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康有为在欧洲瑞典买了一座小岛,现在这座岛屿归谁?

天涯浮梦尽 2024-12-22 12:05:32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作为领袖之一的康有为就开始了海外流亡,1904年来到瑞典之时,被这里的美景吸引,还斥资150万买了一座小岛。

那么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岛现在归谁所有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变法失败,流亡海外·——

康有为生于广东省一个封建的官僚家庭,幼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但长大后接触到《天演论》和《资治通鉴》之类的西方进化论和历史政治书籍,开始觉得必须通过变法才能继续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1898年,康有为联合了梁启超、杨度、谭嗣同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他们共同提倡维新变法,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堂、鼓励发展实业等措施一步步都进行得很顺利,可是慈禧却认为变法会威胁到她的权力和地位,下令缉捕维新派。

康有为得知消息后,不敢耽搁,迅速与弟子梁启超分头逃亡,他登上了一艘驶向日本的船,带着有限的行李和变法失败的沉痛心情抵达横滨。

在这里,康有为很快结识了伊藤博文和犬养毅等日本政要,并与福泽谕吉进行了多次会谈,他在东京发表演讲,称赞明治维新将日本带入“富国强兵”之路,试图借此唤醒中国留日学生的民族自信。

康有为在东京设立“保皇会”分会,他指出,变法虽败,然大势未去,光绪尚在,在日本的华侨与留学生中,这番话激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人主动加入保皇会,为重振变法献计献策。

不过,尽管伊藤博文表示愿意提供庇护,但他明确表示不会因康有为而破坏与清政府的外交关系。

义和团运动后,康有为转赴美国旧金山,这里华人众多,而且多为广东籍,他在旧金山和洛杉矶成立了“保皇会”北美分会,走访华侨商铺,宣传光绪皇帝的“改革正统性”,强调清朝只有改革,才能抵御列强侵略,保护华侨利益。

不久之后,保皇会已在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等地发展了上千名会员,筹得资金数十万银元,康有为将部分资金投入铁路和房地产,理由是“实业兴国,资金自生”。

但是部分保皇会成员发现,康有为用会款购置旧金山唐人街的多处商铺,甚至在温哥华郊区购买了大片土地,准备修建铁路,他们怀疑康有为在借政治之名中饱私囊,要求他公开账目。

面对质疑,康有为在一次大会上回应道,购置地产与铁路将为保皇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远比一时的募捐可持续。

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保皇会成员愤而退出,另行组织了“公正会”,以此监督康有为的资金流向。

——·瑞典买岛·——

眼见着人心不齐,康有为心力交瘁,于是来到欧洲旅游散心,1904年他到达瑞典,当时正值北欧初夏,明媚的阳光洒满乡间,他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瑞典的湖泊、森林、清新的空气让他暂时忘却了流亡的疲惫与保皇会的纷争。

他在一次湖畔散步时,看中了斯德哥尔摩群岛中的一座小岛——这片土地就像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他感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康有为通过当地一名华侨中介,用150万瑞典克朗购下了这座小岛,他还说,此岛虽在西洋,然可寄吾之乡愁,亦为中西文化桥梁之一环。

康有为致信远在广东的朋友,从中国进口大批传统建材,包括雕花木梁、青砖瓦片,以及一批珍贵的中国植物如竹子、牡丹和梅树。

他还雇佣了一批中国工匠远赴瑞典,亲手参与设计和建造,耗时两年,将岛屿打造成了一座极具东方韵味的园林。

岛上建有一座精美的中式石桥,横跨两片湖泊,寓意着“桥接中西文化”的深意;竹林掩映间,是一座三层楼阁,取名“静思轩”,康有为常在此品茗作画,思索中国未来的命运,庭院的花木扶疏、曲径通幽,几乎让人误以为身处中国江南。

他在园林中心建造了一座小型藏书楼,存放着他流亡途中收集的各种书籍与文稿,楼内有一个专门的“反思室”,挂有他亲笔题写的匾额“山海同归”。

康有为在这里得以远离纷争,回归自然与内心,他喜欢漫步在竹林间,倾听湖水拍岸的声音;有时,他会带着一本《周易》坐在石桥上冥思,偶尔写下一些关于“大同世界”的笔记。

但他也常感受到孤独,他曾写信给梁启超,坦言:“此间虽美,然吾之心,终系故土;此岛虽安,然天下之事,未解吾忧。”康有为的学生和追随者偶尔会前来探望,但更多的时候,他独自一人,与岛上的园林和书籍为伴。

——·小岛现状·——

在小岛上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之后,康有为又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地,联系了之前保皇会的成员,继续变法之路,再也没回来过。

他也曾几次通过信件和电报联系岛上的工作人员,指示他们修葺花园,保护那些重要的中式建筑,但岛上的工作人员往往因缺乏管理经验,或因生活困顿,无法有效地执行康有为的要求。

随着年复一年的疏于照料,那些中式的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古老的青砖灰瓦,在长时间的湿气与风雨中逐渐显得荒芜。

瑞典的法律早已明确,长期无人照料的土地最终将被收回,于是多年后,当瑞典政府对这一岛国的归属问题进行了审查后,作出了收回岛屿的决定。

瑞典政府接管后,对岛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许多已经毁坏的建筑无法恢复,而只有部分幸存的中式建筑得以保留,但也失去了原本的细腻与精致,由于岛屿的历史背景与其特殊的文化价值,瑞典政府决定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

沙丘巴登小岛的命运,从辉煌到荒废,再到被改造成旅游景点,与康有为跌宕起伏的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它从一个承载理想的私人园林,变成了时代变迁的见证物,而康有为未竟的梦想,也随着小岛的变迁被历史悄然埋葬。

参考文献:

0 阅读:20

天涯浮梦尽

简介:天涯浮梦尽