷园逐渐败落荒废,成为一片萧条的景象。金谷二十四友之中,潘岳与石崇之交情最为深厚。曾于《金谷集作诗》中提及:“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期望二人即使至老,仍能相依为命。然则,此言竟成谶语。石崇被押至建春门外刑场,意外遇见潘岳,惊曰:“不想吾与汝亦遭此厄运。”潘岳答曰:“岂不闻吾辈所愿‘白首同所归’乎?”
附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润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号日“二十四友”
-《晋书·列传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